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舞的起源与发展

如题所述

武舞早期出现于公元前10世纪,用于郊庙祭祀及朝贺、宴享等大典,舞时手执斧盾,内容为歌颂统治者武功。
西周时期,武舞也常被作为一种搏杀技术的训练方式,并以集体的武舞演练方式来增强军队的士气。此时的武舞,著名的两种:一为象舞;一为大武舞。象舞是周文王时的武舞。在周代,姓舞的武术套路与姓武的武术套路,似乎是分离而并存的。只是,从现有的历史记载看,姓舞的成份更多一些。
春秋战国时期,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这一宽松的学术环境下,武术的功能与形式开始向多样化方向发展。此时,以前主要被运用于战场的军事武术,开始向生活领域渗透,日渐形成了具有一定娱乐性和竞技性的民间武术。
经由春秋战国的发展,到汉代尤其是东汉时,已有较大的发展。此时的剑舞、斧舞、钺舞等,已更多了强烈的攻防含义。作为一种简易的武术套路,当时的武舞,其技击性与规范性已经形成。
到三国时期,武舞的发展从娱乐转向了一种搏杀手段。“鸿门宴之项庄舞剑”这一典故表明,当时的舞武,乃是以舞的形式对技击实战的真实演练。
而现今“武舞”是一门将武术套路动作融于现代舞蹈(如街舞 摇滚舞等)的新艺术,在发展流行舞蹈的同时传承了中国古典文化。在21世纪武舞发展中,李城鑫主张“武舞”是融合百家武术与百家舞蹈的相结合体,在武术中融入舞蹈的神韵,在舞蹈中融入武术的精髓,使两者之间有所共鸣,在武术与舞蹈的演练过程中,武术与舞蹈相结合形成的交点称之为“武舞”。武术,是把踢﹑打﹑摔﹑拿﹑跌﹑击﹑劈﹑刺等动作按照一定规律组成徒手的和器械的各种攻防格斗功夫﹑套路和单势练习。舞蹈,是通过有节奏的、经过提炼和组织的人体动作和造型来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的艺术。而武舞,是通过踢﹑打﹑摔﹑拿﹑跌﹑击﹑劈﹑刺等动作按照节奏组织的人体动作和造型,来表达新的思想情感艺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