人体每升血液维生素D的正常含量是多少?

iuyhirhihdk

维生素D的推荐剂量,各国都不同:

2010年,美国医学研究所推荐,在正常成年人(19岁至70岁)中,血液中的维生素D浓度应当为每毫升20毫微克,相当于每天服用600国际单位(15微克)的维生素D。如果血液中维生素D水平低于每毫升12毫微克,就表明维生素D缺乏。

其他研究机构则认为,人血液中的维生素D还应提高浓度才称得上正常,有的甚至推荐每毫升50毫微克。

加兰德团队基于维生素D与癌症的研究,认为每毫升血液的维生素D浓度应为40毫微克(相当于每天服用1200国际单位,即30微克维生素D),才能降低一些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这显然又与上述推荐值不同。

此后,有更多的研究人员认为,成人每天服用800-1000国际单位(20-25微克)的维生素D最为合适,70岁以上的老人、怀孕或哺乳期妇女则需要更多。这也意味着血液中维生素D浓度应当至少为每毫升30毫微克。

我国也有自己的推荐值。《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建议,出生至10岁每天摄入400国际单位(10微克),11岁至49岁每天摄入200国际单位(5微克),超过50岁每天摄入400国际单位(10微克)。

扩展资料:

维生素D主要存在于海鱼、动物肝脏、蛋黄、瘦肉、脱脂牛奶、鱼肝油、乳酪、坚果和海产品中。不过,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D很有限,因此维生素D补充剂是最易被人们接受的,能确保适量维生素D摄入的方法。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0岁~64岁(包括孕妇、乳母)每天需补充400IU,65岁及以上每天补充600IU。

需要提醒的是,虽然维生素D对人体很重要,但物极必反。如果补充过量的维生素D,导致产生呕吐、恶心、食欲不振、便秘、体重下降、肾脏受损等等不适反应。

不过,一般仅通过晒太阳是不会出现维生素D“过剩”的情况。而已确诊的维生素D缺乏者,建议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维生素D作用多多 少晒日光或需补补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维生素D为何这么“事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维生素D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6-23
 阳光维生素D

  维生素D是唯一的一种不是从食物中获得的,但是如果皮肤吸收了阳光,就会源源不断地制造维生素D。但是不是所有的太阳光都有效。一般来说,离赤道越远,维生素D的制造就越高效。但是云层阻挡和空气污染可能阻碍了UV。南美洲的人可以每天晒10至15分钟的阳光就足够了。

  我们需要多少维生素D?

  50岁以下的人每天应该提供2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51岁至70岁的人需要400国际单位,70岁以上需要600国际单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需求量是因为皮肤随着年龄的老化,制造维生素D的能力越来越低。

  儿童,大人和孕妇最多吸收2000国际单位,超过这个量就会起反作用。因为维生素D可溶于油脂,过量会影响健康。但是维生素D过低也就没法预防慢性疾病和骨质疏松。每天摄入10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就可以既有保健作用又不会起反作用。只要你不过量吃肝油,就绝不会摄入过量维生素D,通过晒太阳也不用担心会制造过量或不足量,因为人体自身会调节。如果你患有皮肤病的话,最好要先咨询过专家意见来调节晒太阳的时间长短。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血液是人体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占成年人体重的8%左右,相当于每千克体重中有70—80毫升的血液,也就是说一个体重60千克的成年人,体内约有4500毫升的血液。�

血液的颜色可以直接影响到肤色,而且血液成份发生了变化,也会从人体表面反映出来。贫血的人脸色苍白,这是由于贫血者红细胞数量减少;喝过酒或刚运动完的人心跳加快,血液循环加速,皮肤血流增加,所以肤色发红;黄疸性肝炎患者(因为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改造能力降低,使血中胆红素增高产生黄疸病人的皮肤、巩膜发黄。)病人的皮肤、巩膜则发黄。�

   血液的主要功能包括:
   1.运送氧气和二氧化碳: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氧结合,将氧从肺输送到机体的各部分而后再携带二氧化碳回到肺部;
   2. 将通过肠内毛细血管吸收的营养物质运送到身体各部分;
   3.运送代谢产物(主要是含氮物质)到肾脏,皮肤和肠道,排出体外;
   4.保持机体的体液平衡;
   5.运输物质(例如激素)从它们的产生地到作用地;
   6.通过分布体热调节体温;
   7.保持机体的正常酸碱平衡;
   8.通过白细胞和各种可溶性蛋白质(如抗体和补体)的活动防御微生物和外来蛋白质的入侵;
   9.通过提供凝固物质来稳定损伤和促进愈合。

