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为什么要秋后问斩,而不是其他几个季节呢?

如题所述

谢邀。

古代历史,为什么要秋后问斩,而不是其他几个季节呢?

这个问题,大概有几个方面原因。

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最大的影响就是来自影视方面了,看古装戏里面都这么演,就以为中国古代历史中都是“秋后问斩”,其实并非如此。

在早一些的时代,一旦定了死罪,基本上就是“斩立决”,没有这么多手尾。不过随着法律、制度的完善,冤假错案的问题也开始凸显,就会出现今天的上诉,一审、二审、终审。即便是在古代,也会出现对死刑犯再三复核的情况,毕竟人命关天。所以后来就慢慢出现了一段缓冲期。而这个缓冲期开始也并不一定就是把死刑犯都集中到秋后处斩,而是集中到一个大家都比较空闲的时间里来进行重审、复核,最后确定死刑的那就自然是集中问斩,并不是简单地把死刑犯人都累积到秋后处理,这其中还是有不同的喊冤、各级干扰、上方抽查之类的工作要做。

所以“秋后问斩”实际上对死刑犯来说,相当于判决前的上诉期。

为什么不是其他季节呢?

因为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古代防寒技术一般,到了冬天,基本上都是躲在家里不出门的,所谓之“春出冬藏”,并非单指动物冬眠,人的活动轨迹也差不多。春天出门或者开始耕种,秋天外出的就回家,家里也开始收割,春耕秋收。到了秋后,就是劳动人民最空闲的日子了,春耕前虽然也无事,但是天气好,可以到出去玩。而秋后初冬的闲,是真的闲。

我们不还有个成语“秋后算账”吗?很多劳资物品,生活用品,年初起就是挂账消费,到了年尾,秋收之后,手上有钱了,就把一年欠的钱都结了,这就是“秋后算账”。这个时节,手上有钱,家中有粮,时间大把,最适合做什么呢?

官员们开始清点复核今年的工作,该定罪的定罪,做好一年工作总结前最后的数据报表。所以“问斩”中的“问”——判定——就在这个时间段集中下来了。

而“斩”,是杀头,是公开行刑。为什么要有法场公开行刑?为了给老百姓——这些潜在的犯罪分子以威慑。而在秋后,正好是老百姓闲得发慌的季节,这样发动老百姓去“观礼”就更容易。

在古代,确实是要求去参观杀头的,必须去,接受法律威严震慑是老板姓的义务。

杀鸡给猴看,如果猴子要么种田去了,要么经商去了,杀鸡也就没有了意义。

而这些意识,于统治阶级而言,其实也是慢慢悟到并形成了这种集中杀头的惯例。选择秋后杀人,社会影响是最大的,不是到了后来,很多无知百姓把砍头当热闹看么?还流行人血馒头治肺痨?

愚民和吓民的工作是同时进行,卓有成效的。

至于那些历史根源文化说法,如《礼记·月令》记载:


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


还有董仲舒所编造的:


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


这些东西呢,其实只是一种理论参考,是将人的自身感受随着天气变化带来的萧瑟之气和杀伐进行关联,让我们都觉得有道理,其实并没有必然联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5
古代历史上执行秋后问斩是为了顺应天意,古人都有严重的封建迷信思想,选择在秋分以后、立春以前处决死囚,是为了顺应天时,合秋冬肃杀之气。另外,古人秋冬季节较为空闲,执行死刑时让古人观看也起到了警示的作用。
第2个回答  2020-10-15
秋后问斩来源于战国时期《礼记·月令》之孟秋之月记载:“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意思是说:天气渐凉,霜降开始,天气冷的蝉已经开始哀鸣了,鹰因为要用鸟以祭祀,开始长空抓鸟杀戮。故此,人们认为,秋后,鹰都开始杀鸟祭祀了,人类也就可以问斩犯人,以伸张正义了。
第3个回答  2020-10-15
因为秋后百姓们都忙完了农活,开始闲着在家,这个时候问斩,观看的人最多,造成的影响力最大。
第4个回答  2020-10-15
因为只有在秋天 百姓才有时间,其他季节要么在忙 要么因为太冷不愿意出来。如果百姓没有观看 那么就无法做到杀一儆百的效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