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样评价《我不是潘金莲》这部影片?

如题所述

冯小刚:“我对冒犯观众这件事特别有兴趣”

冯小刚新作《我不是潘金莲》预告片和概念海报一经推出就引起巨大的争议,更多的是源于冯小刚导演的的一句话“我对冒犯观众这件事特别有兴趣”。这很符合冯导的性格,尤其是在出演《老炮儿》之后。可能有人要抓着这句话上纲上线了,尤其是最近网络这么不太平。一句玩笑话,冯导之所以能获得贺岁片之王的称号,可不是靠冒犯观众得来的。

圆形遮盖画幅固然有违观众的审美习惯,但是需要了解的是,画幅并非一直都是我们熟悉的那样,而是一直在变化,不管怎么变,最终是要为电影服务的。

我们通常所说的画幅其实也叫“画面比例”,宽银幕出现之前,一般比例是1.33:1,但是20世纪50年代后,各种比例开始出现。现在电影的画面比例有两种,一种是标准银幕1.85:1,另一种是宽银幕2.35:1。

《我不是潘金莲》的圆形景框是怎么做到的?是遮盖,一般电影的规格都是宽扁形的,但是有时为了艺术效果,导演会刻意地选择遮盖。冯导的做法不是原创,最早出现在默片时代,叫“圈入圈出”。特吕弗在《野孩子》中曾经用过这种方法,以此来显示丛林小孩对文明的紧张,但是也只是适度地使用。不像冯导,整部影片都这么拍。

在电影中改变画幅,最近几年并非只有冯小刚。贾樟柯的《山河故人》,侯孝贤的《刺客聂隐娘》都对观众有所“冒犯”。

《山河故人》为了体现时代感,三个时代用三种不同的画幅,分别是4:3,16:9,2.35:1。

《我不是潘金莲》圆形画幅的选择存不存在炫技的可能,存在,但更多的是艺术追求。至于为什么这么选,导演最清楚,我们姑且猜测一下。

首先是偷窥意象,在一部短片《调音师》中有这么一段台词:“我们生活在怎样的环境里啊,不是偷窥者就是暴露狂!”。悬疑大师希区柯克在他众多电影中用景框代表窗户,来满足观众偷窥的欲望。因为是偷窥,我们有了置身事外的感觉,冷眼旁观这场闹剧。

其次是对“以和为贵”的讽刺,所有人都在求一个安稳,独独她,要打破这个平衡。圆形实际暗示安定,封闭和女性特质。但不管她怎么努力,终究还是在这个圆里面,被封锁着,任人宰割。

我们简单分析一下,电影的构图。

这个场景中,男人在画面的中间,李雪莲被挤到左下角边缘,权力关系很明白了。男人所处的区域几乎占据了整个空间,成包围之势。男人背对镜头,与观众有隔绝之感,是拒绝交流妥协的含义。

圆形画幅本来就有一种封闭式的憋怂感,又多了一个车玻璃,显示出李雪莲此时的困境,她不只是被困在车里,她也是困在这场无休止的泥潭中。

上访之路,李雪莲一直在走,春夏秋冬,但是就像这个圆形的画框,她总也走不出去,即使出去又会回来,人们想看到画框外的世界,可对于她而言前面的世界一片黑暗。

什么样的世界是可悲的,一个让干净的人变脏的世界,她一路寻求正义说自己不是“潘金莲”,但这一路下来她彻底成了潘金莲。上图欢愉之后的场景,窗户横竖的间隔像是牢狱的铁栏,人物被放置在牢狱的下方,仿佛上方有重物往下压。可能她也在疑惑,里面和外面的世界,到底哪个好。其实不管是里面还是外面,她从来都不是主导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2-20

对于冯小刚导演的《我不是潘金莲》,我的感情是十分复杂的。一开始听到这题材我很感兴趣,可是之前冯导不厌其烦地撕来撕去让我下定决心和这片子say拜拜。结果电影上映的时候站在电影院门口又不知道看啥……于是还是把它给看了。和冯导对着干的决心不够坚定,对此我对我自己表示深深地鄙视。


电影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农村妇女李雪莲(范爷),和丈夫为了分房而假离婚。没想到丈夫另娶她人,假离婚变成了真离婚。法院不为李雪莲做主,前夫又言语羞辱她为“潘金莲”。一怒之下李雪莲走上了长达十几年的上访之路,从找法院院长,到找县长,找市长,最后跑到北京去找首长。层层上告,牵连众人,却仍旧解决不了她的问题的荒诞故事。


