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制作麻辣烫的底料及配方祥细比例和骨汤的制作

如题所述

以下是十二种大料的配比及操作过程:

按照先后顺序分类分为:

串菜—配制大料—炒制大料—汤料熬制—汤料调味—烫菜过程—装碗过程

1.可烫制菜类: (根据当地的菜类品种大概可以有40种左右)
1.1 素菜类:
青菜白菜花菜香菜 生菜 菠菜 黄花菜 空心菜 绿豆芽黄豆芽豆腐日本豆腐豆腐干豆腐皮腐竹平菇香菇金针菇丝瓜黄瓜海带藕片冬瓜片土豆片油豆腐火腿肠胡萝卜油条年糕鸭血粉丝粉条等(买粉丝的时候,一定要买比较好的,不容易煮烂的;因为吃麻辣烫时,基本上每个人都会点一份粉丝,如果粉丝质量不好,会影响总体的口感)
1.2荤菜类:
牛肉咸肉鸭肠油炸肉皮 牛百叶及各种贡丸蟹柳类等(注:串菜这一环节比较灵活,最主要的是串了觉得比较美观;用比较少的材料,串好了以后让顾客看了觉得份量比较多,吃起来又吃得不会太饱,让人吃了一次,下次还想吃)
2.汤料配方:
2.1主要配制大料: (另提供每种大料的市场价格,仅供参考)
我原来做的时候,每次配底料的时候也不会用标准电子秤去称的,也只是用自己的手去抓来估计的(配料时比例不要差别太大,基本是不会影响口感的)因我的手在正常的男性当中稍微大一点,下面我将提供一下我用手抓的大概比例,以给你们提供参考. (解释:①一只手的满把: 即用右手抓满一下的量;②一只手的大半把即右手抓一半多一点(比第①项用量少一小半左右);③以个数计:直接按个数就可以了)
白寇(25元/斤;用量:一只手的大半把) ;香砂(6元/斤;用量:一只手的大半把) 桂皮(8元/斤;用量:折成小段,一只手的大半把) ;小茴香(6元/斤;用量:一只手的大半把);大茴香(6元/斤;用量:一只手的满把再多一点) ;草果(25元/斤;用量:6-7个) ;孜然(10元/斤;用量:一只手的满把) ;丁香(25元/斤;用量:一只手的大半把);香叶(7.5元/斤;用量:一只手的满把) ;凉姜(8元/斤;用量:6-7个); 花椒(25元/斤;用量:一只手的满把再多一点,在麻辣烫中此料是“麻”的关键,能吃“麻”则在此用量基础上增加,反之则减少) 辣椒:(用量:一只手满把,想辣就多加一点,不想太辣就少加一点,在麻辣烫中此料是“辣”的关键,能吃”辣“则在此用量基础上增加,反之则减少)
注:①因为我之前每次配料时,习惯一下配三天的料;以上的配方是我配三天料的用量,但是炒料这前一定要把三天的用量分开,即每次只炒三分之一的用量就可以了,当然如果你不习惯一下配三天的料,那你也可以每次只配一天的用量,也就是说每种料的用量要除以3,即是每天的用量,这一点重要。
②试做时草果、香砂、丁香这三种大料的用量一定要按照我的用量去做,一定不能多加,如果加多了很容易造成汤比较苦,味怪。
2.2 炒料时辅料(主要为炒料,油烧热时,放入油内起到炸香的作用)
生姜(0.3斤左右,切片) ; 大蒜头(整2个,刀切一分为二,不用切的太小) ; 山东大葱(2根,切成3寸的段)
2.3 汤内增鲜的辅料(不锈钢汤桶内注入水时,直接放入汤桶内)
牛腿骨(1个,大概4-5斤左右。也可用牛身上其他部分骨头,但腿骨比较好) ;
冷冻鸡架(2个即那种没有多少肉的鸡骨头,一般的菜市场即可有售 )
注:试做时,增鲜的东西加的多一点可以,加的越多就越鲜(如牛骨、鸡架)
2.4汤内辅料:
火锅底料(重庆三五牌,用1袋150克) ; 陴县豆办酱(200克,选用桶装的四川郫县油豆办酱;试做时,买袋装的就行)
3.炒制大料过程:
3.1 先把之前一次配三天的用量,平均分成三分;(因为之前一次配的是三天用量,现在只炒一天的料就可以了,如果说你配料时,只配了一天的用量,那就不用分了).
3.2炒锅置旺火,先加入牛油400克熬化,再加入色拉油300克,烧到7-8成热时,再加入2.2的辅料炸香。
3.3 再加入2.1的大料用大火炒出香味.(炒料这一步其实也没有什么,基本上日常家里面炒菜的过程相同,但也不要把大料炒糊了)
4.熬汤过程
4.1 在不锈钢桶(选用直径35厘米,深为38-40厘米的不锈钢桶,此桶大概能装25公斤水左右)内先加入2.3增鲜的辅料;桶内注满水用中火把汤熬开(熬汤过程中,注意随时把汤表面上的一层浮沫撇除,如果想汤味比较鲜一点,汤熬开后,可以改成小火再适当的多熬一会儿),再放入2.4的汤内辅料和炒好的大料,用中小火进行熬制,大概再需用半小时左右。
4.2 用网状的漏勺把熬好的汤和大料分开,汤放入另外一个桶内(此料即后来烫菜用的汤和加入碗内喝的汤),在装大料的桶内重新加入水,可反复熬制三桶汤料左右.
4.3 第二锅和第三锅汤料是用中小火熬开后,然后再改用小火再多熬20分钟左右.
