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意思是什么?谁写的。

如题所述

选自《道德经》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故去彼取此。



理解:


上德之人已经把德融入他们的思维以及行为模式中去了,所以他们的内心与举止协调统一,非常自然,但是他们自己却不认为自己是有德的,所以这样的人是真有德。下德之人没有把德完全的融入到自己的观念和行为举止中去,但是他们又希望让别人认为他们有德,进而刻意按照德的标准做事,那种违心做作的样子,让人觉得虚伪,所以他们不是真的有德。(从下德变为上德,首先要发现并认识自己的行为模式,然后扭转自身底层的思维观念,克服原有观念,并有意识的利用新的观念去做事,坚持,便可改变。)



上德之人不会有意去故意表现德,他们举止自然合德,却并不会认为自己有所作为。


上仁之人努力使自己行仁行善,而只觉得自己的仁善是应该的,并不觉得有所作为。


上义之人怀揣着帮助别人的心去行义,觉得自己对社会对帮助过的人是有点作为的。


上礼之人行礼时,内心真诚且恭恭敬敬的对待别人,一旦别人无视他周到的礼貌,他就会感到被侮辱,直接伸出手臂来强迫别人还礼。


所以在世风日下的社会中,那些有道之人都消失了,人们就开始推崇有德之人;当有德之人也消失了,人们就开始推崇仁爱之士;当那些仁爱之士都消失了,人们就开始推举行义之人;当行义之人都消失了,那些有着周全礼数的人就会被推举。


所谓的礼法,其实就是忠信淡薄和衰败的产物,是害人吃人的工具、更是大动乱的元凶


社会动乱之时,那些所谓有先见之明的人,只不过是认识了道的浮华而已,但这却是整个社会认识到自身愚昧的开始。



所以大丈夫要把自己置身于敦厚的状态,而不要浅薄;置身于实在朴实的品德中,而不要立身于所谓的华丽之礼。


所以要舍弃浅薄与浮华,立身敦厚与朴实。


注释:


是以,所以、因此。无为中的“为”,(仅凭主观意志的)有意去做。以为,以之为。


仁,温良者,仁之本也《礼记·儒行》。义,公正的道理正直的行为。攘,捋起。


扔,牵引、拉。信,守信用、信任、诚实。薄,少。首,开端。识,识别。华,浮华。


愚,愚昧、愚蠢。始,开始、起源。处,置身、引申为处理。


厚,忠厚、丰厚、多。实,殷实。取,捕取也《说文》。



译文:


上德不刻意德,所以有德;下德不失去德,所以无德。


上德自然而为却不觉得有作为;上仁作为仁而不觉得有作为。


上义作为义而觉得有作为,上礼作为礼然而没有得到回复,就捋起手臂而拉他。


所以失去道而后就是德,失去德而后就是仁,失去仁而后就是义,失去义而后就是礼。


礼这个东西,忠信的少,却是作乱的开端。


预先识别的人,道的浮华,却是愚昧的开始。


因此大丈夫置身它的忠厚,不处在它的浅薄;置身它的殷实,不处在它的浮华。


所以剔除那个选取这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5-10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故去彼取此。

理解:
上德之人已经把德融入他们的思维以及行为模式中去了,所以他们的内心与举止协调统一,非常自然,但是他们自己却不认为自己是有德的,所以这样的人是真有德。下德之人没有把德完全的融入到自己的观念和行为举止中去,但是他们又希望让别人认为他们有德,进而刻意按照德的标准做事,那种违心做作的样子,让人觉得虚伪,所以他们不是真的有德。(从下德变为上德,首先要发现并认识自己的行为模式,然后扭转自身底层的思维观念,克服原有观念,并有意识的利用新的观念去做事,坚持,便可改变。)

上德之人不会有意去故意表现德,他们举止自然合德,却并不会认为自己有所作为。
上仁之人努力使自己行仁行善,而只觉得自己的仁善是应该的,并不觉得有所作为。
上义之人怀揣着帮助别人的心去行义,觉得自己对社会对帮助过的人是有点作为的。
上礼之人行礼时,内心真诚且恭恭敬敬的对待别人,一旦别人无视他周到的礼貌,他就会感到被侮辱,直接伸出手臂来强迫别人还礼。

所以在世风日下的社会中,那些有道之人都消失了,人们就开始推崇有德之人;当有德之人也消失了,人们就开始推崇仁爱之士;当那些仁爱之士都消失了,人们就开始推举行义之人;当行义之人都消失了,那些有着周全礼数的人就会被推举。
所谓的礼法,其实就是忠信淡薄和衰败的产物,是害人吃人的工具、更是大动乱的元凶。
社会动乱之时,那些所谓有先见之明的人,只不过是认识了道的浮华而已,但这却是整个社会认识到自身愚昧的开始。

所以大丈夫要把自己置身于敦厚的状态,而不要浅薄;置身于实在朴实的品德中,而不要立身于所谓的华丽之礼。
所以要舍弃浅薄与浮华,立身敦厚与朴实。

注意:
德的标准,第十章已阐述。德就是遵道而行的态度:“孔德之容,惟道是从”。第十五章描写的是有道之人。本章中很多版本存在“下德为之而有以为”这句话,但在两个古本中没有此句,况且这个句子版本很多,而且句意本身就有问题,所以删除。

