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期间,你被商家套路过吗?你是如何维权的?

今年“双11”依然很热闹,“低价”“降价”“满减”“赠品”“优惠券”等各种营销手段扑面而来,还有许多平台提供全程价保服务,最长价保时间甚至超过30天。然而,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商家推出的优惠举措背后暗藏各种套路,有的将价格先升后降,有的修改链接逃避价保责任,有的随意设定满减规则等。

双11期间,我没有被商家套路,因为我没有花钱,大家被欺骗的时候如何做呢?

第一,作为消费者,在消费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勇于站出,而不是选择忍气吞声

总而言之,我们每个人作为消费者,每个人也都有属于自己的消费权益。在我们的消费权益受到侵害时,作为一名消费者,我们要勇于站出来发声,勇敢指出毛病,指出不妥。而不是选择忍气吞声和选择“忍了,认了”。在各种电商平台所充斥的各种所谓的消费活动、限时活动、优惠活动面前我们都要擦亮双眼,搞清楚到底是真的优惠真的活动,还是只是玩文字游戏罢了。要么选择抵制,要么选择举报。不然最终受害的只有作为消费者的自己。

第二,我们若是受到这种套路的侵害,我们可以选择举报

但如果我们本身已经消费事后发现自己被套路,那么我们可以选择向消费者协议进行举报,如今无论是法律还是相关的保护机构对于每个人的合法权益都有着完善的保护措施和规定。因此若是我们遭遇这种套路的侵害,完全没有必要选择忍气吞声我们可以选择举报。若是为自己带来了极大的困扰,甚至财产的损失,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如今网络水深,对于一些电商平台而言,营销套路层出不穷。营销虽然也会用到一定的套路,但营销套路并不等同于欺骗消费者。

第三,可以选择抵制和拒绝

商家在一些节假日会将自己的商品明降暗涨。将商品的价格提高于以往的价格之后再进行适当的降价,但根本价格甚至比平时还要高出许多,由此进行销售。这就是所谓的明降暗涨。这也是部分不良商家所采用的营销手段,给消费者们营造一种商品降价了、变优惠了、做活动的假象,促使消费者们进行消费购买。如果我们发现商家采取这种营销手段,我们可以选择抵制。这是对付商家采取这种名降暗涨的营销手段最直接的方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1-11

曾经试过被套路两次,下文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双十一网购如何维权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网购后你有七天无理由后悔期
像店主声称的“货一出门概不退换”等“霸王声明”,可以不予理睬。按照去年3月15日生效的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网购消费者也享有七天“后悔期”,凡是对收到的货物不满意的,可在七天内无理由退货。
可提十倍惩罚性赔偿
若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有欺诈行为,消费者可以要求增加赔偿其购买的商品或接受的服务所付费用的三倍。若涉案产品为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厂家或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
遇到管辖争议咋办?
新民诉法司法解释重新梳理管辖规则,对商家的“霸王”免责条款进行了限制,双方如有争议,不仅可在发货地起诉,也可在收货地起诉违约商家。
找不到侵权商家咋办?
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不能提供销售者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消费者也可以向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要求赔偿。消费者如果能够证明“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明知或者应知销售者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而未采取必要措施”,还可以要求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承担连带责任。
要有证据意识
消费者在进行网络交易时,一定要增强证据保全意识,注意备份或保存网络平台交易记录、双方协商聊天记录、交易明细、商品物流收货记录等。消费者与经营者发生纠纷时,有了这些,不仅可以防止商家将商品下架后无法查询商品销售信息,也可以作为有效证据维权,同时也可以认定侵权结果发生地,从而确认消费者所在法院是否具备管辖权。
消协可提起公益诉讼
新《消法》第37条第1款规定:消费者协会应履行以下公益性职责:……(七)就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支持受损害的消费者提起诉讼或者依照本法提起诉讼。第47条规定:对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中国消费者协会以及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消费者协会,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公益诉讼针对的是群体性消费事件,由中国消费者协会以及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消费者协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单一消费事件,消费者只能自行提起民事诉讼。

第2个回答  2022-11-11

肯定被套路过,如何维权呢首先

一、“假优惠”怎么防?

不少人吐槽电商双11优惠规则晦涩难懂,那都有哪些“坑”呢?中新网进行了梳理。首先,优惠券不自动使用,明明买了或领了优惠券,付款后才发现没优惠;第2,商家优惠限制人数,前**名购买才有优惠,手一慢,钱没了优惠还没享到;第3,满减类优惠,花够了钱,却提示不够优惠资格;第4,先涨价后打折,看着商品优惠力度挺大,可价格和平时没啥两样。

怎么预防?首先双11购物时,精神难免高度紧张,但别忘了点击一下“使用优惠券”。另外,很多优惠券都是有时间限制的,切记在过期前使用。满减类优惠看清是全场还是某一个商家单场的优惠。至于预防“先涨价后打折”,需先把商品提前多天加入购物车,并记录好相关价格,双11时对比前后价格购买。

二、

支付安全怎么做?