4.4把熬好的汤上面一层辣油用勺子撇起,装入另外的一个小桶内备用.
注;因这个辣油比较香、麻、辣,如果不撇开的直接放在汤内的话,对不能吃辣的朋友,吃的时候会受不了;当然如果你能吃辣,麻辣烫装碗前可根据口味直接加入碗内,或者烫到最后,汤内没有什么味道,也可加入一点此辣油。
5.调制烫料:
5.1 三桶汤料熬好以后,把三桶汤料进行混合(因第一锅汤内大料的味道比较重,第三锅的味道比较淡;混合的目的,就是让其味道比较平均)
5.2 汤混好以后,根据个人在口味,在汤内加入适量的盐,再加入味精、鸡精、汤料王(汤料王选用排骨味的那种)
注:调汤时,味精不能多放,多放味道会苦;鸡精和汤料王一定要加很多,多到相当于我们日常家庭用量的5倍以上;当然也有的朋友不喜欢把味米\鸡精和汤料王直接加到汤桶内,那么你也可以把这些调料直接加到碗内也可以,但是盐是直接加到汤桶内的,如果不直接加到汤桶内,则烫出的菜会没有什么味道.
6.烫制过程:
6.1 把调过味的汤放入炉火中,使之保持小沸,即可烫菜。
6.2 烫菜时,按照各种菜烫制时间的长短,先后放入烫勺内(一般不容易熟的先放,容易熟的后放)
6.3 麻辣烫装碗,然后加入汤;如果能吃辣的,可以在碗内加入适量的辣油(这个辣油,也就是之前提到过,从熬好的汤表面提炼出来的)
另外,以下几要点需要掌握:
1.炒制大料时,加入锅内的油一定要多,基本是用的油差不多要淹过大料.(如果油太少,汤熬好后,表面油太少,就无法提炼辣油)
2.炒制大料时,油烧热时,要用大火炒制(炒制大概需要3-5分钟),但是要注意大料一定不要炒糊了。
3.炒好的大料,加入多少水进行熬制一定要控制好:如果加入的水太少,熬出的汤就会发黑,味道会苦且不好吃;如果加入的水太多,则熬出的汤就会比较淡(打个比方来说:我们日常买的辣椒都有辣和不怎么辣的;所以每种调料的味道,都有味重和味不重的;所以你们刚开始试做时,烫熬好后,如果苦,则水的用量再增加一点;如果味道淡了,则水的用量要再减少一点;“麻辣烫”汤料的好坏,在这一点特别重要,有很多朋友试做时,遇到的问题,基本上是出在这个方面。
4.另外有些朋友就是搞不懂所谓的“红汤”与“白汤”的区别:其实熬好的汤上面有一层红红的辣油;如果把这一层辣油完全撇开,汤则变成清汤(当然这个汤也不能完全说是清汤;也是有麻辣味的,只不过口味没有那么重);如果比较能吃麻、辣的朋友;可以在清汤里面加入这个撇开的辣油,也就变成了所谓的“红汤”
5.建议各位试做时,如果为了避免太浪费原料,可以按照我提供的大料和水的配比;缩小比例进行试做. 6.熬好的烫上面的一层辣油,一定要分开,如果不分开,你喝汤时会觉得汤比较麻辣,对于不能吃麻辣的朋友也许会觉得受不了;能吃辣的朋友,可以在碗里面加入这个辣油。7.现在有的朋友不喜欢太麻、辣的麻辣烫,比较喜欢那种有三鲜味但又稍带一点麻辣的麻辣烫;如果你喜欢三鲜的那种,那么你做这种麻辣烫时,就重点把骨头和鸡架等增鲜的原料多一点,但大料的比例要减少一点,至于怎样能达到你的要求,你自己则要多试验几次。8.我再次说明一下,我这个配方确实很不错,也许有的朋友第一次试做,有可能用量方面把握不信,造成第一次试做不是太理想;如果真有这种情况,那你也不要灰心,你可以打电话给我,我们再进行沟通一下,看问题到底出在那里。9.因有的朋友第一次试做,如果买少批量的牛油,太好买;那你试做时,也可以用鸡油来替代,(鸡油买那种半成品,自己回来提炼),如果没有牛油和鸡油,那么也可以用猪油来替代,不过猪油是效果最差的;如果试做时不方便买牛骨,那也可以用猪骨来代替)
10.如果你有看不懂的地方,或者在试做过程中,遇到有什么问题,请和我联系,我抽空给你们答复。 注:红色字体部分,为重点部分,请一定要注意。说句实在话,我自己觉得我这个配方口味是非常不错,因为有的朋友可能以前没有接触过,所以在大料用量方面,第一次可能把握不准;所以我希望有的朋友只要你是诚意想做,不管你第一次试做的味道如何,但是你也不要灰心;希望你能打个电话给我,我们再沟通一下,看看问题点出在那里。附:所有的大料在当地的调味品市场全部有售,有的地方叫法不一可以参照如下:
1.草果:一种姜科植物草果的果实,尝之味怪.
2.香砂:又叫砂仁、春砂仁、阳春砂仁,系植物阳春砂的成熟果实,尝之涩口,闻之有香味.
3.桂皮:又称肉桂.这种东西比较常见.
4.小茴香:又叫茴香、香丝菜、怀香、野茴香,犹如小稻谷粒或孜然,有特异芳香气
5.八角: 应叫八角茴香,或大茴香、大料、八月珠,这是人们较为熟悉的一味香料.
6.花椒:这是一种较熟悉的调料,不用介绍.
7.丁香:又叫公丁香、子丁香,为丁香的花蕾.
8.白蔻:又叫白豆蔻 、圆豆蔻、百叩、叩仁. 9.香叶:即桂树有叶子,呈灰绿状.10.凉姜:有的地方也叫三奈、沙姜、山辣,为根状茎。

