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牛排要选牛哪个位置的肉比较鲜嫩呢?

如题所述

其中最好吃的部位当属:西冷、眼肉、菲力:

1、西冷是最经典的牛排,又叫沙朗、纽约客。取自牛上腰胸脊肉部分,西冷极具辨识度——呈长条形,红色肉的边缘带有一圈白色的油脂。


特点:西冷取自牛只外脊部位,这个部位运动量较少,肉质细嫩油花遍布,肥瘦搭配适宜,微微带筋,由于外围一圈油边的缘故,脂肪含量略高。

味道:口感细嫩多汁,又富有嚼劲,适合用来磨练牙口。西冷是最经典的牛排


2、眼肉牛排颜值超高,有美人牛排的美称


特点:眼肉取自牛肋骨中间部位,严格来说是第六到十二根肋骨的位置,大部分由背最长肌组成。由于取自牛只最不经常活动的上腰部,运动量非常少,肉质鲜嫩,油花丰富而均匀,红白相间,有漂亮的大理石纹。

味道:眼肉是整头牛油花最丰富的部位,也就是最美味的部位。眼肉在煎烤过程中,油花会散发淡淡的奶香,融化成汁水包裹着肉体,软化肉质的同时也让肉味变得香甜。

3、菲力是女人们最喜欢的牛排,菲力是最柔嫩、最瘦的牛排,同时也是最珍贵的牛排。

特点:菲力取自牛腰部的Tenderloin,是一条头大尾小的长柱形,每头牛身上仅有两条细长的Tenderloin,先要去掉包围在外面的隔膜及油花,再切掉头尾,仅留中间的一部分,只能切出几块厚切菲力。菲力是牛只运动量最少的部位,纤维较细,肉质极度的柔嫩,是整头牛身上最嫩的部位。

味道:菲力极瘦,口感鲜嫩多汁,柔软细腻,味道香甜。但烹饪难度也比较高。

拓展资料

黑椒烤牛排的做法:

1、牛排洗净放入盆中,加入黑胡椒汁和适量食盐

2、在牛排表面涂抹均匀,盖上保鲜膜冷藏腌制12小时以上

3、取出腌制好的牛排,按照排骨走向切开成条状,上锅蒸

4、蒸约45分钟,关火取出牛排

5、将牛排摆放到铺好锡纸的烤盘上

6、表面抹一层剩余的黑胡椒汁


7、送入预热好的烤箱中层,170度,25分钟

8、取出翻面,抹一层蜂蜜,再送入烤箱继续烤10分钟

9、第二次取出,翻面后抹蜂蜜


10、再次送入烤箱,10分钟后即可出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29

牛排的鲜嫩程度和其位置及烹饪火候有关,具体如下:

1、腓力牛排取材部分:腓力牛排取自于牛的里肌肉(即腰内肉),运动量少,且肉质最嫩,并且油花较少,因每头牛就一小条而显得“物稀为贵”。

特色风味:腓力牛排肉质鲜嫩精瘦,但也缺乏肉汁及咬劲,即口感好却没有嚼头,并且烹煮过头就显得老涩,因此多推荐给牙口不好,消化较弱的老人家或小朋友食用。

推荐火候:三至七分熟

2、沙朗牛排

取材部分:沙朗牛排一般是指肉质鲜嫩又带油花嫩筋的牛肉,基本上取自于牛背脊一带最柔嫩的牛肉,具体位置不同,风味也各有千秋。比较正宗的沙朗取自“后腰脊肉”,但特殊的品种例如纽约客,则是取自于类似菲力的前腰脊肉。

特色风味:沙朗牛排肉质鲜嫩且香甜多汁,富有口感,受入门级牛排行家所偏好。例如正宗的沙朗是牛运动量极少的部位,肉质细嫩还油花满布,像大理石纹般美艳动人,相对于菲力的精瘦,好的沙朗是超嫩鲜腴到入口即化的地步,让食客第一口就惊艳于牛肉的极致鲜甜。而纽约客肉质纤维较粗,微微带有嫩筋,油花分布不那么均匀漂亮,却是标准的“嫩中带腴”,“香甜多汁”,嚼起来满口肉感,相当过瘾,其豪迈又具个性的风味,令人回味无穷。

推荐火候:四至六分熟

3、肋眼牛排

取材部分:肋眼(Rib Eye),顾名思义,取自于牛肋脊部位,即牛骨边上的肉。

特色风味:肋眼牛排或许比不上腰脊肉那样嫩,但“骨边肉”向来好吃,肋眼就有这种味道,油油嫩嫩的肉丝中夹着Q而有劲的油筋,比沙朗耐嚼,比菲力够味,而且油花十分丰郁,是受年轻男食客好评不断,又获行家肯定的牛排。

推荐火候:四至六分熟

4、丁骨牛排(T Bone)

