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为何要谋反?

如题所述

古时战争时有发生,同样在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战乱更是连绵不断。最近,人们对诸葛亮利用计谋污蔑魏延谋反的说法有不同的意见。诸葛亮,在三国时期也是一代名人,以“智慧”的形象树立人们心中。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看魏延谋反的原因。

先来看一下魏延这个人。魏延,字文长,是蜀国的名将。深受刘备重用,手握兵权。在刘备死后,刘禅继位,此时朝中只剩些会耍嘴皮的文官了,魏延可以说是朝中为数不多的,用兵入神的武将。在刘备死后,诸葛亮和魏延一文一武为刘备的遗愿做努力。

但是诸葛亮不是神,他更擅长于朝廷上的政治,而不擅长战场上的战略。而魏延在这方面却尤为擅长,更是提出了类似于“暗度陈仓”这种奇特的谋略。诸葛亮觉得这种战略风险较大,一旦失败可能造成尸横遍野的场面,便没有同意。因此,魏延认为自己的才能无处发挥,,诸葛亮在位时也时常郁闷。但碍于诸葛亮的身份只好忍着。

诸葛亮在自己即将去世前,召开了一场会议(这场会议并没有叫魏延参与),让各位将领率领将士们南下,放弃北伐,并吩咐魏延的死对头杨仪“让魏延断后,倘若他不听从命令,就不要管他了。”果不其然,魏延得知不再北伐后,十分恼火,又得知杨仪要撤退,便吩咐将士们赶紧收拾,不给杨仪断路,并在撤退时把所经过的路啊、桥啊??一一烧毁。这一举动,无疑加深了他们之间的矛盾,魏延的谋反之罪就这么定了下来。

回朝后,杨仪本以为,除掉了魏延,诸葛亮的位置就是自己的了。不料,刘禅将他搁置,成为一个没有实权的空壳大臣。并让一个比自己资历尚浅的人去担任丞相那么重要的位置,这让他情何以堪。但其实这是诸葛亮的计谋,在诸葛亮死前,他给两位发布了不同的命令,激化了二者之间的矛盾。

其实,诸葛亮北伐,一方面是听从刘备的命令,另一方面是为了解决国内内斗,振奋士气。诸葛亮认为魏延这个人有谋略,但是自视清高、一根经,现在在北伐,他就一定要坚持不懈的去完成这个目标,不会变通。他尚且在位就这样,倘若他走后,朝堂上就更没有人能震得住他。于是便有了这一出,解决了国家内部矛盾。这是可怜了魏延一代名将就这么没了,连其家人都没能逃脱死亡的枷锁。

有人说,他在撤退的路上,断了杨仪的退路,表示他已经有了谋反的心思。但是,我们想一下当时他的能力还有些欠缺,不足以自立称王,唯一的出路就是向北投诚,但是他又一直往南面后退,这又说不过去。因此,他并无谋反之心,一切都是诸葛亮的计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