麻辣烫配方-1

汤汁以鸡汤加入桂皮、陈皮、干辣椒段、胡椒、八角、三奈、汉源花椒、豆腐乳汁、醪糟汁等熬制而成。

麻辣烫配方-2

牛油250克、菜油100克、郫县豆办150克、永川豆豉50克、冰糖10克、花椒5克、胡椒2克、干辣椒30克、醪糟汁20克、绍酒20克、姜米10克、精盐100克、草果10克、桂皮10克、排草10克、白菌10克、辣椒面250克、鲜汤1500克.

炒锅置旺火上,下菜油烧到6成熟后,下郫县豆办(先朵细)煵酥,速放入姜米、花椒炒香后立即下鲜汤。再放入舂茸的豆豉、研细的冰糖、牛油、醪糟汁、料酒、精盐、胡椒粉、干辣椒、草果等佐料。熬开后打去泡沫即成卤水。

麻辣烫配方-3

配方:

菜籽油半斤、猪油半斤、牛油半斤、花椒50克、干辣椒300克、郫县豆瓣100克、冰糖100克、生姜200克、大蒜100克、草果5克、小茴10克、丁香25颗、桂皮15克、鸡精70克

方法:

三油混合--加冰糖小火炒化--加郫县豆瓣小火炒香(至少半小时),不能使糖炭化,要不然会发苦--把剩余(中药除外)一起炒,待生姜大蒜出味后--分5锅-
加水(最好是骨头汤)--平分加入中药熬半小时即可 别忘了 给分啊
评论(6) | 49 9