影片并没有采用我们平时常见的宽银幕,而是用了一种很少见的圆形镜头(部分情节变为了方形)。所有的人都憋在小小的“圆筒”内,看起来离观众十分遥远,又有一种偷窥一样的感觉。


一场电影看下来,感觉是这样的:圆形的画幅倒是没我想象中那么“看着费劲”,反而把女主家乡拍得有种扇面一样的美感。不演玛丽苏的范爷终于是正常在线了,但是比起电影里一溜儿的男演员,还是差了点意思。两个多小时看着不枯燥,电影院里人们时不时哈哈大笑。但是看来看去,总觉得这电影哪里怪怪的,前半段刚开场就硌得慌,看到后面没那么硌了,却仍然让我觉得奇怪。


走出电影院仔细一想,我觉得奇怪的地方在这里:女主角李雪莲无论从故事设定、人物设定,还是到范爷的演绎,似乎都没激起我对这个人物种种行为的同情心或者代入感。她这十年上访的经历在我看起来并不是说因为被逼到了某种境地不得已而为之,而是实在有些无理取闹的意思。无论是开头说的分房子假离婚闹成真离婚,还是后面前夫说她潘金莲,到再后面各级领导阻止她上访,她的行为一直像个一根筋的轴人在钻牛角尖和自己、甚至和这个世界过不去,总归没让人找到她这十年上访的合理性。


有人跟我说是因为冯导的圆镜头刻意拉开了观众和剧中人的距离,我却觉得并不是这么回事:除了女主李雪莲之外,电影中每个其他人物我都能够理解,绝对不是一个圆镜头就能拉开的。


还有人说这本来就是个荒诞的故事,我也不认同这个观点:前段时间的另一部电影《驴得水》也是个荒诞的故事,却没有让我感到这种诡异。


电影快结束的时候借张嘉译饰演的马市长之口说出李雪莲并不占理,却让各级官员惧怕,是因为大家想保自己的帽子。这么说算是把电影主题圆回来了。结尾李雪莲又说出她当年有个流产的孩子,又把故事的合理性和观众的同情心找补回来一点。但是……这说的有点晚了吧?感觉就好像我小时候写考试作文不慎跑题了,赶紧最后一段才想几句话圆回来一样,说得很拙劣。


值得称赞的是,这电影里的男演员一个个都是真绝色。哦,骚瑞,我说的不是颜值,我不看脸的。本身这些男性角色的设定就比女主合理得多,看着也异常有趣味。


可能冯导对官僚比对农村妇女更熟悉,所以讲起来就很轻松,不费劲,看起来也更好看。再加上这些演员们:张嘉译,于和伟,郭涛,赵立新,张译,大鹏……还有只出现了一下的范伟和刘桦,基本上这电影里的一众男配角单拉出哪一个来,都能成为我看一部剧的动力,就别说他们一股脑儿齐刷刷全出现在同一部电影里。

李宗翰过去的印象似乎不是出现在民国宅斗剧里就是出现在现代悬浮剧里,一脸的不接地气。但是这次在电影里讲着湖北话怼范爷的时候有点惊艳到我。

虽然这帮男人演的不是伪君子就是真小人,有的道貌岸然有的满嘴官腔有的贪恋权位有的耍小聪明,搁现实中这些角色都是微博上天天挨骂的渣男畜生假道学。可是放戏剧里让这几位一演,就有种异乎寻常活色生香的喜感。就是你明知道他们演的不是什么好人还是忍不住看着乐那种。忽然就觉得你们甭整天演好男人大丈夫民族英雄伟光正了,演演渣男看着也挺好玩的。


说来说去说到最后,还是说到我最不愿意说的问题,那就是,看完这电影出来我思考了一个很深刻的问题:这电影到底想表达啥呢?