双11期间,各种促销、发红包、中奖等活动较多,一些不法分子借机以“中奖”“发送红包”等形式进行骗钱,消费者一旦点开此类信息,很有可能就被窃取个人信息,增加账号被盗风险。另外要注意,双11期间因“剁手党”需频繁支付,所以这段时间也是病毒、木马爆发的高峰期。

如何预防?首先一定看好所购物网站是否为官网。另外,不要随便点击别人发来的网址,包括QQ、微信等社交软件内的链接;也不要轻易被“红包”“优惠券”等宣传诱惑;对于自己不熟悉网站,不要轻易输入银行账号密码。重中之重,现在不少支付全靠手机验证码,这个验证码一定不要随便输入或告诉其他人。

三、还有这些“套路”需注意

双11购物除了上述的事项要注意,中新网从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等发布的监测报告梳理发现,下面几种“套路”也需要消费者留意。

1,秒杀骗局。双11不少商家将部分商品设置为“秒杀”,但实际概率非常小,有的还要求先输入个人信息,消费者不但无法“秒杀”成功,还可能造成个人隐私信息泄露,一不小心还成了商家“会员”,后续被垃圾短信“狂轰乱炸”。

2,中奖诈骗。有时消费者下单后,其购物信息可能因各种原因遭到泄露,诈骗分子拿到手后,就会发送中奖信息,消费者一旦相信,可能就落入诈骗分子的陷阱。至于如何防,“中奖”也不要激动,先去官方核实真假,对方让先打钱的免谈。

3,退款诈骗。和上述“套路”类似,诈骗分子掌握消费者的重要信息后,如姓名、电话、订单号、购买商品等,能轻松说出消费者的订单信息博取信任。消费者误以为真后,不法分子便以订单出现问题为由,一环套一环设计陷阱。这种情况,消费者应先去官方或电商平台咨询,而不是误信陌生人打来的电话。

4,货到付款骗局。消费者下单后,因各种原因,可能有假冒快递员送来空包裹或非常廉价的东西,谎称需货到付款,消费者不知情就被骗运费,打开包裹后才发现上当受骗。

5,刷单骗局。双11来了,不少人可能会接到“刷单”兼职,称只要购买指定链接商品,不但会返还全部购买金额,每刷一单还有额外提成。但你买后,不但没有返还金额,有时候购物链接都暗藏木马病毒。

四、

延伸

——遇到这些情况可维权

千防万防,双11购物还是有可能碰到不舒心的地方。别生气,碰到这些情况可维权。

1,七天无理由退货。除消费者定作的商品;鲜活易腐商品;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交付的报纸、期刊等,其余商品均满足七天无理由退货,且消费者无需说明理由。

2,商品不合格退货。消费者购买的商品如不合格,消费者可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要求退货,即便是过了七天无理由退货时间,依然可退货,商家有责任进行退货。另外,国家行政部门认定商品不合格时,消费者如购买了相关产品,要求退货的,经营商家超15日未退货的,视为故意拖延或无理拒绝。

3,订金有权要求退还。现在不少商家做双11活动时,都开启预购模式,消费者如果付了订金后,当天并未购买商品,依然可以要回订金。这是根据《网络商品和服务集中促销活动管理暂行规定》网络集中促销组织者不得采用格式条款设置订金不退等要求。

第3个回答  2022-11-11

一、虚张声势

在距离双十一还有一段时间的时候就开始锣鼓喧天的宣传活动要开始了,就像是在说:“请各位消费者们提前准备好钱包啊!”的感觉。无论是在网页上还是各种广告上都会都双十一霸屏,那这些宣传有什么用呢?首先这样宣传为了就是让大家产生从众心理,让大家都认为这就像是全员运动一样,别人都参加你不参加就显着你与众不同。其次就是提前透露一点点优惠活动,让你先有个心理准备,这样一来一方面是能引起消费者的注意,一方面也能提前增加浏览量,人传人这也是一种无形的宣传。

二、电商的“套路”

对于双十一活动优惠,说来说去每年都是这个样子,什么限时活动、满减、优惠券、红包、前几名付款的送小礼品以及爆款限量等。实际上不难发现有很多商家就是抓住了现在人冲动消费的心理,大多都采取了先涨后降的手法,看似有很大的优惠实际上和平时的价钱也没差多少。在双十一购买的商品大多都需要等好长时间才会安排发货,后期消费者的权益难以得到保障。为了增加其销售量大多都是打着限时秒杀的名义先让消费者下单随后又迟迟不发货。还有就是在活动开始之前每个电商都会精准地推送给我们相关的活动信息,到处都是双十一的广告。

三、理性消费,看直播要冷静

因为受到疫情的影响,线下实体店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现在网络直播行业是如火中天,由于直播节奏快也导致现在很多人都是冲动消费,有很多网友都说,现在没有一点奥数功底都不敢轻易点开双十一的链接,在加上现在《天猫预售业务管理范围》里有规定,如因买家自身的原因导致没有按时支付尾款的话定金是不退还的。所以小编在此提醒广大消费者们在选择付定金之前已经要考虑清楚,要不然定金可就收不回来了。

第4个回答  2022-11-11

1、如果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发现自己被骗,消费者可以拒绝付款给商家。这时如果商家不让消费者走,消费者可以打110报警,因为他们限制了消费者的人身自由。消费者要放心,大多商家只是骗钱,不敢动手打人之类的。



2、如果消费者在消费过后发现自己被骗,那就只能向工商局投诉。保留好消费者的消费证据,发票之类的,如果是商品,将商品保存好作为投诉的证据。拨打电话12315或者当地工商局网站上投诉,讲事实讲清楚。



3、当工商局工作人员联系消费者时,一般在一周之内,会向消费者询问事情经过,是否有证据,消费者的诉求。消费者只需要一一回答清楚就行了。然后工商局会实地走访那家店调查。



4、如果消费者消费的是商品,如买回家的酒之类的,可以检测出或其他方式证明商品质量有问题的。那工商局在调查后,会处罚那家店并给消费者赔偿。

5、如果消费者消费的是服务,如理发之类的,就没办法证明质量问题了。工商局没有权利处罚商家,工商局会打电话通知商家被投诉,让消费者跟商家自己协商解决。这时,消费者可以到那家店理论,找他索要赔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