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和人事是一回事吗?有什么区别吗?

如题所述

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区别与联系

简单而言,人力资源管理就是预测组织人力资源需求并作出人力需求计划、招聘选择人员并进行有效组织、考核绩效支付报酬并进行有效激励、结合组织与个人需要进行有效开发以便实现最优组织绩效的全过程,是以人为本思想在组织中的具体运用。人力资源管理是人事管理的继承和发展,具有与人事管理大体相似的职能,但由于指导思想的转变,造成了二者从形式、内容到效果上质的区别。另外,人力资源管理是对组织内人力资源的管理,但近年来由于组织形式的发展,特别是虚拟组织的出现,使组织边界变得模糊,以往被认为是组织外的人力资源也被纳入组织内部进行管理,使人力资源管理的对象扩大。例如,摩托罗拉对其供应商与代理商实施培训,进行管理。

我们对人的管理方式都是建立在某种“人性”假设基础上的,这一点对人力资源管理来说尤其正确,对人的这些假设构成了人力资源管理哲学。“人事管理”(PersonnelManagement)和“人力资源管理”(HumanResourceManagement)的区别实际上只是一种哲学上的区别。

人事管理是基于“复杂人”的假设,假设人在不同的情境下有不同的需求,依据这些需求对其进行激励。人力资源管理是基于一种全新的“价值人”的假设,他突破了传统的马斯洛需求层次论,认为人人都有自我发展、自我实现、求上进、求发展的欲望与追求,即使其生理、安全、社交和尊重的需要还没有得到完全的满足,这在高等教育日趋普及、人口素质普遍提高、知识经济即将到来的今天,特别是在那些高级人才云集的跨国公司是站得住脚的。当然这种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在外界物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也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但那些自我实现欲望强烈的人在公司的生存与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这种假设使企业将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放在提高员工工作生活质量、满足他们成长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上。

在人事管理中,企业对人的看法局限于人力是一种成本,在使用时以节约为目标;而人力资源管理将人视为可开发并能带来收益的资源进行开发和控制。成本是为实现目标而不得不作出的付出,而“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这样,人力资源管理将工作重点放在以个人与组织的共同实现与发展为目标的人力资源开发上面。在人事管理中虽然有培训,这些培训也会给员工带来了发展,但从企业的角度看来,这些培训只是为满足工作需要不得不作出的成本付出。而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培训是以提高员工素质与能力、提高工作绩效为目标的主动培训。

因为人事管理中企业所有者将人视为成本,在他们看来,雇员的所得正是他们的所失,在他们眼里这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零合游戏,所以劳资关系比较紧张,人事部门经常陷于劳资纠纷的陷阱之中,他们被迫通过服务、保障、职工参与等手段缓和劳资关系。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视人为可开发并能带来收益的资源,企业将主动建立互相信任、充分参与、合作的关系,是一种双赢游戏。

在组织上,以前的人事部门仅仅是组织众多部门中的一个,其功能仅仅是整个人员管理的一部分,其他部门如行政、生产等部门都承担了相应的工作。人力资源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种思想贯穿于企业的各个层面,在组织内部建立整合式的功能。人力资源部在企业中的作用日趋重要。人事管理的主要对象是管理层,而企业中的操作层仍然被视为劳动力进行管理,这不仅伤害了他们的积极性,也很难融洽双方关系。在视员工为资源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对这种资源的开发就不仅限于管理层,以个人与企业的共同发展为目标的人力资源管理,将拓展到劳资关系的各个方面。人事管理中的绩效评价目的在于发现员工绩效的现状,并以此作为报酬、奖惩、提升的有力依据,因而员工有抵触心理,惧怕绩效评价。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评价目的在于获得员工绩效现状的信息,找到与目前及未来要求的差距,绩效优秀的员工将得到物质奖励、提升等鼓励,而绩效较差的员工将得到培训机会,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基础。所有员工将从中受益,绩效考评成为员工与企业之间主动交流的有力手段。

以往人事部门的工作是被动的、例行的,如考勤、工资发放等,遇到问题平息了事,而人力资源管理从资源开发、职工职业发展与企业发展角度,前瞻性地注意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如技术更新、员工心态等,根据组织发展的需要进行挑战性的开拓。总之,从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是一次思想上的创新,它们的差别并非仅仅是形式的,而是有本质的区别。
=========================
此外,在内容上还有很多区别:
比如 传统的人事部门 会搞培训 人力资源部门 不但搞培训而且搞开发
人力资源的内容主要有 员工管理、薪酬核算、培训开发、选聘、考核
而人事的内容往往仅有其中的一块或者几块

现在,好多公司设有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但实质上是传统的人事部门,却给自己披上了人力资源的外衣 显得冠冕堂皇。。。。但实质上 他们不懂两者的区别…………

参考资料:毛泽东思想活的传人---欧阳嘿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7-26
就是一回事,
人事是中国人一贯的说法;人力资源是直接从Human Resources字对字翻译过来的

1,楼下说的,是因为人事这个说法,在人力资源引用过来以后就很少看到了,给人的感觉是代表的含义没有现在的人力资源丰富。
2,但是从语言学的角度,人事作为一个纯粹的中文词组概括的是所有和人有关的管理事务,怎么可能比单纯的视人力为资源的管理更简单呢。
3,人力资源有一个学科作为支撑,可能更系统,但并不意味着一定更科学,曾经taylorism获得巨大成功的时候,所有人也都认为它是最科学,最完美的理论。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7-05-06
我认为不是
人力资源涉及的比人事广泛,相对人事而言人力资源更科学化
第3个回答  2007-05-08
人力资源的范围更大
第4个回答  2016-04-11
1、管理内容:
后者以事为中心。包括管理档案、员工资料、人员调配、职务职称变动、工资制作、发放、工资调整等。
前者以人为中心。将人作为一种重要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和管理,重点是开发人的潜能、激发人的活力、使员工能积极主动,创造性的开发工作。
2、管理形式:
后者静态管理。员工新进、培训上岗、被动型工作、自然发展。
前者动态管理。强调整体开发,根据组织目标和个人状况,为其做好职业生涯设计;不断培训,不断进行横向及纵向岗位或职位调整,量才使用,人尽其才。
3、管理方式:
后者采取制度控制和物质刺激手段。
前者人性化管理。考虑人的情感、自尊和价值、以人为本。多激励,少惩罚;多表扬,少批评;多授予,少命令;发挥个人特长,体现个人价值。
4、管理策略:
后者就事论事,侧重近期,眼下,当前。
前者注重人力资源整体开发,预测与规划。根据组织长远目标制定人力资源开发措施,实现战术和战略性结合。
5、管理技术:
后者照章办事,机械呆板,强调规章制度。
前者追求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采取新技术和方法,完善考核系统、测评系统等。
6、管理体制:
后者被动型。按部就班,强调按领导意图办事。
前者主动开发性。根据组织现状及未来,有计划、有目标的开展工作。
7、管理手段:
后者人工为主,手段单一。
前者应用计算机软件系统。信息检索、报表、核算、测评、统计、分析,根据数据提供决策。
8、管理参与者:
后者人事专职干部。
前者人力资源专业者和直线经理人共同参与。
9、管理侧重点:
后者为企业服务,提供生产率为宗旨。
前者则既服务企业也服务员工,谋求组织和个人共同发展。
10、 管理地位:
后者执行为主,很少参与决策。
前者处于决策层,直接参与企业的计划和决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