第2个回答  2016-11-18

《我不是潘金莲》范冰冰:颠覆传统华丽的“李雪莲”


二狗说,冯小刚导演刘震云编剧的《我不是潘金莲》就像一颗炸弹,刚一上映他就钻电影院看,结果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电影真的轰开了他的眼界。

好嘛,我知道狗哥在说电影里28个男演员外唯一的女演员——范冰冰。范冰冰颠覆了过往的华丽形象,褪去华衣以朴素造型出演女主角“李雪莲”,演的质朴“一根筋”的形象深处人心,不同凡响,这也难怪在前一段结束的第64届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上,导演冯小刚的《我不是潘金莲》拿下第64届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最佳影片金贝壳大奖,而范冰冰则凭借这部电影获得“最佳女主角”银贝壳大奖。

好的演员,就有一股掌控力。 从角色上看,李雪莲就是一个抗争的村妇,这显然和范冰冰以往演绎的形象大不相同,从华丽到素颜、方言、土气造型村姑标配,范冰冰真是“拼”了,洗尽铅华的她,演村妇还真是演绎得惟妙惟肖,刹那间让人认为她就是村姑李雪莲。要知道,以往无论是《王朝的女人》还是《白发魔女传》,无论《一夜惊喜》还是《万物生长》,里面的范冰冰显然华丽很多,这次的颠覆可见一斑。从角色上看,李雪莲真的是太苦了!为了生第二个孩子才提议假离婚结果因为成真了被丈夫抛弃气得流产、被前夫污蔑是“潘金莲”、被男友赵大头欺骗利用污了身子、被自己家乡的领导“通缉”、在北京病倒住院无钱承担举目无亲……这样的李雪莲就像“一根筋”,从华丽转身变成村姑,范冰冰在片中完美诠释了李雪莲抗争的辛酸史,多处地方对情感的把握很到位。

无论是拦县长的喊冤,还是被前夫的奚落,无论是被法院院长从北京抓住,还是跟警察斗智,无论是被雨中推得摔倒,还是她帮赵大头买衣服的欣喜还是被赵大头欺骗后的摔门而走,无论面对市长的不卑不亢,还是最后变身餐馆老板的淡然,可以说,李雪莲这个角色身上有着一股不服输的一根筋精神, 她去找一个当法官的远房亲戚,一路告状找到法院院长、县长、市长、中央首长,甚至因为她的告状把法院院长、县长、市长都给撤了,十年里,换了一波官员,但她告状一直失败,直到她前夫秦玉河死了,这个状无法再告了,她都一直在失败,但她却一直在坚持,李雪莲的倔强,意味着这个角色需要很好的掌控。欣喜的是,影片中范爷情感把握也很准确,靠精湛的演技将李雪莲演得生动传神。这种跨越,值得点赞。

从《手机》到《观音山》再到《我不是潘金莲》,范爷一步一个脚印。毫无疑问,演李雪莲最难之处就是摆脱洋气。片中几身土气的造型都在尽力给范冰冰的美丽减分,给李雪莲的可信度加分。她还和几位男主角学了江西婺源话,十分敬业。总体来说,范爷此次演村妇全力融入了角色,惟妙惟肖。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可以说,执拗的村妇李雪莲,她为了反驳丈夫的一句诬陷之辞,踏上了漫漫十年的告状之路,身上的“傲骨”清晰可见。而对现实中的范冰冰来说,早就霸气冲天。仍记得,“别低头!皇冠会掉!”、“我就是豪门!”的话语气势恢宏,华丽中透露出的傲骨也非常明显。从某方面说,李雪莲这个角色和范冰冰本人骨子里的“气”有不少相同,这也让华丽转身的范爷演绎起来有着别样的滋味,非常值得好好咂摸。尤其是范冰冰首次在银幕中以土里土气的村姑造型出镜,“高手一出手,就知有没有”,范爷的这两把刷子像个行家,一出手便不俗,对角色的把握以及情感的拿捏都非常到位,获赞也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值得一提的是,该电影结局很不错,不再告状的李雪莲没有回老家,跟表弟在北京开了个餐馆,遇到了当年那个落荒而逃并因此被免职的县长,相逢一笑。一切仿佛可以有一个新的开始了。而那时候的李雪莲,就在范冰冰的眼睛里,流露出来的是一种难以明说的淡然和解脱,这时候的李雪莲就是范冰冰,而范冰冰演绎的其实就是她自己。

第3个回答  2016-12-20

对于冯小刚导演的《我不是潘金莲》,我的感情是十分复杂的。一开始听到这题材我很感兴趣,可是之前冯导不厌其烦地撕来撕去让我下定决心和这片子say拜拜。结果电影上映的时候站在电影院门口又不知道看啥……于是还是把它给看了。和冯导对着干的决心不够坚定,对此我对我自己表示深深地鄙视。


