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药是苦的?

如题所述

1、药不一定都是苦的,中药里的甘草就是甜的,滋补汤剂一般以淡微甜味为主。中药大多发苦的原因是因为药材里的成分导致的,如黄连里的黄连素,本身就是味苦的!味道很差的药在制剂的时候通常都做成糖衣片剂,这样做成的药物不但不苦,还是甜的。
2、中药不一定是苦的,他有五味:酸,苦,甘,辛,咸。 中药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生物碱,所以大多数中药都是苦的。中医病证很复杂,很难保证一付汤药中用不到苦味的药。
3、也有甜的呀!!甘草片(甘草这植物就是甜的)之类的,当然,也有的药吃起来是甜的,其实是因为加了甜味剂(糖浆).如果说是中药的话,因为天然药物(未经提纯)里面大都含有大量的{鞣质(杂质)涩味},以及{蒽菎类化合物(药用成分),生物碱(药用成分)苦味}....。我们熬药吃的时候,在把药用成分浸煮出来的同时也把鞣质这样的杂质给煮了出来,所以吃起来又苦又涩 。

其实,红糖都是中药,山楂也是中药,都不是苦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26
大部分中药都是苦的,是因为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大部分都是生物碱,而生物碱的味道基本上都是苦、腥、臭,在加上中药在吃的时候都要熬和浓缩,所以就更苦了
第2个回答  2019-10-22
中药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生物碱,所以大多数中药都是苦的。中医病证很复杂,很难保证一付汤药中用不到苦味的药,也有例外(如:山楂丸),所以就会出现你说的情况。
第3个回答  2019-04-10
呵呵
是难喝

良药苦口利于病,人人皆知。问题是,有的药实在是苦不堪言,难以喝下。中医专家总结出中药祛苦六法,可以让中药比较容易入口。

①掌握服药时间
在一天24小时内,机体有两个吸收药物的“黄金时期”,一个在上午8时至10时,一个在下午2时至3时。苦味中药可在饭后上述时间<BR>内服用。
②掌握药液温度
中药的服用讲究“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但苦味中药的服用可不拘泥此道。有关专家研究证实,舌头对37℃以上的温度更为敏感,因此,苦味中药汤液的温度应控制在15℃至37℃。
③掌握含、咽部位
研究表明,人的苦味感受器主要集中在舌头的前半部,以舌尖最为突出。因此,药液入口后,最好迅速含贮于舌根部,自然咽下,也可用汤匙直接将药液送至舌根顺势咽下。
④掌握服药速度
药液在口中停留的时间越长,感觉味道越苦,因此,苦味中药的<BR>服用力求干净利落,转瞬即逝。
⑤服药后喝适量温开水
这样既有利于胃肠道对药液的吸收,又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药液的苦味。
⑥添加调味品
在苦味药液中加入蜂蜜、蔗糖等,但对黄连、胆草之类,尽量少<BR>用或不用调味品。若有必要可酌配甘草、大枣之类调和。
第4个回答  2020-03-03
不一定都是苦的啊.只是你的症状可能是适合用苦药啊.中医五味中认为苦能泻,也就是能泻热。中药的味与疗效是相关的,去火的中药苦。一般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体内都多多少少有“火”。所以去医生开的药有很多都是苦的,因为苦能去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