2011-06-12 18:14点点_HAPPY | 十一级
辣烫底料
  【选料要慎重,不选贵的只选对的】

   麻辣烫底料,就是制作麻辣烫底汤所用到的各种原材料与调味料,主要有牛骨、猪骨、鸡骨、海鲜、香辛料(中医理论称之为药材)、盐、味精、鸡粉、料酒、豆瓣酱、豆豉、牛油、鸡油、菜籽油、色拉油和麻油等。众所周知,麻辣烫好不好吃,底汤起着决定性作用,直接关系到麻辣烫的口感与风味。因此调出好喝的底汤首先就必须选用上好的原材料和调味料。比如豆瓣酱最好的是四川郫县出产的《鹃城牌》,豆豉用永川的,花椒选偏玫瑰色,椒香浓郁,颗粒完整的为上等,尤其是香辛料一定要仔细辨别真货和假货,市场上虽然随处都有买卖,但是假货很多,价格相差也很大,拿北京市场来说,真货和假货在价格上相差2倍不止。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假货不是指该种香辛料就是假的东西,而是指被掺进去假的东西较多,或者是用过以后又重新回收晾干了的。简单说来就是假货与真货相比较,植物有效的成分含量少,导致做出来的底汤口感不佳;其次还有味精,味精的主要呈鲜成分是谷氨酸钠,市场上有含谷氨酸钠含量65%的,也有99%的,我们就一定要选含量为99%的这种,例如《梅花牌》和《莲花牌》。做麻辣烫底料所用到香辛料在各大城市的中医药房都有,品质上绝对不成问题,但价格上比较贵,除非特殊要求,否则完全没有必要!关于各种香辛料在烹饪中所起的作用与功效,建议大家查阅百度百科,里面说的都非常详细,这里就不再复述。总之一条,买东西一定要选对的,价格贵贱还在其次。

  【熬汤要科学,做能喝汤的麻辣烫】

   目前市场上,经营麻辣红汤、滋补骨汤、鲜香清汤和原味海鲜汤(呵呵,一个都不能少)4种特色能底汤的麻辣烫店很多,其中泡泡烫骨汤麻辣烫店、非尝劲爆麻辣烫店、甲子传奇麻辣烫店、七公江湖麻辣店烫称得上是个中翘楚啦,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优点:都是能喝汤的麻辣烫,当然功夫在汤上!底汤以鸡骨、猪骨吊鲜,同时加入草果、丁香、砂仁、桂皮等20余种中草药。并配以采用现代食品生物技术,以鸡骨、猪骨以及蘑菇、干贝等为原料,经低温粉碎后提取有效成分,制作而成的高纯度、高品质调味底料,充分保留原料特有的高蛋白、钙、肽等的营养元素。不仅涮烫出来的菜品口感好、原生态,而且底汤鲜美,且中解辣解燥,不用担心上火,还可以起到补充钙质、保养滋补,开胃顺气的功效。

  熬汤的时候要讲究科学,首先各种骨头原料必须提前洗净断块,否则费火且营养物质析出的少;其次选用不锈钢材质的煮具,加热快,汤色有保证。家庭做法也可以用高压锅,出油多但汤量小;再者熬汤过程中,骨头原料要经过焯水,撇除血沫,冷水下锅,水量还要一次加足加够,不能中途添加(经验之谈),加入葱、姜、料酒和少量的醋(便于骨头里面的钙质更容易溶出到汤中),不要提前放盐和味精,谷氨酸钠在高温情况下,会产生特殊的化学变化,鲜味随即消失。大火烧开,小火熬制(保持汤面微开,翻着细小水泡);汤色的把握只有关键的1条,大火熬制出奶白汤,小火熬制出清汤,道理简单说来,火大火小,蛋白质乳化的效果不一样所造成。

  【炒料要控制,方法得当才出好味】

   因麻辣烫火爆的市场现状,引来无数美食爱好者和餐饮投资者的关注与热评,网络上各大美食论坛里面关于麻辣烫做法的帖子层出不穷,笔者也曾经按网友所写的配方制作过,但普遍存在口味标准不统一、制作流程模糊、产品品质不稳定或制作成本偏高等弊端。笔者在此所写的麻辣烫配方是采用现代前沿食品科技成果科学制作而成,既能保持骨汤有效营养和保健成分不流失,同时又能使涮烫出来的菜品色泽美观,气味芬芳,自然健康的美味尽情享受,适合各个年龄段的消费人群食用。

