焯烫排骨应该用冷水还是热水下锅?

如题所述

应该用温水下锅,冷水容易让肉质变硬,热水太烫会把肉质烫老,不好吃,致使飞水去掉脏东西最好用温水下锅,时间不要太长,太长了就变成煮肉了,肉不好吃。以我的习惯,是温水的时候下锅,等到水烧开了再煮一下就捞起来,那个时候用来做菜的话不会起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29
焯水的目的是去除血水的腥味和表面油脂、固化肉质表面,冷水和热水各有原因。做排骨我通常是冷水焯肉质缓慢升温,表皮不会迅速收缩,内部血水可以较好释放,表皮也不至于很硬。浮沫到达一定量就不再明显增加了就将肉捞出(不能冷水冲洗)这样的肉中火40分钟就能吃,比较简单。如果肉质比较新鲜,我有时会选择温水下锅(不是开水)肉质表皮迅速固定,杂味去除,较早捞起,转砂锅或电饭煲,加温水,小火慢炖1.5-2.5小时,肉会脱骨,咬开有新鲜血液的鲜味,汤也会比较好喝。
第2个回答  2019-05-29
一般的话,像猪肉,牛肚等肉类。像是这种用来做汤的或者用来红烧的,一般都是用冷水下锅的。然后在锅里逐渐的加热,这样的话,肉里边的脏东西才会出来。这样的话锅里面会有很多大量的白色气泡。等我们将这些白色的气泡弄去之后再把肉捞出来。然后再进行炒菜,这样的话肉就会很好吃我们用冷水焯的话,能够把食物里面的营养物质给留在汤里面,然后等我们在煮的时候,汤里的味道就很鲜美,但是如果用热水的话,会让肉里边的蛋白质瞬间凝固,然后我们做出来的汤就不好喝了。而且本来是热水,很快我们所用的肉就会熟了。然后里面是生的,外面是熟的,这样会大大影响的肉的口感。如果用冷水的话就不用管这些了,因为它会很均匀的受热,而且还能够把里面的血污给排出来。
第3个回答  2019-05-29
冷水加排骨和葱段姜片,煮开后撇去血沫,等汤水清后捞出排骨,或红烧上色,或转入砂锅清炖,想用焯水的澄清原汤也行,或你用新的热也行,全程必须加热水,否则肉就容易做成橡皮筋了。不管红浇或清炖,加好各种调料和热水后,记得再加几粒干山楂,有助于最后成品肉嫩。
第4个回答  2019-05-29
在排骨焯水的时候,应该要用冷水才可以!这是因为用冷水慢慢加热,可以使得排骨受热均匀,腥味,苦涩味去除,而且有利于排除肉类食材中的血污。而且在加热到水面有大量的白色泡沫浮出,把肉捞出用清水冲洗一下,把锅里的水倒掉,然后再加入清水进行煮汤。而且,排骨在加热的过程中,食材中的营养物质慢慢的煮出,让味道更鲜美,如果用热水焯,反而会造成肉类食材中的蛋白质凝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