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执行死刑都是“秋后问斩”,为何其他季节不行?

如题所述

因为在古代秋后问斩是为了顺应天意,毕竟在古人们的眼里秋冬季节万木凋零,到处一片萧瑟,给人的感觉就是象征着肃杀,所以就选在这个时候选择斩杀犯人。

因为在当时,古人比较迷信,他们认为世界上有鬼神,自己只要一个地方做的不好,天上的神们就会来惩罚自己,所以非常害怕。就算是皇帝也不能违背鬼神的意愿,所以他要按照天意行事,不然就会被惩罚。

所以他们觉得斩杀犯人也是如此,春天和夏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这个时候所有的事情都是积极向上的,非常有活力,在这么美好的季节里杀人有违常理,所以皇帝就把问斩的时间往后移了一下,调到了秋天,他觉得这是在遵循天意。古代官员审案子也是从秋天开始审的,每年霜降之后所有的案子都会被翻出来,提审犯人,审完之后该杀的杀,该放的放。

“秋后问斩”这种说法从西汉时期就有了,那个时候他们的行刑的时间在农历九、十、十一、十二月;到了唐代,死刑执行的时间定在十、十一和十二月,清代也是如此。秋天在我们的词语描述中可以用肃杀一词,顺应天时。除此之外,秋后是休息的季节,毕竟前面几个季节都比较忙,要忙着种粮食,收粮食。古人的时间是很宝贵的,前面几个季节基本没有时间管一个犯人的死活。

再者,秋后天气逐渐转冬,气候的因素,处决犯人以后也不会导致瘟疫,极大的降低了传染病暴发的可能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25
春天和夏天都是万物生长的季节,而唯独秋天,是树叶纷纷凋零的季节,这种肃穆的氛围正好是行刑的时间。
第2个回答  2019-09-27
秋天,是树叶纷纷凋零的季节,和这个比较符合,这种肃穆的氛围正好是行刑的时间。
第3个回答  2019-09-25
秋天是个大丰收的季节,也是万物凋零的开始,问斩就是结束生命,也是凋零
第4个回答  2019-10-03
秋天是萧条的开始,生命要走到尽头了,夏天太热,冬天又太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