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为什么要谋反?

如题所述

其实魏延根本没有谋反之心,更何谈造反之事!魏延没有谋反,主要是基于以下五点原因。

1、首先,刘备十分信任和器重魏延,魏延在蜀汉也一直官路亨通,步步高升,没有造反的必要。据《三国志·魏延传》记载,魏延是作为刘备的部曲随刘备第一批入蜀的将领。部曲是什么?部曲就是嫡系和亲信,就相当于蒋介石的黄埔军校毕业的学生,而魏延就是刘备的黄埔一期学员。

2、其次,魏延对蜀汉赤胆忠心,更是一个坚定的抗曹分子。为什么这样说?据《三国志·魏延传》记载,在刘备策封魏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之后的一次大会群臣的宴会上,就问魏延”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魏延的回答很干脆也很忠诚,他是这么说的”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若曹操举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3、再次,魏延此时并不具备造反的实力。那么,让我们来看看此时魏延手中大概有多少兵力。据《三国志·魏延传》记载,“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亮制而不许。”子午谷一计,魏延只要精兵五千,诸葛亮都不肯给。

4、复次,作为一个久经沙场,智勇双全的蜀汉名将,魏延不可能蠢到都要造反了,还不事先统一手下将士的思想,搞好战前动员。《三国志·魏延传》中说,魏延一路南奔,先到了南谷口,在那里据守。

5、最后,魏延的行军路线不符合造反的逻辑,这也是证明魏延没有谋反的最有力的证据。以魏延的军事才干,他不可能不知道就凭他手中那几根葱几头蒜,想要造反岂不是天方夜谭。

补充:

1、魏延是蜀汉历史上著名的将领之一,可以说继关张马黄赵之后,他是当之无愧的蜀汉第一猛将,以其智勇双全,为蜀汉的伐魏大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他的死却成为蜀汉乃至三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没有之一。

