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潘金莲》,冯导到底想表达什么?

如题所述

       如果仅是评价电影的创作手法,或者帮冯导说出电影的主旨,我不知道还有没写影评的必要,因为一切都如此循规蹈矩、坦诚布公。冯导不愧是大导,比起这些年在票房上混得风生水起的野生小导、客串乱导,无论是场面调度、剪辑、音效、戏剧安排和叙事手法,都遵循经典的电影语言,手法娴熟老道,以至于我确信旁白如此藐视观众智商,一定有什么深意。
  李雪莲不是潘金莲,她老公秦玉河没违法,官员也没有断错案。虽然李雪莲十几年如一日上访,但这不是一个法律纠纷的故事。作为一个文化层次、法律常识、智商情商都低下的农村劳动妇女,李雪莲心里憋着比海深的冤屈:前夫欺骗出轨在先(她根本不认这个离婚)、法院贪赃枉法在后(明明是假的,怎么就断成真的?)、zf又不给伸冤、自己还落了个“潘金莲”的坏名声。爱憎分明、刚烈不驯的她一定要讨个说法,哪怕把青春和人生都搭进去,哪怕这十几年风餐露宿、抑郁寡欢。上访成了生活上的一种仪式、成了她精神上的寄托,当她听到秦玉河死讯,瞬间奔溃:“这还怎么上访?”
  影片的上半节,李雪莲是苦主;下半节,明显各级官员才是苦主,用句时髦的话说,官不聊生。从开头矛盾出现,到层层上访矛盾不断升级,最后在北京矛盾达到高潮;然后剧情回转,李雪莲从弱势变成强势,故事焦点由前半部的李雪莲上访转变为后半部官员阻止上访,李雪莲金蝉脱壳半夜出逃再次赴京上访,剧情第二次高潮;最后矛盾在秦玉河死去后解决,故事结束。顺畅稳健的叙事结构堪比《将军号》。看了电影,观众不禁深深的同情这些局级处级厅级乃至部级以上干部,平时伟大光正的为老百姓办实事,却被这个无知的农村妇女搞得焦头烂额、各种奇招怪招迭出,斯文扫地。冯导作为一个精英,深刻的看清了事件的本质,李雪莲是可怜又可恨,各级官员是可笑又无奈。冯导觉得观众跟李雪莲一样智商不足,一定看不懂李雪莲的心理活动、各级官员的无助、事件的根节在哪、还有孰是孰非,亲自披挂上阵旁白解说,而结尾马市长的台词成了盖棺定论:一定是工作方式出来问题,要反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01

       确实,影片里每个人都有一肚子委屈,每个人看起来都是受害者。李雪莲在十几年第一次尝到性爱滋味后说,这辈子没这么好过。那两天一定是她十几年里最开心的日子,她给赵大头买衣服,准备结婚,那一刻,她就是个幸福的小女人,忘记了仇恨和“冤屈”。她的悲剧,在于被这委屈绑架了人生,就像全剧的圆镜框给她闭塞的小空间,她的心眼只在这冤屈上,忘了退一步海阔天空,忘了面向大海就能春暖花开,这点冯导在电影前后镜框的对比及光线运用上已经很明确的表达。而各级官员的工作如此粗放形式主义,仗着自己法理没错,只想把事情捂住,没想过这其实就是一个女人钻进牛角尖出不来,可能找妇联给她做心理工作,或者帮她解决感情问题,事情就解决了。
  冯导说作为一部上访题材的电影,能通过审查要感谢各级部门放行,言下之意也对如此开明心怀感激。可这样的电影,审查能不过吗?作为一个拉架的旁观者,在故事设定上就给李雪莲打了负分,她给所有人都带来了很多麻烦,她是麻烦制造者,于理于法,她都站不住脚。她的对立面zf,在法理上没错,顶多工作方式上有点瑕疵,但也大体上比较文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