  香辛料配方:白扣5克、草果5克、三奈3-5克、丁香3-5克、砂仁5克、香果5克、孜然5克、桂皮5克、甘草5克、枝子5克、排草5克、老扣5克、甘松5克、陈皮5克、筚拨5克、香茅草5-8克、八角5克、香叶5克、千里香5克、小茴香8克、香草5克。需要额外说明的是,所用的香辛料品种和数量如果有略微差异的话,问题也不是很大。一般说来,不是非常专业的品尝师,普通人是尝不出口味有多大变化的。如此一来,就能为一些在当地买不到全部原料的朋友减轻了不少心理负担。
  言归正传,炒制前先把全部香料剪成2寸长的小段,有条件的朋友也可用粉碎机打成芝麻粒大小的碎末,用色拉油或者温水浸泡大约20分钟。准备2口炒锅,一个里面放(豆瓣、大葱、生姜、醪糟、白酒25克、大蒜、碎米牙菜、豆豉、冰糖)共9样拌匀。另一口锅内加入3斤牛油(或者2斤牛油加1斤鸡油)熬化,然后加入色拉油(最好用菜籽油)烧到7-8成热,用勺子把油舀到拌匀豆瓣上面,边淋油边搅拌,以免豆瓣焦化。直到油淋完为止。然后将豆瓣置火上用中火熬制10分钟左右,豆瓣快干水气时下滋粑辣椒,改用大火炒制,当油沸腾时马上改用小火熬制,15分钟后加入白酒25克左右,继续炒制,直到各原料水分快干时加浸泡好的香辛料,继续炒制5-10分钟即可。
  准备了那么长时间,终于快可以吃啦,将炒好的底料倒入麻辣烫锅里,再根据个人口味爱好加入熬好的骨汤、盐、味精、鸡粉等调味品,等汤沸起来,浓浓的辣香会随着热热的蒸气游走到你的胃里,勾引那里的馋虫了哦。

  【百家要争鸣,众口难调好事成双】
  底下这个麻辣烫配方是另外一位好心的网友留下的,百家要争鸣,好事要成双,众口难调就看各位看官个人的喜好啦。原文如下:关键是四川的红尖辣椒,剁成1厘米长的小段(备用),然后是四川特产的麻椒(特别麻),放入适量的盐、味精、蚝油、食用油等爆炒,再加入高汤熬制,这样就可以了。 麻辣烫底料
  麻辣烫的制作方法: 料根据自己的爱好,原料的种类、多少可增可减

  荤菜:
  兔腰 50克 毛肚 50克
  鳝鱼 50克 猪环喉 50克
  午餐肉 50克 鸭肠 30克
  素菜:
  藕片 80克 莴笋 80克
  冬瓜 50克 香菌 50克
  豆腐干 50克 白菜 80克
  花菜 50克 青菜头 80克

  调料:
  牛油 250克 菜油 100克
  郫县豆瓣 150克 永川豆豉 50克
  冰糖 10克 花椒 5克
  胡椒 2克 干辣椒 30克
  醪糟汁 20克 绍酒 20克
  姜米 10克 精盐 100克
  草果 10克 桂皮 10克
  排草 10克 白菌 10克
  辣椒面 250克 鲜汤 1500克

  制作程序:
  1、制卤水。炒锅置旺火上,下菜油烧到6成熟后,下郫县豆瓣(先剁细)煵酥,速放入姜米、花椒炒香后立即下鲜汤。再放入舂茸的豆豉、研细的冰糖、牛油、醪糟汁、料酒、精盐、胡椒粉、干辣椒、草果等佐料。熬开后打去泡沫即成卤水。
  2、制主料。将劳菜洗净、兔腰、鳝鱼、鸭肠切成2厘米长宽的方块;毛肚、猪环喉切成4厘米左右见方。午餐肉切成4厘米左右见方的薄片;素菜切成3厘米左右的薄片。用洗净的竹签,将肴穿成约三四十克一串。
  3、烫制。卤水锅置旺火上,使之保持小沸,将各类菜用串好的竹签烫制,根据不同菜肴的火候烫制成熟。
  4、蘸食。烫制成熟的菜肴放在装有辣椒面和炒盐的盘内,根据自己的口味需要蘸辣椒和盐后食用。或蘸或不蘸,或多或少由自己决定。

  注意事项:
  1、炒糖时,只能用小火,糖须炒至融化,并向油面上泛泡才行(泡为金黄色,若炒糊了就不能再用了,那样汤料是苦的),这样的汤色才会红亮而汤内并无甜味。
  2、豆瓣必须用《鹃城牌》郫县豆瓣才是正宗的,别的有很多产品不合格或味道不正。
  3、最好使用菜籽原油(即非精炼油),做出来的底料色香味均比色拉油等精炼油效果好些。
  一般麻辣烫或鱼锅汤料不须用牛油,如改做火锅底料可换做牛油200克和100克菜籽油同炒(菜油烧熟后再下牛油,其余过程不变)。