电影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农村妇女李雪莲(范爷),和丈夫为了分房而假离婚。没想到丈夫另娶她人,假离婚变成了真离婚。法院不为李雪莲做主,前夫又言语羞辱她为“潘金莲”。一怒之下李雪莲走上了长达十几年的上访之路,从找法院院长,到找县长,找市长,最后跑到北京去找首长。层层上告,牵连众人,却仍旧解决不了她的问题的荒诞故事。


影片并没有采用我们平时常见的宽银幕,而是用了一种很少见的圆形镜头(部分情节变为了方形)。所有的人都憋在小小的“圆筒”内,看起来离观众十分遥远,又有一种偷窥一样的感觉。


一场电影看下来,感觉是这样的:圆形的画幅倒是没我想象中那么“看着费劲”,反而把女主家乡拍得有种扇面一样的美感。不演玛丽苏的范爷终于是正常在线了,但是比起电影里一溜儿的男演员,还是差了点意思。两个多小时看着不枯燥,电影院里人们时不时哈哈大笑。但是看来看去,总觉得这电影哪里怪怪的,前半段刚开场就硌得慌,看到后面没那么硌了,却仍然让我觉得奇怪。


走出电影院仔细一想,我觉得奇怪的地方在这里:女主角李雪莲无论从故事设定、人物设定,还是到范爷的演绎,似乎都没激起我对这个人物种种行为的同情心或者代入感。她这十年上访的经历在我看起来并不是说因为被逼到了某种境地不得已而为之,而是实在有些无理取闹的意思。无论是开头说的分房子假离婚闹成真离婚,还是后面前夫说她潘金莲,到再后面各级领导阻止她上访,她的行为一直像个一根筋的轴人在钻牛角尖和自己、甚至和这个世界过不去,总归没让人找到她这十年上访的合理性。


有人跟我说是因为冯导的圆镜头刻意拉开了观众和剧中人的距离,我却觉得并不是这么回事:除了女主李雪莲之外,电影中每个其他人物我都能够理解,绝对不是一个圆镜头就能拉开的。


还有人说这本来就是个荒诞的故事,我也不认同这个观点:前段时间的另一部电影《驴得水》也是个荒诞的故事,却没有让我感到这种诡异。


电影快结束的时候借张嘉译饰演的马市长之口说出李雪莲并不占理,却让各级官员惧怕,是因为大家想保自己的帽子。这么说算是把电影主题圆回来了。结尾李雪莲又说出她当年有个流产的孩子,又把故事的合理性和观众的同情心找补回来一点。但是……这说的有点晚了吧?感觉就好像我小时候写考试作文不慎跑题了,赶紧最后一段才想几句话圆回来一样,说得很拙劣。


值得称赞的是,这电影里的男演员一个个都是真绝色。哦,骚瑞,我说的不是颜值,我不看脸的。本身这些男性角色的设定就比女主合理得多,看着也异常有趣味。


可能冯导对官僚比对农村妇女更熟悉,所以讲起来就很轻松,不费劲,看起来也更好看。再加上这些演员们:张嘉译,于和伟,郭涛,赵立新,张译,大鹏……还有只出现了一下的范伟和刘桦,基本上这电影里的一众男配角单拉出哪一个来,都能成为我看一部剧的动力,就别说他们一股脑儿齐刷刷全出现在同一部电影里。

李宗翰过去的印象似乎不是出现在民国宅斗剧里就是出现在现代悬浮剧里,一脸的不接地气。但是这次在电影里讲着湖北话怼范爷的时候有点惊艳到我。

虽然这帮男人演的不是伪君子就是真小人,有的道貌岸然有的满嘴官腔有的贪恋权位有的耍小聪明,搁现实中这些角色都是微博上天天挨骂的渣男畜生假道学。可是放戏剧里让这几位一演,就有种异乎寻常活色生香的喜感。就是你明知道他们演的不是什么好人还是忍不住看着乐那种。忽然就觉得你们甭整天演好男人大丈夫民族英雄伟光正了,演演渣男看着也挺好玩的。


说来说去说到最后,还是说到我最不愿意说的问题,那就是,看完这电影出来我思考了一个很深刻的问题:这电影到底想表达啥呢?

