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员工旷工,劳动法是如何规定处理的?

急需详细答案,谢谢各位了!

劳动法对员工旷工是没有处理依据的,如果因旷工造成了用人单位损失的,可以要求赔偿的。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单位可以以此辞退员工,并且不需要支付员工经济补偿,但是单位需要结清员工工资。
法律分析
旷工会如何处理国家是没有统一的标准,一般就要看公司的规章制度是怎么样的,一般对于无故的旷工可以给予扣除工资的处罚,同时旷工的时间比较久的话,那用人单位就可以解除双方劳动合同。旷工就是没有上班,而且也没有按公司法的规定进行请假,对于此行为就会按各个公司的规定来进行处理,不管是开除和扣工资,对于用人单位也必须要说明其原因,只有符合条件才不会承担经济的补偿,所以,在处理的时候都是有法律依据的。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劳动者同时与其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只要其中规定旷工一天就为严重的违返纪律的。
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十五条 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一)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二)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三)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四)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的其他费用。
第十六条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2
《劳动法》赋予用人单位有制定和执行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的权力。

旷工是一种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旷工严重的,甚至会被用人单位除名。用人单位依据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的规定对其予以处分和罚款,是一种正常的企业管理。

至于对旷工的处罚与安全积分和年终奖金挂钩,也是法规允许企业应有的自主权。因为各个公司的经营特点不同,可以制定侧重点不同的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比如有的公司实行弹性工作时间,对劳动纪律会松一些。有的公司24小时运行,不允许岗位缺人,就得严肃劳动纪律。

鉴此,公司对你旷工的处罚(罚款100元,与安全积分和年终奖金挂钩)是必要的,只是罚款100元可能会有问题。

国务院《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对职工罚款的金额由企业决定,一般不要超过本人月标准工资的百分之二十。”
对你罚款100元肯定超过20%,具体超过多少,要以你的月标准工资来计算。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5-21
  对旷工的处理,劳动法没有具体规定,有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规定。 所谓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是指规章制度制定过程中,经过了全体职工或者职工代表大会讨论,有工会和职工代表参与确定且经过公示。
  旷工指无正当理由,不请假而不出勤,属于严重违纪行为。过去计划经济时期,国企的普遍做法是旷一扣二(一些省市劳动部门对此有规定)。《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已废止)规定,连续旷工15天、累计旷工30天可以除名。现在,对旷工是否予以经济处罚是个有争议的问题,因为《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废止,企业罚款权没有了具体的法律依据。没有争议的是:旷工当天没有出勤,自然没有劳动报酬;旷工不假不出勤,可能会造成用人单位损失,用人单位可以依据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规定主张赔偿损失。对旷工达到规章制度规定的解除合同天数的,可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二)款规定解除合同。
第3个回答  2013-09-13
劳动法并未对员工旷工行为做直接规定,但是根据《劳动法》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可见用人单位应当建立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的,至于制度的规定,只要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比如规定一周必须工作七天等都是合法的,用人单位以员工严重违反企业规章制度为由处分员工也是合法的。
第4个回答  2013-09-13
单位一般都有员工手册,看员工手册怎么规定的!
《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对职工罚款的金额由企业决定,一般不要超过本人月标准工资的百分之二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