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曹操的家事

我想知道曹家与夏侯家的关系,最好能列出族谱.列如曹操曹家的从弟、族弟以及夏侯家的从兄弟、族兄弟。最好能列出到魏灭亡时与曹操有关的族兄弟。
lame_chen - 高级经理 七级 怎么没提曹操的族兄弟?曹仁、夏侯渊等的子嗣?
我是说曹仁等啊,意思是还有的曹氏兄弟都要列出来啊,怎我说曹仁你就只说曹仁啊.还有三国后期的曹爽曹真又与曹操有何关系?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

生平

出身
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身高大约只有150cm。他的父亲曹嵩为中常侍大长秋曹腾的养子,《三国志》记载他“莫能审其生出本末”,但有一说认为他本姓夏侯,因为后来曹嵩成为曹腾的养子,于是改姓曹氏,也有一说指其为曹腾堂兄弟之子。曹操年轻时即已文武双全,《魏书》说他“才力绝人,手射飞鸟,躬禽猛兽,尝于南皮,一日射雉获六十三头”。《三国志》说他“才武绝人”,“少机警,有权数”。由于年少时品行不端,任谁也不看好曹操的未来,只有梁国桥玄和南阳的保颙,一直暗中观察著曹操。后来在桥玄的推荐下,曹操进一步和许劭深交。有一天曹操问起自已“是个什么样的人物”许劭便说:“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据说曹操听了之后,仰天大笑。

创业
174年曹操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尉。177年任顿丘令,179年娶卞氏为妻,180年升为议郎。184年,在东汉王朝镇压黄巾军起义的战争中起家,任骑都尉。由于镇压黄巾军有功,升任济南相,任职后罢免了贪污渎职的高官将近八成,并严令禁止当时风行的宗迷信。后历任东郡太守、都尉、典军校尉等职。189年十二月董卓入京后,为了讨伐董卓,曹操散尽家财征募义勇,自已揭竿起义。190年春,又进一步推举袁绍为盟主,号召各地的群雄共襄盛举,并兼任奋武将军一举。但董卓军势力强盛,诸侯不敢立于阵前与之交兵。曹操出于无奈,只得独自进军,结果于卞水遭到董卓部将徐荣击败。曹操身中流箭,坐骑也伤重不起,后得曹洪出让自已的坐骑,才死里逃生。

191年曹操讨伐入侵东郡的黑山贼,被袁绍任命为东群太守。192年四月,董卓被义子吕布所杀。同年,青州的百万万黄布大军入侵兖州,杀死刺史刘岱,曹操再任担任济北相,并得到鲍信等人的推举,接受兖州牧一职。后来黄巾贼交战于寿张以东之际,鲍信不幸战死,此事给曹操莫大的打击,但历经苦战之余,终于大破敌军。曹操一路追击至济北,最后降服了黄巾贼,并收编为子弟兵,又从中选出精,号称“青州兵”。从此以后,无数的能士纷纷投效至曹操的帐下。同时,袁绍与袁术失和,后来袁绍与荆州的刘表联手,袁术则与幽州的公孙瓒、徐州的陶谦相结以抗。这时的曹操是袁绍麾下的将领,刘备、孙坚也分别屈身于公孙瓒与袁术之下,受其差遣调度的客将。正当曹操协助刘表,大破袁术于各地之际,陶谦却趁机攻打兖州东部的泰山郡,导致曹操的父亲曹嵩被杀。针对这个事件,曹操于193年至194年间,二度讨伐陶谦,并在徐州当地展开格杀勿论的大屠杀。《后汉书》对此事则描录“男女数十万人惨遭杀害,即便鸡犬也不能幸免,泗水也因此堵塞不通。”

奉戴天子
196年听取智囊荀彧等人建议,率军进驻洛阳奉迎汉献帝,“奉天子以令诸侯”(演义作:挟天子以令诸侯),并迁都至许昌(早在曹操举兵之前,袁绍智囊早就建议他迎接献帝,但袁绍优柔寡断未决,被曹操抢得先机)。197年征讨张绣,张绣举众投降,之后因曹操纳张济之妻,张绣对这件事感到十分痛恨,曹操知道张绣对此事非常不悦,便设计要杀害张绣,但计划泄漏,张绣于是袭击曹操,曹操在长子曹昂与校尉典韦殿后下逃亡,但曹昂与典韦也阵亡。此一事件,不仅导致曹操失去了最中意的继承人,同时虽无子嗣、视长子曹昂为己出的曹操正室丁夫人,也对曹操十分不谅解,最终导致两人离婚,至死没有复合。此事在曹操死前所立遗书中仍有提及。

雄霸北方
200年到207年间,经官渡之战等战役,打败袁绍和其它割据军阀,统一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208年)六月,被任命为丞相。十二月,于赤壁之战中败于刘备和孙权联军(赤壁战后,曹操逃亡北方。曾感叹:“若郭奉孝在,我不会败的这么惨!”),从此奠定中国历史上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加官晋爵
212年,董昭等人推举曹操为“魏公”,荀彧以忠于汉室立场提出反对。曹操答应荀彧永不作魏公,但因此曹操对荀彧不悦。正好荀彧曾从伏完手中收过献帝抱怨曹操诛杀董承的信,曹操放荀彧到谯犒军,在途中荀彧在寿春病死。另有一说曹操送一个空盒要荀彧自杀,逼死荀彧。213年,曹操自封为“魏公”。215年,攻灭汉中的张鲁势力。消灭张鲁后,曹操快速地得到汉中,但刘备得悉曹操得汉中,危害蜀地安全,便和孙权平分荆州,回师益州。曹操见刘备无懈可击,便班师回朝。216年,曹操再自封“魏王”,自加九锡,217年设天子旌旗,戴天子旒冕,出入得称警跸,并作泮宫。十月,再授赐十王冠、二彩带,乘金根车,驾六马,设五时副车。他名义上虽仍为汉臣,实际上掌握等同于皇帝的权力和威势,权倾朝野,汉献帝形同手上傀儡随意摆布。并任夏侯渊为征西将军、曹仁为征南将军,欲取荆蜀。