特色风味:丁骨或红屋( Porter House)牛排,大块肉排中间夹着 T 字形的大骨,一边是菲力,一边是纽约客,肉质一细嫩一粗犷,或油腴或爽俐,点一客统统吃得到。

推荐火候:五至八分熟

5、牛小排

取材部分:牛小排取自于牛的胸腔左右两侧,含肋骨部分。

特色风味:牛小排带骨带筋肉质肥腴鲜美,多汁且耐嚼,有大理石纹,特别是采用牛的第六、七根肋骨烹制成的“台塑牛小排”,嫩而不涩,肉量丰郁的全熟肉质,即使是怕生的食客也可怡然享用,更创造出牛小排的另类魅力。

推荐火候:全熟

拓展资料:

牛排,或称牛扒,是块状的牛肉,是西餐中最常见的食物之一。牛排的烹调方法以煎和烧烤为主。

一、牛排等级

日本食用肉等级规格协会进行严格的等级规格管理,市场根据“A-5”“B-1”等规格定价交易。

首先,用英文字母把成肉率分为三个等级——A、B、C,A级成肉率最高,C级最低。后面的数字部分是根据“脂肪混杂”、“肉的色泽”、“肉质紧致和纹理”、“脂肪的色泽和品质”4个项目分出的5个等级。

“脂肪混杂”表示牛肉霜降的程度;“肉的色泽”以“新鲜的三文鱼色”为最好,然后目测判断牛肉的光泽;“肉质紧致和纹理”则是考察肉的纹理细致和柔软程度;“脂肪的色泽和品质”颜色以白色或奶油色为标准,还要考虑光泽和品质。上述标准各分5个等级,数字越大级别越高。肉质的等级是由4个项目中得分最低的等级来决定的。

其中,“脂肪混杂”是最被重视的一个项目,5级之内又细分为12档,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级别——“A-5-11”——在成肉率、肉质等级之后再加上脂肪混杂的程度。

二、牛排熟度

牛排有别于其他大部份熟食,牛排通常不会煮至全熟,而是可以以个人喜好调较生熟程度。生熟程度以奇数区分,主要分为:

全生牛排(Raw):完全未经烹煮的生牛肉,这种做法只会用在某些菜式例如鞑靼牛肉、基特福(Kitfo,埃塞俄比亚菜肴)或生牛肉沙拉。

近生牛排(Blue):正反两面在高温铁板上各加热30~60秒,目的是锁住牛排内湿润度,使外部肉质和内部生肉口产生口感差,外层便于挂汁,内层生肉保持原始肉味,再者视觉效果不会像吃生肉那么难接受

一分熟牛排(rare):牛排内部为血红色且内部各处保持一定温度,同时有生熟部分。

三分熟牛排(medium rare):大部分肉接受热量渗透传至中心,但还未产生大变化,切开后 上下两侧熟肉棕色,向中心处转为粉色再然后中心为鲜肉色,伴随刀切有血渗出。(新鲜牛肉和较厚牛排这种层次才会明显,对冷冻牛肉和薄肉排很难达到这种效果)

五分熟牛排(medium):牛排内部为区域粉红可见且夹杂着熟肉的浅灰和综褐色,整个牛排温度口感均衡。

七分熟牛排(medium well):牛排内部主要为浅灰综褐色,夹杂着少量粉红色,质感偏厚重,有咀嚼感。

全熟牛排(well done):牛排通体为熟肉褐色,牛肉整体已经烹熟,口感厚重。

百度百科--牛排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11-22
1. TENDERLOIN(嫩牛柳,牛里脊)
TENDERLOIN又叫FILLET(菲力),是牛脊上最嫩的肉,几乎不含肥膘.因此很受爱吃瘦肉朋友的青睐.由于肉质嫩,煎成3成熟, 5成熟和7成熟皆宜。
2. RIB-EYE(肉眼牛排)
瘦肉和肥肉兼而有之,由于含一定肥膘,这种肉煎烤味道比较香。
食用技巧:不要煎得过熟,3成熟最好。
3. SIRLOIN(西冷牛排,牛外脊)
含一定肥油,由于是牛外脊,在肉的外延带一圈呈白色的肉筋,总体口感韧度强,肉质硬,有嚼头,适合年轻人和牙口好的人吃。
食用技巧:切肉时连筋带肉一起切,另外不要煎得过熟。
4. T-BONE(T骨牛排)
呈T字型,是牛背上的脊骨肉。T型两侧一边量多一边量少,量多的是肉眼,量稍小的便是菲力。注释:此种牛排在美式餐厅更常见,由于法餐讲究制作精致,对于量较大而质较粗糙的T骨牛排较少采用。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10-19
第4个回答  2019-05-11
建议买牛小排,就算全熟肉质也是一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