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是非此彼伏还是存在一定的灰色地带?

如题所述

心理健康 - 正常心理状态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所属类别 :

心理学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美、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

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双重影响,尤其是幼年时期的原生家庭的教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发展影响甚大。心理健康突出在社交、生产、生活上能与其他人保持较好的沟通或配合,能良好地处理生活中发生的各种情况。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心理健康

    外文名

    mental health

    状态

    健康

    相关性

    遗传基因

    影响

    社交、生产、生活

    目录

    1名词解释

    2制约因素

    3维护途径

    4健康标准

    5程度自测

    6亚健康

    7心理健康

       

    8生理健康

    9异常心理

    10健康心理学

    11心理健康语

    12健康疗法

    13催眠疗法

    14标准

       

    15青少年健康

    16健康教育

    17不健康类型

    18异常原因

    19政府作用

    20历史看法

    21途径

       

    折叠编辑本段名词解释

    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在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从而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心理健康的基本含义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美、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与心理健康相对应的是心理亚健康以及心理病态。心理健康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含义,衡量标准也有所不同。

    心理健康,是现代人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那么什么是人的心理健康呢?人的生理健康是有标准的,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也是有标准的。不过人的心理健康标准不及人的生理健康标准具体与客观。了解与掌握心理健康的定义对于增强与维护人们的健康有很大的意义。当人们掌握了衡量人的心理健康标准,以此为依据对照自己,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发现自己的心理状况某个或某几个方面与心理健康标准有一定距离,就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锻炼,以期达到心理健康水平。如果发现自己的心理状态严重地偏离心理健康标准,就要及时地求医,以便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且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主体能作出良好的适应,并且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培养身心健康社会公民为目的,通过运用健康管理的方法,以校园环境、功能环境的改善为主,人文环境的改善相配合,以老师和学生两个主体,提供科学、健康、专业的指导。“新健康教育”在学校建设了专门的健康指导室(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长期驻校,以开设心理课程和开展课外活动等方法引导学生的健康心理发展。同时,开设“亲情聊天室”,为亲情的连接打开通道,为学生们的健康成长铺就一条畅途。 

    折叠编辑本段制约因素

    1.先天遗传的好坏

    2.外界刺激的优劣

    3.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

    4.心理保健服务的有无。

    折叠编辑本段维护途径

    1.注意优婚优生,避免先天缺陷;

    2.优化现实环境,减少不良刺激;

    3.加强心理修养,提高心理素质;

    4.接受心理教育,学会心理调适;

    5.主动向人求助,及时缓解心病  。

    折叠编辑本段健康标准

    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学家将心理健康的标准描述为以下几点:

    ①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感。

    ②适度地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③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

    ④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有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击,无过度的幻想。

    ⑤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

    ⑥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客观的估计。

    ⑦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社会的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⑧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

    ⑨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改变自己。

    ⑩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在不违背社会标准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既不过分阿谀,也不过分寻求社会赞许,有个人独立的意见,有判断是非的标准。

    老人标准

    良好的心理素质有益于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老年人怎样的心理状态才算是健康呢?有关学者制定了10条心理健康的标准:

    ①充分的安全感。

    ②充分地了解自己。

    ③生活目标切合实际。

    ④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

    ⑤保持个性的完整与和谐。

    ⑥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⑦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⑧能适度地表达与控制自己的情绪。

    ⑨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

    ⑩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情况下,个人的基本需要应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中年人标准

    ①感觉、知觉良好。判定事物不发生错觉。

    ②记忆良好。能够轻松地记住一读而过的七位数字电话号码。

    ③逻辑思维健全。考虑问题和回答问题时,条理清楚明确。

    ④想象力丰富。善于联想和类比,但不是胡思乱想。

    ⑤情感反应适度。碰到突发事件时处理恰当,情绪稳定。

    ⑥意志坚强。办事有始有终,不轻举妄动,不压抑伤悲,并能经得起悲痛和欢乐。

    ⑦态度和蔼,情绪乐观,能自得其乐,能自我消除怒气,注重自我修养。

    ⑧人际关系良好。乐意助人,也受他人欢迎。

    ⑨学习爱好和能力基本保持不衰。关心各方面的信息,善于学习新知识、新技能。

    ⑩保持某种业余爱好,保持有所追求、有所向往的生活方式。

    ⑪与大多数人的心理基本一致。遵守公德和伦理观念。

    ⑫保持正常的行为。生活自理能力强,能有效地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

    青少年标准

    ①智力正常。

    ②有情绪的稳定性与协调性。

    ③有较好的社会适应性。

    ④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⑤反应能力适度与行为协调。

    ⑥心理年龄符合实际年龄。

    ⑦有心理自控能力。

    ⑧有健全的个性特征。

    ⑨有自信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5-06
这个的话应该是存在一定的灰色地带的,他们不是非此彼伏的关系。
第2个回答  2020-05-06
两者之间存在着亚健康的灰色地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