二、血液的构成
  (一)血细胞的发育形成

  在流动的血液里,有三种血液细胞,即:红细胞、白细胞以及巨核细胞形成的血小板。以上三种细胞都起源于同一个老祖宗,那就是“多能干细胞”。 多能干细胞经过分化又产生了髓系干细胞和淋巴系干细胞。�

  进一步分化后髓系干细胞又派生出一个大家族,其中包括:红细胞系、巨核细胞血小板系、单核—巨噬细胞系、粒细胞系(嗜酸粒细胞系和嗜碱粒细胞系)、 淋巴系干细胞则派生出一个小家庭,即T淋巴细胞系和B淋巴细胞系。�

外周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都是经历了一个增殖、分化、成熟、释放的漫长过程后进入血液(中的功能细胞)。它们在血液中的寿命和停留时间是很有限的,是人体内更新很快的细胞。因此造血组织必须存在着一类原始的造血干细胞,因为它们能及时向各系血细胞提供自我更新分化维护的机体生命活动中不断死亡或消失了的各种血细胞。由造血干细胞生成成熟功能细胞的过程是在造血微循环中由各种造血调控因子作用下经过精密的调控完成的。

多能造血干细胞占骨髓有核细胞总数的0.59%左右,主要存在于造血组织中,也有少量存在于外周血中,它的基本特性是具有多向分化能力和自我更新能力,因此维持了机体的正常造血机能。�

造血干细胞经过分化后形成造血祖细胞。造血祖细胞它失去了造血干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朝着有限的分化方向或一个分化方向繁殖、发育、成熟直至成为形态上可以识别的幼稚血细胞。造血祖细胞分髓系祖细胞和淋巴系祖细胞两大类。髓系祖细胞包括红系祖细胞、巨核系祖细胞、单核一巨噬系祖细胞、粒系祖细胞、嗜酸粒系祖细胞、嗜碱粒系祖细胞。淋巴系祖细胞包括B淋巴祖细胞和T淋巴祖细胞。�

  (二)血细胞计数�

当人们去医院看血液病时,医生都会让病人先去做血液常规检查。检验师用针轻轻地刺破病人手指的前端,将一滴血液吸入细管后,在显微镜下,病人血液中的最基本情况就会呈现在医生眼前。医生通过病人的血液常规检验,就可对一些疾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做出的大致判断。是否贫血、是否存在感染,是否患有血液病。所谓血液常规检查,主要就是观察血液中各种细胞成分的状况,它一般包括血红蛋白的含量、红细胞数目、白细胞数目、不同类型白细胞的分类情况以及血小板的数目。�

血液常规检查的正常值表:�

红细胞 (RBC) 计数
白细胞分类 (DC) 参考值:

男: (4.0 — 5.5) × 10 12 /L

女: (3.5 — 5.0) × 10 12 /L

新生儿: (6.0 — 7.0) × 10 12 /L
中性粒细胞 (50% — 70%)

嗜酸性粒细胞 (0.5% — 5%)

嗜酸性粒细胞 (0% — 1%)

淋巴细胞 (20% — 40%)

单核细胞 (3% — 8%)

血红蛋白 (HB) 测定参考值

男性 120 — 160g/L

女性 110 — 150g/L

新生儿 170 — 200g/L

白细胞计数 (WBC 计数 )
血小板数 (PLT 计数 )