第4个回答  2016-12-28


从提出一个问题,到解决一个问题的距离到底有多远,冯小刚的《我不是潘金莲》可能正在这个路途上磕磕绊绊,最终也没能解决。虽然最后敷衍了事,用二胎的民众情愁来作为替代品,但是为什么李雪莲不上吊,冯小刚其实并没有回答,颇为尴尬的是,当一个人给了你上吊的理由,却没有给你不上吊的借口,最终导致的一个后果是:死活都不“容易”。

 

《我不是潘金莲》并不是一部水平低下的片子,在画面上有三个形式的转变,在角色塑造上亦不缺乏范冰冰这次的卖力表演,题材甚至是颇为难碰的官员话题,但也并没有显得过于虚假。某种程度上,该片有着很大的倔劲,试图把一些被人们避而不闻的遮羞布拿出来晒晒,去去味儿,但是可能是这块遮羞布味道太重,让电影始终有种不能使劲的力,大众从最后宽幅画面中,得知李雪莲是为了孩子而假离婚,缓解了对这个女人的敌视,然而那也只是一剂镇痛药,该浮肿的地方依然浮肿。

 

《我不是潘金莲》虽然采用了张艺谋的《秋菊打官司》和《一个都不能少》的叙事策略,不过线条感却明显粗了,从一根变成了两根,后两部只是倔强女人的传记体小说,但是《我不是潘金莲》却是一首女人和官府的奏鸣曲,它既讲述了李雪莲如同牛一般“认死理儿”的性格和处事原则,也在表达今日中国官僚的尴尬处境。虽然说李雪莲作为主角,抢尽风头,从小小农村,一路告上北京,还让人大的首长为她“鸣冤”,但是事实上,真正引起观众思考的却是“官”这个字。


 

孔子讲“礼乐”,那是为了让人“知等级、守规矩、分尊卑”,在这个惯性延续了两千年后,加上中国人自来的“官本位”,高一级的官自然比低一级的官“有权力、更能做主”。所以才导致李雪莲一旦碰到法官解决不了的,就去找县长,县长解决不了的就去找市长,都解决不了的,她还能有个“上北京告御状”的盼头。

 

整部电影的前半部分基本就是在讲这件事情,然而“官”真的没用吗?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错的是李雪莲,而不是各级官员,那为什么官员还能被惩罚?以致在电影的下半部分,他们甚至像特务一样,对李雪莲围追堵截,严防死控?那是因为他们自身的不信任,虽然电影在这块情节处理上已经失控,把官员的嘴脸表现地接近扭曲,也算是创作者的一种迎合心态。

 

但是我们知道,片中官员之所以如此,那是因为他们“心虚”,有时候在中国,清官比贪官更“心虚”,因为他们虽然自己没错,但是如此行动“影响不好”,那就会沾上“作风”问题的颜色,说到底,“草木皆兵”说的就是这些“心虚”的官员。

 

电影第二部分说的不仅是“官”了,更是在讲“人”,一个被前夫冤枉的叫做“李雪莲”的女人。其实从电影的海报,我们就能发现蛛丝马迹,九个格子,八哥男人,除了范伟饰演的果农,在中间那格的李雪莲看来,都不是东西,甚至在电影开始没多久,李雪莲想要杀前夫时,找胡屠夫帮个忙,也是得以性作为交换,女人在这部电影里是被压榨的。


 

满满一部140分钟的电影,基本也就李雪莲一个女人,而在她周围的,不是早已变心的前夫,就是有所企图的大头,又或者是社会地位高她一大截的一批官员,她像是一个只能用“告状”去表明自身存在感的蝼蚁,而当一群大象围着一只蝼蚁打转,姿态放低,这种场景是戏谑的,甚至是魔幻的。冯小刚或许只是想讲一个倔强女人的故事,刘震云或许只是为了表达官员处境的尴尬,但是合起来的电影却让现实在影像中异常扭曲了。

 

回到之前,这部电影是一部好片子吗?可以说是,因为它用新巧的画面来讲奇异的故事,但是这部电影很接人心吗?可能不然,因为它被冯小刚弄得过于机灵了,北京人的调侃并没有因为故事发生在南方的诗化景色中而消失,可能它比《私人订制》规整的多,也统一的多,但是少了“余味”的电影总归还是平淡。就比如说,李雪莲干嘛不上吊,而是去北京火车站开起来小餐馆?她又是听牛说了一句“死了也没用”,所以就挽回生的信心了吗?这个结尾的逻辑,可不能把观众当做市长,一句“牛说的”就能了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