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怎么去调理啊?

如题所述

中医调理是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运用望闻问切、手法探查、五运六气推算等手段,了解被检查者阴阳平衡、五脏六腑、气血经络、筋骨脉络的状态,经中医师的辩证分析,总体上把握被检查者的身心状况,以及自然界、人类社会对其的影响,从而指出健康隐患,提出针对性的养生防病方案。

《黄帝内经》 里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上工治未病……见肝之病,知肝传未脾,当先实脾……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即使在今天,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也可谓"最先进"、"最超前"。最高明的医生不仅要把人医好,更重要的是使人不得病,自愈力的作用是任何药物都不能媲美的。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自愈力是帮助身体恢复健康的真正法宝,任何一种治疗方法的最终目的,都是使机体的自愈能力重新复苏。

中医有言"三分治,七分养",指的是:在病人康复过程中,医生和药物所起的作用较少,身体的恢复更多依赖于自我调节,也就是修复自愈力的过程。尽量依靠内力来治愈疾病,这是中医的根本宗旨,也是医疗的至高层次。

中医最大的优点,就在于非常注重人体的自我修复力,几千年前《黄帝内经》中就倡导养生防病,提倡医生"治未病"。有病先调理,优先使用副作用小的针灸、砭石、按摩等治疗方法。实在不行,再用少量药物辅助治疗。其实医疗的目的并不是纠正人体的错误、中止病痛症状,而是协助人体完成它应有的功能。比如呼吸系统的抵抗力降低就会感冒,所以有经验的中医通常不会过多给患者开药打针,降温止咳,而是叮嘱病人多喝水,多休息,禁食大鱼大肉等肥甘厚味,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这样就避免加重肠胃的负担,给身体一个修复的机会,从而促进机体自愈系统的恢复,感冒也就不治自愈了。

许多病人把自己完全交给了医生,医生又把病人完全交给了药物,病人却不知道,他们之所以疾病迁延,久治不愈,正是由于长期服用药物,机体已经形成了抗药性。如果某一种药物不好使了,就换成其他的新药,病人不可避免地陷入了恶性循环之中。

相对于这样的人来说,善于运用身体自愈力自我调养的病人,则康复得更快,不仅能省去一大笔医疗费,更是在远期效果上对身体的真正负责。

中医学上在治疗身体疾病的时候,一般都是使用中药材来慢慢调理身体,因为中医学上认为一些症状明显的身体疾病都是日积月累形成的。所以这时候使用中药材调理身体的话可以达到非常不错的效果,如果是身体体质较差的人也可以寻求中医寻找到一些可以调理身体体质的方法。那么在中医学上有哪些调理身体体质的方法?





什么是平和体质


平和体质又叫做“平和质”,是最稳定的、最健康的体质!一般产生的原因是先天禀赋良好,后天调养得当。平和体质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脏腑功能状态强健壮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中医体质养生状态。平和质所占人群比例,约为32.75%,也就是三分之一左右。男性多于女性,年龄越大,平和体质的人越少。


中医如何调理平和体质


1.总原则平和体质,重在维护。


2.生活起居生活应有规律,不要过度劳累。饭后宜缓行百步,不宜食后即睡。作息应有规律,应劳逸结合,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





3.形体运动。根据年龄和性别,参加适度的运动,如年轻人可适当跑步、打球,老年人可适当散步、打太极拳等。


4.饮食调养。饮食要有节制,不要饥一顿饱一顿,还要避免摄入过冷过热或者不干净的食物,粗细粮食要搭配合理,多吃五谷杂粮、蔬菜瓜果,少食过于油腻及辛辣之物,注意戒烟限酒。


5.精神调摄。中医认为,心态平和是人向平和体质靠拢的制胜法宝。《黄帝内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平时大家需要注意保健,并且在日常生活当中,要注意保持好的心态,平时应该注意自我调理方式,而且要注意保健方法,并且在日常生活当中,大家需要注意拥有健康身体的前提。应该注意自我调理和保健。避免面色苍白,同时,也要注意保持好的心情,为了避免身体素质下降。大家应该注意自我调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5-06
中医讲究五行平衡,阴阳调达! 如果你想采用中医调理的办法,首先要知道你的体质和现在的症状,简单说就是分阴正阳,阴虚阳虚之类的,首先要断阴阳,然后再根据你的症状进行调配。所以建议你去专业中医师进行调理。自己要是不懂去调理的话,弄不好会适得其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