成人 (4 — 10) × 10 � 9 /L

新生儿 (15.0 — 20.0) × 10 � 9 /L

6 个月— 2 岁 (11.0 — 12.0) × 10 � 9 /L
(100 — 300) × 10 � 9 /L

人类对血液细胞成分的定量研究时间并不长。19世纪中叶,医学家们才开始进行血液的定量研究。最早从事这项研究的是德国医学家维若德。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了当时医学最热门的血液研究工作中。1851年,他研制出一个血球计数器,设计了一种测量单位容积中血细胞数目的方法。德国医生托玛1881年又提出了一种新的血细胞计数方法。他设计了一个汲取红细胞的吸管和载玻片,载玻片中间是一平方厘米的计数区,它又被分成为400个小方块,将血液滴入计数区,然后放在显微镜下计数。这就是至今有时还在临床上应用的红细胞计数方法。同时他还设计了白细胞的计数方法。�
最早的电子计数器诞生于1956年。现今最常用的红细胞计数方法是先后进行多次改进的电子计数器计数,直至发展成为现代电脑血液分析仪,只要吸入一滴血,便可在短短的数十秒钟内完成多项血液检测指标。
为类固醇衍生物,属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D与动物骨骼的钙化有关,故又称为钙化醇。它具有抗佝偻病的作用,在动物的肝、奶及蛋黄中含量较多,尤以鱼肝油含量最丰富。天然的维生素D有两种,麦角钙化醇(D2)和胆钙化醇(D3)。植物油或酵母中所含的麦角固醇(24-甲基-22脱氢-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激活后可转化为维生素D2。在动物皮下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也可以转化为维生素D3,因此麦角固醇和7-脱氢胆固醇常被称作维生素D原。在动物体内,食物中的维生素D2和D3可在小肠吸收,经淋巴管吸收入血,主要被肝脏摄取,然后再储存于脂肪组织或其他含脂类丰富的组织中。在人体中的维生素 D主要是D3,来自于维生素D3原(7-脱氢胆固醇)。因此多晒太阳是预防维生素 D缺乏的主要方法之一。维生素D2及D3皆为无色结晶,性质比较稳定,不易破坏,不论维生素D2或D3,本身都没有生物活性,它们必须在动物体内进行一系列的代谢转变,才能成为具有活性的物质。这一转变主要是在肝脏及肾脏中进行的羟化反应,首先在肝脏羟化成 25-羟维生素D3,然后在肾脏进一步羟化成为1,25-(OH)2-D3,后者是维生素D3在体内的活性形式。1,25-二羟维生素 D3具有显著的调节钙、磷代谢的活性(图11)。它促进小肠粘膜对磷的吸收和转运,同时也促进肾小管对钙和磷的重吸收。在骨骼中,它既有助于新骨的钙化,又能促进钙由老骨髓质游离出来,从而使骨质不断更新,同时,又能维持血钙的平衡。由于1,25-二羟维生素 D3在肾脏合成后转入血液循环,作用于小肠,肾小管,骨组织等远距离的靶组织,基本上符合激素的特点,故有人将维生素 D归入激素类物质。维生素D有调节钙的作用,所以是骨及牙齿正常发育所必需。特别在孕妇、婴儿及青少年需要量大。如果此时维生素D量不足,则血中钙与磷低于正常值,会出现骨骼变软及畸形:发生在儿童身上称为佝偻病;在孕妇身上为骨质软化症。1克维生素D为 40000000国际单位。婴儿、青少年、孕妇及喂乳者每日需要量为400~800单位。
维生素D于1926年由化学家卡尔首先从鱼肝油中提取。它是淡黄色晶体,熔点115~118℃,不溶于水,能溶于醚等有机溶剂。它化学性质稳定,在200℃下仍能保持生物活性,但易被紫外光破坏,因此,含维生素D的药剂均应保存在棕色瓶中。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是帮助人体吸收磷和钙,是造骨的必需原料,因此缺少维生素D会得佝偻症。在鱼肝油、动物肝、蛋黄中它的含量较丰富。人体中维生素D的合成跟晒太阳有关,因此,适当地光照有利健康。
每天的需求量:0.0005至0.01毫克。35克鲱鱼片,60克鲑鱼片,50克鳗鱼或2个鸡蛋加150克蘑菇。只有休息少的人,才需要额吃些含维生素D的食品或制剂。
功效:维生素D是形成骨骼和软骨的发动机,能使牙齿坚硬。对神经也很重要,并对炎症的抑制作用。

副作用:研究人员估计,长期每天摄入0.025克维生素D对人体有害。可能造成的后果是:恶心、头痛、肾结石、肌肉萎缩、关节炎、动脉硬化、高血压、轻微中毒、腹泻、口渴,体重减轻,多尿及夜尿等症状。严重中毒时则会损伤肾脏,使软组织(如心、血管、支气管、胃、肾小管等)钙化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6-23
0.5ml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