2、按照小说《三国演义》的说法,魏延头后生有反骨,诸葛亮预料自己死后魏延必反,所以诸葛亮在五丈原濒死之时,就提前安排好了魏延的灭亡之路,魏延因造反而死的说法因为《三国演义》而深入人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12
当时魏延带兵北伐曹魏,诸葛亮在后面负责指挥,和负责粮草的供应等,但是由于诸葛亮常年的劳累,在这次北伐的过程中病故,在临终之前他托付自己的副将杨仪,告诉他要魏延立即撤回北伐的军队回蜀国,如果魏延不听从,杨仪带领本地的部队自行回国。于是杨仪派人把诸葛亮的遗言转告给魏延,当时魏延一听诸葛亮病故,而且要他撤军,他不答应,坚持自己的意见要继续北伐。而且派探子去观察杨仪的动静,探子回报说杨仪按照诸葛亮的遗言,在准备往南撤退,魏延一听大怒,于是他自己赶在杨仪之前往南撤退,而且边走边断路烧桥,不让杨仪的兵队顺利撤离,于是杨仪上书给刘禅(刘备的儿子)说魏延谋反,魏延也上书给刘禅说杨仪谋反,刘禅拿不定主意,军队在外不知谁是谁非,于是问身边的大臣的看法。众大臣均认为杨仪不会谋反,而魏延会不会谋反大家不敢判定,所以刘禅就派人去北上去拦截魏延,魏延被前后夹击,而且自身军队的士兵一看是皇帝派人来讨伐主帅,马上就举手降服,最终魏延逃走到汉中被马岱所杀,马岱把魏延杀后那头颅拿给杨仪,杨仪当时立即把魏延的头丢在地上用脚踩,并且朝廷还命令“夷魏三族”。诸葛亮去世,魏延被杀,按道理接下来做丞相的应该是杨仪,但是刘禅却任命蒋琬,并且把杨仪架空,针对这种情况杨仪对朝廷极度不满,很高调的跟朝廷唱反调,露的被朝廷罢官流放,杨仪最后也自杀身亡。这是《三国志》记载的史实。再来看看魏延跟杨仪两个人,魏延是刘备当年重用的武将,他本人很有才干,在朝臣中有相当高的地位,但是魏延为人在朝中相当高调,再来看看魏延跟杨仪两个人,魏延是刘备当年重用的武将,他本人很有才干,在朝臣中有相当高的地位,但是魏延为人在朝中相当高调,目中无人,朝里的人几乎都让他三分,唯独杨仪不买他的帐,杨仪是一个文弱书生,但他在处理国家的大事上很有才干,很受诸葛亮的重视,魏延跟杨仪可谓是当时蜀国朝中的一文一武的人才,但两个人偏偏没法和睦共处。最终导致这场疑案也许是事出有因。杨仪最后脚踩魏延头颅、夷魏延的三族,有明显公报私仇的成份。因此来看,魏延不是谋反,只是和杨仪的内讧、争权。至于谁对谁错,两个人都有责任。相比之下,魏延的过错更大些。
第2个回答  2013-11-12
三国时期,蜀丞相诸葛亮“五出祁山”北伐魏国。蜀将魏延向诸葛亮多次提出“(兵)出子午谷”之计,但诸葛亮没有采用。对此,史书和小说里都有叙述。 史书里是出自裴松之注《三国志·蜀书·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的“魏略”: 夏侯楙为安西将军,镇长安,亮於南郑与群下计议,延曰:“闻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亮以为此县危,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故不用延计。 《三国演义》对此事的描写,内容与“魏略”大体相同,可见罗贯中明显取材于“魏略”。我们可以对照一下。第九十二回《赵子龙力斩五将 诸葛亮智取三城》开头写道: 忽哨马报道:“魏主曹睿遣驸马夏侯楙,调关中诸路军马,前来拒敌。”魏延上帐献策曰:“夏侯楙乃膏粱子弟,懦弱无谋。延愿得精兵五干,取路出褒中,循秦岭以东,当子午谷而投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夏侯楙若闻某骤至,必然弃城望横门邸阁而走。某却从东方而来,丞相可大驱士马,自斜谷而进。如此行之,则咸阳以西,一举可定也。”孔明笑曰:“此非万全之计也。汝欺中原无好人物,倘有人进言,于山僻中以兵截杀,非惟五千人受害,亦大伤锐气。决不可用。”魏延又曰:“丞相兵从大路进发,彼必尽起关中之兵,于路迎敌,则旷日持久,何时而得中原?”孔明曰:“吾从陇右取平坦大路,依法进兵,何忧不胜!”遂不用魏延之计。魏延怏怏不悦。 历史上魏延真的向诸葛亮提出过“(兵)出子午谷之计”吗?根据“魏略”,这件事似乎是不容置疑的。我们现在也基本肯定它的真实性,并因此指出诸葛亮用兵只知“以正合”,不知“以奇胜”,过于谨慎,以至错过了可能击败曹魏、一统天下的大好时机。但我以为,对这件事的分析和评判,有两点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 一点是,魏延提出兵出子午谷这种奇计的可信度到底有多大。陈寿是有“良史”之称的,他写史选材相当严谨,非真实可靠者,决然不予采用,因而在史料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上,要超过司马迁。象魏延向诸葛亮建议兵出子午谷一事,他就在《三国志·蜀书·刘彭廖李刘魏杨传》里未予照录,却是这样表述的:“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长谓亮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 这与“魏略”的表述,虽有相似之处,但还是有差别的。有差别就有文章可做,就有疑点。 另一点是,历史是不可以假设的。即使魏延有兵出子午谷的建议,因为并未采用,也就是说未经实践进行检验,到底是否可行,是否好于诸葛亮的“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的进兵方针,不得而知。虽然有不知真假的司马懿关于“诸葛亮平生谨慎,未敢造次行事。若是吾用兵,先从子午谷径取长安,早得多时矣。他非无谋,但怕有失,不肯弄险”的说法,但司马也只是事后诸葛亮,如果蜀汉把兵出子午谷的计策真正实行起来,未必他就得不到消息和来不及布防。因此,用不用子午谷之计,是不能随意指责诸葛亮的。 退一步讲,我们现在百分之百相信魏延确实向诸葛亮提议过兵出子午谷,我想说的是,难道诸葛亮就想不到这条计策吗?诸葛亮还在26岁的时候,就有“隆中决策”,其中就有“两路进攻”曹魏的谋略:“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这一谋略与一出子午谷、一出斜谷之计相比,不是要大气得多么?另外,诸葛亮固然谨慎,但并非无能无谋,一个思虑周密、部署严密的人,是不可能想不到这一条几乎人人都可以想得到的计谋的。因为那个地方,发生过距三国并不久远的汉高祖故事,即韩信故事“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这个故事是会使正处于战争状态双方的大多数将领都联想到的。想得到却并不采用,正是因为这条计策胜算不足,相当危险。“魏略”说:“亮以为此县危,……故不用延计。”而《三国志·蜀书·刘彭廖李刘魏杨传》则只说:“亮制而不许”,什么原因,却并没有说。 诸葛亮不用魏延兵出子午谷之计,显然认为这条计策是不可用的,不能成功的。那么,为什么认为它不可用,不能成功呢? 第一,“(兵)出子午谷”并不是什么奇计。上文我已经说到,那个地方历史上发生过韩信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故事,汉高祖后来因此打败了项羽,统一了天下,这是相当有名的。而且子午谷这条道路,也并不是无人注意的。《三国志》里,就有多处提到这个地方。如《张鲁传》:“关西民从子午谷奔之者数万众。”《曹真传》:“真以八月发长安,从子午道南入。”《钟会传》:“魏兴太守刘钦趣子午谷,诸军数道平行”等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