注释:
是以,所以、因此。无为中的“为”,(仅凭主观意志的)有意去做。以为,以之为。
仁,温良者,仁之本也《礼记·儒行》。义,公正的道理正直的行为。攘,捋起。
扔,牵引、拉。信,守信用、信任、诚实。薄,少。首,开端。识,识别。华,浮华。
愚,愚昧、愚蠢。始,开始、起源。处,置身、引申为处理。
厚,忠厚、丰厚、多。实,殷实。取,捕取也《说文》。

译文:
上德不刻意德,所以有德;下德不失去德,所以无德。
上德自然而为却不觉得有作为;上仁作为仁而不觉得有作为。
上义作为义而觉得有作为,上礼作为礼然而没有得到回复,就捋起手臂而拉他。
所以失去道而后就是德,失去德而后就是仁,失去仁而后就是义,失去义而后就是礼。
礼这个东西,忠信的少,却是作乱的开端。
预先识别的人,道的浮华,却是愚昧的开始。
因此大丈夫置身它的忠厚,不处在它的浅薄;置身它的殷实,不处在它的浮华。
所以剔除那个选取这个。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5-02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一章
道作为产生一切的本体它本身不是再从什么东西而获得的(“德者,得也”),所以叫“上德不德”;因为它不是从比它更基本的东西获得但却能够产生出其它东西,所以说,“是以有德”。“下德”指从“生生”的链条中由上而获得,如果失去了,就叫“失德”。由于“下德”是获得的,因而,也会失去,这是道的运行特征。如果“下德不失德”,由道而德,及其下德的得失变化所体现的道也就不存在了,从而由道而德的“生生”也就没有了,亦即“是以无德”。老子“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句是讲由道而德的形上学中,上德与下德的关系问题。
第3个回答  2019-01-30
5上德无德上德无德,是以有德。老子说,上天的德,是不作为的。这的确是很无情的事情,而上帝说,爱一切人,这是一种作为。但是上帝爱来爱去,谁都没有爱到。灾难还是灾难,善良的人还是死了,罪恶的人依然活着。当上帝说,要爱某些人的时候,另一些人就遭难了。因为当上帝说,某些人值得爱的时候,一些人会打着上帝的口号,去对另一些人实施罪恶。然而,上帝真的爱对了吗?他认为的那些人就是好人吗?又是谁决定谁好谁坏?所以上德必须无德,上善必须若水。那么,既然上德无德,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无德,那么这个世界那就没有德了吗?这个世界不就失去灵性了吗?世界不是很无情了吗?我觉得应该这样理解这句话。这个世界的爱,不是上帝施舍给我们的,而是我们自己去争取的。那个最高的主宰着,他看着这个世界,但是他只是看着这个世界。然后所有的人,让他们自己去杀戮,去争斗,在争斗中得到他们所要的公平与正义。所以,正义和公平,是人自己争取的,而不是靠上帝施舍给你的。要知道,上帝施舍给你公平就是对别人的不公平。最高的主宰者只是说,我握着公平与正义,我拥有无限的爱。但是所有的这一切,都是靠你们自己去争取的,你们不争取,就不会有,也不配有。这种精神,正是体现人的灵性的方式,是人应该拥有的态度。是的,我们是精神的人,是爱的,情感的人,这个世界是有正义,是有公平,但是这一切都必须靠自己的争取才能够得到。没有人会施舍给你这些,就像没有人会施舍给你一分钱。一切都要靠自己去争取,这才是生命的真相。上帝,仅仅代表这种精神的存在,但并不代表这种精神的施予者,上帝只是精神而不是精神的施予者。我们,所有的生命,才是爱的,正义的,公平的施予者,对上帝的爱,是对这种精神的爱。上帝不是赐予者,他没有给予的能力。所有的坏人,都不是上帝惩罚的,而是别人惩罚的,是侠客惩罚的。但是上帝拥有爱的精神,他对一切的爱,即爱的最终意义,他教给我们爱,爱这个世界。但是他忘了教给我们所有的爱应该自己去争取,而不是等待施予,仁慈的施予。所有抱着这样的想法的人,都是贪婪和自私的人,只想不劳而获的得到施予。因此,在神性的信仰中,自私者占据了不少,恶人也占据了不好,因为他们都希望得到格外的施予。世界是我们的,生命也是我们的,这才是事实。我们才能创造我们的世界,我们才能爱这个世界,使得这个世界更加美好。我们才能创造公平与正义。上德者,在看着这个世界,他只会给那些生命的努力者生存的机会,给那些精神的付出者予以心灵的回报。
第4个回答  2012-05-09
真正有德之人,是质朴本原,不追求形式上的、外在的彰显的道德,是因为本身道德具足;层次低的所谓道德,时时刻刻强调、彰显自己形式上的道德,是因为本身就缺少道德。
这是老子的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