  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烫制的成品不熟。麻辣烫使用的主料应是比较容易成熟的。不能采用象鸡翅、鸡爪、鸭掌、牛肉等不容易烫熟的原料。鳝鱼、带鱼一类的菜肴,烫制的时间也应长一些,烫制这类原料时不要摆动过多、过快,掌握好火候,就不会出现不熟的问题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4-18

麻辣烫底料的做法配方

底料+鲜汤=高汤。

我们经常听业内人士说的高汤就是这么来的,这个就是烫菜的汤。底料和鲜汤的比例,下面有详细的解释。

为了适应大部分网友学习,我们这里特地讲了两种麻辣烫底料的配方,分为辣和不辣,你不用都去学,只需根据自己当地的口味,学一个就可以了:

红汤麻辣烫(辣)和白汤麻辣烫(不辣)

注意:这两种麻辣烫只是底料不同,鲜汤的做

食材

主料牛油1000g菜籽油500g

红汤麻辣烫底料制作过程:

1、将牛油,菜籽油混合均匀烧至八成热时端离火口降温一会(锅里刚冒青烟)

2、等到油的温度降到四成热时放入泡好的紫草侵炸出色然后把紫草捞出丢掉

(注:紫草是为了颜色好看,待到锅里的油变了颜色,就可以把紫草捞出丢了。)

加入葱姜块炸香并且发干时把葱姜捞出丢掉可。

加入冰糖熬化出糖色

加香辣酱用小火加热20分钟左右,

加香料继续加热10分钟

下老干妈香辣酱加热10分钟

加入花椒和青花椒中粗末加热15分钟,等麻辣味出来加醪糟推匀,水分将

尽时端离火口,降至常温时既得底料。

红汤麻辣烫底料制作注意事项:

时间按照火候酌减熬料期间都用最小火,边熬边搅匀温度过高时适当的关火保持冒小泡,切记一定不要糊。

第一次的时候先按照我的比例做量可以减半,料于料之间的比例不要动,练练火候的掌握,看看味道,适合不适合你,然后咱们可以一起,按照你的要求调节一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9-28
麻辣烫底料的做法配方
底料+鲜汤=高汤。
我们经常听业内人士说的高汤就是这么来的,这个就是烫菜的汤。底料和鲜汤的比例,下面有详细的解释。
为了适应大部分网友学习,我们这里特地讲了两种麻辣烫底料的配方,分为辣和不辣,你不用都去学,只需根据自己当地的口味,学一个就可以了:
红汤麻辣烫(辣)和白汤麻辣烫(不辣)
注意:这两种麻辣烫只是底料不同,鲜汤的做
食材
主料牛油1000g菜籽油500g
红汤麻辣烫底料制作过程:
1、将牛油,菜籽油混合均匀烧至八成热时端离火口降温一会(锅里刚冒青烟)
2、等到油的温度降到四成热时放入泡好的紫草侵炸出色然后把紫草捞出丢掉
(注:紫草是为了颜色好看,待到锅里的油变了颜色,就可以把紫草捞出丢了。)
加入葱姜块炸香并且发干时把葱姜捞出丢掉可。
加入冰糖熬化出糖色
加香辣酱用小火加热20分钟左右,
加香料继续加热10分钟
下老干妈香辣酱加热10分钟
加入花椒和青花椒中粗末加热15分钟,等麻辣味出来加醪糟推匀,水分将
尽时端离火口,降至常温时既得底料。
红汤麻辣烫底料制作注意事项:
时间按照火候酌减熬料期间都用最小火,边熬边搅匀温度过高时适当的关火保持冒小泡,切记一定不要糊。
第一次的时候先按照我的比例做量可以减半,料于料之间的比例不要动,练练火候的掌握,看看味道,适合不适合你,然后咱们可以一起,按照你的要求调节一下。
第3个回答  2019-10-25
麻辣烫配方及其制作工艺。主料是各种按比例配置的中药材和其他原料制成,辅料有骨头汤;主料由菜籽油、牛油、郫县豆瓣酱、辣椒粉、姜、蒜、盐、中药材、白糖和花椒炒熟制成,辅料中骨头汤是用猪、鸡、牛骨熬的汤,主料和辅料之间的重量比按科学配方。用本发明制作出的麻辣烫涮食物,辣而不躁,香而不腻,还具有通气活血、暖胃、对风寒、风湿性关节炎有保健作用并能增加人的免疫力。
第4个回答  2017-10-31
请问一下一锅骨汤是25公斤吗?熬第二锅和第三锅骨汤也是25公斤吗?并且第二和第三锅里还放豆瓣酱和三五料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