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排骨汤是放开水还是冷水

如题所述

炖排骨用热水或者是冷水都是可以的。
我觉得炖排骨的时候没有这么多讲究的,我一般自己在家炖排骨都是直接用凉水的排骨先炒一炒,然后放上酱料之后,最后再把凉水放进去一起炖。
大概需要炖上三十分钟到四十分钟的时间,这样排骨汤就炖好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08

新鲜排骨汤凉水下锅,冷冻排骨先冷水后热水下锅。

买来确保的新鲜排骨,经过排酸处理不是冰箱冷冻化开的小肋排,这样的排骨做起来也不会腥气,而且冷水下锅的排骨,血水慢慢渗出,也有利于蛋白质的析出,营养更好,做出的排骨口感鲜嫩。

排骨买来是冷冻的,一般在卖家冰柜里存放最短几天,买的时候看一下时间越短越好,冷冻过的排骨,往往经过化冻后有一些血水,如果处理不好会有腥气味,做汤就是一个鲜才好喝。

拓展资料

排骨的好处:

滋补润心,补阳益髓,壮体抗老,补钙。

骨头汤中富含胶原蛋白,常喝骨头汤可以抗衰老,还能起到增强血细胞造血能力的作用,骨头汤的营养丰富,是大家日常养生的好选择。俗话说“骨头的精髓在汤里”。生活中,大棒骨汤、排骨汤、鸭架子汤等各类骨头汤也切实其实到处可见。那么,是不是用骨头熬的汤就是比用纯肉熬的汤更有营养、更补人呢?骨头汤的切实其实更营养。骨头炖汤一定比纯肉有营养,也更利于接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词条 排骨汤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16

如果是没有焯水的排骨,那么就要用冷水下锅煮,这跟冷水焯排骨的道理是一样的,如果说用热水煮,表面收缩了,排骨里面的营养物质都没办法析出来,排骨汤会不浓郁。

如果是焯过水的排骨,那么一定要用热水煮汤了,因为焯水后的排骨,本身是高温的,如果用冷水煮,一下子遇冷,也会是表面收缩,让排骨里的营养物质煮不出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煮出来的排骨汤,一点味道都没有的原因了。

排骨焯水一般用冷水下锅,因为如果用热水下锅的话,排骨遇热表面会收缩,那么排骨里面的血水就出不来了,另外所有的肉类焯水,都需要冷水下锅,不然煮出来的汤,味道很一般,有些含有股腥味。

在煮排骨的时候,先用冷水浸泡半小时、然后再焯水一下是非常必要的,这样能够避免炖出来的汤太腥了。煲汤讲究的就是文火慢慢的熬煮,但也不要煮太久,一般含肉类的汤煲1-2小时就够了。

拓展资料:

一、排骨汤简介

1.排骨汤,是用猪、牛、羊等动物剔肉后剩下的肋骨和脊椎骨制作的一道家常汤品。排骨除含蛋白、脂肪、维生素外,还含有大量磷酸钙、骨胶原、骨粘蛋白等,可为幼儿和老人提供钙质。

2.排骨汤香醇浓厚、温暖滋补。不过营养专家提醒,若想通过排骨汤达到健体补钙的作用,就要少放或者不放盐。

3.猪、牛、羊等动物剔肉后剩下的肋骨和脊椎骨250克,上面还附有 少量肉类。 辅料:花椒 大料 尖椒 味精 细盐、葱各5克,生姜2.5克,香菜 白酱油 食醋 料酒少许,猪油25克。

二、做法简介

1.洗净刀剁宽长各5厘米的小块。旺火炉上将猪油或素油烧红,排骨下锅炒至灰白色。排骨炒干水分,下盐水姜煨一下,放 足清水以盖住排骨以上,旺火上煨半小时后,加入味精、料酒、葱白,移砂罐用温火上煨2小时即成。

2.排骨在熬 前一定要用滚水烫5-10分钟,或直接用沸水煮几分钟,再过冷水,把骨头上的脏沫冲洗掉,然后一次加足煲汤冷水,汤里放葱段、姜块、大蒜2块、还可以放自己喜欢的中药材,比如常用的沙参、黄芪、当归、党参、枸杞、枣等等,既可增加汤的风味,又可健体强体。

3.然后盖盖子中火烧至汤滚,再改小火漫漫煲上1个半小时左右即可。最后放盐,不必再放味精了。建议用矿泉水来煲靓汤,味道会更美。医学专 家说在水烧开后可适量加醋,醋能使骨头里的磷、钙溶解到汤内;用马蹄、青红罗卜煲猪骨头,慢火熬它两个小时就可以喝了,这个汤不用加味精也一样鲜甜的。

4.人一生中很多阶段都需要补钙,但很多人只关注于吃什么最补,而不关注怎样吃才能更好地补。很多人都因为在补钙的时候,摄入盐分太多,而导致 补钙无效。

5.钙与钠在肾小管内的重吸收 过程中容易发生竞争,当钠摄入量高时,人体就会相应减少对钙的吸收,而增加尿钙排泄。研究发现:盐的摄入量越多,尿中排出钙的量越多,钙的吸收也就越差,可以说,高钠饮食是补钙的重要杀手。

6.因此,人们在补钙时一定 要注意低盐饮食,少吃或不吃在加工、制备过程中加入太多钠的食物,如腌制肉或烟熏食品、酱菜、咸味零食等。

7.喝牛奶、吃钙片最好能 距离吃饭时间2小时左右,减少钠和钙的直接正面冲突。想要通过喝排骨汤来补钙的话。

8.在熬排骨汤的时候则更应少放盐甚至不盐。骨汤中的特殊养分以及胶原蛋白可促进微循环,50-59岁这10年是人体微循环由盛到衰的转折期,骨骼老化速度快,多喝骨头汤可收到药物难以达到的功效。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排骨汤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06-01

原来煮排骨汤也分冷水下锅和开水下锅,难怪自己煲的总不好喝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03

煮排骨汤的时候首先以冷水下锅,大火烧开后捞起,主要是为了去除骨头中的血水并杀灭寄生虫,捞起后,锅内重新换冷水,放入骨头,葱、姜、大料……等调味料(依个人喜好,但不要放盐),熬制,剩下的过程要依个人喜好了,旺火熬制,可使汤汁浓郁,呈奶白色,促进食欲。小火慢煨,汤呈清澈,半透明,味道鲜香。

办法1.烫排骨用冷水,会让排骨的营养流失。

办法2.这样撇沫是撇不干净的。而且沫子最多的时候是快开的时候,而不是烧开后。

炖排骨汤的时间:

炖的时间依你而定,说细了估计你也没功夫掐表。大体上,炖的时间越久越好。如果你既想吃排骨还要喝排骨汤的话,只能就是排骨炖的时候就少下料,就是排骨做出来了,你一看觉得它颜色太白太清了,吃起来太淡了,这种程度的才最适合做汤。(不是通常那样的,吃了排骨再喝汤,咸咸的没别的味,光顾往嘴里塞馒头了),那排骨了,就再加工一下了,当然愿意吃淡的更好,那就直接做汤好了。

拓展资料:

排骨汤,是用猪、牛、羊等动物剔肉后剩下的肋骨和脊椎骨制作的一道家常汤品。排骨除含蛋白、脂肪、维生素外,还含有大量磷酸钙、骨胶原、骨粘蛋白等,可为幼儿和老人提供钙质。

排骨汤香醇浓厚、温暖滋补。不过营养专家提醒,若想通过排骨汤达到健体补钙的作用,就要少放或者不放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排骨汤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