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色受想行识之五蕴分别指什么?

如题所述

五蕴,是五类不同的事素。同类相聚,每一类都包括了很多的事素,所以叫蕴,蕴就是聚集的意思。经中曾说:五蕴像五个拔刀的贼,这正是使众生苦迫,而无法逃脱魔区的东西。一、色蕴:色的定义是『变碍』,是可碍又可分的。有质碍,就是有体积而占有空间的;有质碍,就是可分析的,可破坏的:这就是现代所说的物质。但从物质生起的能力,佛法也称之为色。虽然所说能力化的色,指善恶行为的潜能,然与现代所说的『能』,也很有类似的见地。二、受蕴:受的定义是『领纳』。在内心触对境界时,领受在心,引起内心的情感,感到或苦或乐的,叫做受;受就是内心的情绪作用。三、想蕴:想的定义是『取像』,就是认识作用。在认识境界时,内心就摄取境相,现起表象作用;再加构想,联想等,成为概念;依此而安立种种的语言或文字。四、行蕴:行的定义是『造作』。在对境而引起内心时,心就采取行动来对付,如经过心思的审虑,决断,发动为身体的,语言的行动。行,本是思心所,是推动内心去造作的心理作用──意志作用。因此,凡以思──意志为中心的活动,所有一切复杂的心理作用,除了受,想以外,一切都总括在行蕴里。五、识蕴:识的定义是『了别』──明了,识别。我们的内心,原是非常复杂的。把不同的心理作用分析起来,如受,想,思等,叫做心所。而那内心的统觉作用,叫做心。此心,从认识境界的明了识别来说,叫做识;所以识是能识的统觉。色是物质的,受想行识是精神的;轮回在生死中的众生,就是这五蕴。我们所自以为是我,或是我的,其实都离不了五蕴,不外乎身心的活动,物质与精神而已。
   众生的五蕴,叫五取蕴,因为是从过去的取──烦恼而招感来的。从取烦恼而生的,本质上已免不了苦痛。而现在有了这五取蕴,由于取烦恼的妄想执著,所以又苦上加苦。佛说有『四识住』法门:我们的「取识」(与烦恼相应的识),是不能没有境界的,取识的境界,不外乎四事:物质的色;情绪的受;认识的想;造作的思。取识在这些物质的或精神的对象上,一直是「处处住」著,看作可取,可得,可住,可着的。取,得,住,著,都表示取识与对象的「染着」,像胶漆的黏着似的,「不能」脱「离」。识对境界有了染着,那境界的每一变动,都会引起内心的关切,不能自主的或苦或乐,当然是免不了苦痛。树上的叶子落下,你可能并无反应,那因为你没有看作与自己有关的。如心爱的人,心爱的权位,财富……尤其是最关切的自己的生存,受到威胁,或濒临死亡的边缘,那就会感到无比的痛苦。这因为你染着他,看作自己或自己的。取识的对境染着,正像陷身于网罗或荆棘丛中一样。总之,识是能住着的,色受想行是所住着的;总合为五蕴,就是一切苦痛的总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08
色受想行识在佛教中称为五蕴,蕴为积聚之义,五蕴是构成一切存在的基础。

第一,色蕴。色为变碍义。佛教中色法的范围很广,指有形质而互为障碍而又在彼此的因缘中不断变坏的东西,泛指一切有形可感的存在或者想象为可感的存在,犹如现在说的物质。色法基本构成是四大,即地界、水界、火界、风界。四大不单指自然界地水火风四种物质,而是抽象性很强的概念。
“云何四大种?谓地界、水界、火界、风界。此复云何?谓地坚性,水湿性,火暖性,风轻动性。界者,能持自性所造色故。”(《大乘广五蕴论》)佛教的四大不是不可变的实体性的物质元素,而多指一切物质存在的四种性质,每个物体里都有四大,水里也有地火风大。地大性坚,支持万物;水大性湿,收摄万物;火大性暖,调熟万物;四风大性动,生长万物。佛教认为四大本空,故能相互融摄,造成一切色法,而以性质偏强的一大来命名。四大所造色中,表现其各自强势体用莫过于自然界的地水火风四类现象。

第二,受蕴。受为领纳义。把对境所触领纳于心,生起对物的感觉,同时生起苦、乐、不苦不乐等感受。受蕴是感受的积聚。在受蕴的驱动下,人们本能地厌苦求乐,顺则爱而取,逆则恶而拒。受蕴包括了一般意义上的感觉和情感、情绪等。

第三,想蕴。想为取缘义。于境取像,施设种种名言道理,积聚妄想。也就是从自身感受出发不断攀缘对象,进行想像、概念和推理等活动。相当于一般意义的理性。

第四,行蕴。行有造作迁流义。身口意造作的因缘迁流于三世,相续不断,因此称为行。行蕴是贯穿于生命的整个流程,运行不息的能动力量。人只要活着就不断地造作,有造作就有善恶,善恶诸行不断造作、流转、和合,生成万法,产生不同的受报生命体及其生存环境,从而有生命的生老病死,六道轮回,有诸法的生住异灭与世界的成住坏空。

第五,识蕴。佛教中心与识的含义非常复杂,特别是唯识宗对识进行了广泛、深入、独到的阐释,以八识心王为核心概念构建了严密的万法唯识思想。但五蕴三科是大小乘佛教都广泛运用的对诸法的分析方法,小乘佛教一般只承认前六识,不承认第七识和第八识。故识蕴指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六识集于一所的和合体,总名为识蕴。大乘瑜伽行派又有末那识和阿赖耶识,共八识。

总之:五蕴中,色蕴是物质现象(自然现象),受想行识后四是精神现象(社会现象)
第2个回答  2013-08-12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上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所谓蕴;意义是积聚,五蕴既是五种聚合 所谓:
  (一)、色蕴:即物质的积聚。色蕴包含内色与外色。内色就是:眼、耳、鼻、舌、身--五根:我们所依靠生活的根身(身躯);外色就是:色、声、香、味、触--五境:所知的外境,这些都包含在五蕴之中。
  (二)、受蕴既是领取纳受之意。对于顺境与逆境的领纳感受,它可分为身受和心受。身受由五根和五境所引起,它有苦、乐、舍(不苦不乐)三种感受;心受由意根所引起,有忧、喜。固受有苦、乐、舍、忧、喜五种性质。
  (三)、想蕴:心于所知境执取形象。既是看、听、接触东西时,会认定所对的境有一定的相貌,然后为它安立名称,生起认识的心理。
  (四)、行蕴:“行”是造作之义,行蕴是驱使心造作诸业,所造作的行为有善、恶、无记三种心理,称为心所生法,又称为心所。
  (五)、识蕴:佛教对识蕴的解说有大、小乘的区别,在此依据大乘的分类来解说:识蕴分为八识,它又可分为三种类:一者为心,它集起诸法,并能生起种种的法,此既是指第八识--阿赖耶识。二者为意,它恒思量我--末那识。既是我们有一种心念,它一直执著有一个“我”,称为意。三者为识,既是了别外境;能够知觉外面境界的心,称为识。有时候,
  心、意、识总称为心,也称为识蕴;识能够知道外境,所以是能知的心,
  因为由它带动其他的心念,以它为主,故称为心王,随它而生起的心念
  称为心所。
第3个回答  2013-08-12
色指的是一切物质,比如你的身体受是指你的感受,比如喜怒哀乐想是指你的思维,想法行有两层意思,一是你的行为和动作,二是指你的思想或者念念不息,永无停止识是指你的分别和执着
第4个回答  2020-12-18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