汉中争夺战
217年,刘备大举进攻汉中,汉中之战爆发。孙权也偷袭合肥,由于形势紧张,曹操便在九月亲自到长安坐镇,与刘备相峙一年。219年正月刘备亲自领军和黄忠分进合击,大破夏侯渊。汉中为刘备攻占,同年三月曹操亲自挥军欲夺回,一度还召集抽调镇守北方的曹彰二十万大军增援,但都为刘备所败,魏军无功而返,刘备还派刘封、黄忠、赵云等将攻击曹军。至五月曹操便撤退至长安,刘备攻下房陵,派刘封顺沔水攻占上庸。相传曹操再度败于刘备,此段心境为“鸡肋—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典故。

荆州争夺战
219年七月,刘备称汉中王,封关羽为前将军。关羽大举攻进襄阳,进一步围困曹军大将曹仁残军于樊城,曹操派大将于禁、庞德援救,于禁向关羽投降,庞德则被关羽擒杀,关羽还另派遣军队包围襄阳,一时威震华夏。当时曹操治郡下许多义军早已受关羽遥控,更有许多叛乱都想引关羽为援。

219年十月,曹操欲迁都避其锋芒,司马懿、蒋济等劝阻,认为孙权必然不愿看到关羽坐大。孙权果然觊觎荆州而自请袭击关羽后方。曹操仍不放心,动员镇守合淝、居巢的张辽及兖州剌史裴潜、豫州剌史吕贡等将率军救援樊城、在张辽解救曹仁前,关羽已退兵。

曹操之死
曹操在建安二十五年正月廿三(庚子日),合220年3月15日死于洛阳,享年六十六岁。谥曰武王。

220年长子曹丕以魏篡汉,追尊曹操为太祖武皇帝。他是魏国的奠基人。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军事著作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诗篇。后人并且辑有《曹操集》。

后世评价
史书评论曹操:“明略最优”,“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资治通鉴》引谋士荀彧、郭嘉对曹操的评价,说曹有十胜,即“道、义、治、度、谋、德、仁、明、文、武”。著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作于建安十五年(210年),光明磊落,字字真挚。曹操感性地说:“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同时也揭示他年少志愿:在天下太平后隐居故里,过这夏天打猎、冬天读书的愿望。但身居高位,仇家满天下,已经不可能。

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里面,因为文学上的需要,而表现出明显的贬曹笔法。然而三国志对他的评价,可算是魏蜀吴三国君主之中最高者,陈寿评价曹操为“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部分曹操崇拜者宣称,这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有意歪曲事实,并没有正确评价曹操。曹操唯才是用,军事上战术战略灵活多变。他对东汉末年中国北方的统一,经济生产的恢复和社会秩序的维系有着重大贡献。在内政方面,曹操创立屯田制,命令不用打仗的士兵下田耕作,减轻了东汉末年战时的粮食问题。

曹操诗风

曹操手迹曹操的诗歌,极受乐府影响,现存的诗歌全是乐府歌辞。这些诗歌虽用乐府旧题,却不因袭古人诗意,自辟新蹊,不受束缚,却又继承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例如《薤露行》、《蒿里行》原是挽歌,曹操却以之悯时悼乱。《步出东门行》原是感叹人生无常,须及时行乐的曲调,曹操却以之抒述一统天下的抱负及北征归来所见的壮景。可见曹操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歌,开启了建安文学的新风,也影响到后来的杜甫、白居易等人。

曹操诗的内容大致有三种:反映汉末动乱的现实、统一天下的理想和顽强的进取精神、以及抒发忧思难忘的消极情绪。

汉末大乱,曹操又南征北讨,接触的社会面非常广大,故多有亲身经验和体会如《蒿里行》谓汉末战乱的惨象,见百姓悲惨之余又见诗人伤时悯乱的感情。故后人谓曹操乐府“汉末实录,真诗史也”。
曹操生于官宦,对天下具有野心,故怀有统一之雄图,《短歌行》有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可资明证。其进取之心亦可见出,如《龟虽寿》言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言己虽至晚年仍不弃雄心壮志。
一代枭雄,纵风光一世,亦有星落殒灭之时。曹操对此也感到无能为力,只有作诗感叹,无可奈何。如《短歌行》中“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感伤,《秋胡行》之低沈情绪,《陌上桑》等游仙作品中都可见他的消极情绪。
曹操的诗歌形式是十分创新的。他尤擅写五言体和四言体。《蒿里行》原是杂言,曹操却以五言重写,非常成功。四言诗方面,本自《诗经》之后已见衰落,少有佳作,但曹操却继承了《国风》和《小雅》的传统,反映现实,抒发情感。例如《短歌行》、《步出夏门行》等均是四言诗之佳作,使四言诗重生而再放异彩。曹操诗文辞简朴,直抒襟怀,慷慨悲凉而沉郁雄健,华美辞藻并不常见,惟形象鲜明,如《观沧海》一诗:“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寥寥数笔,即能以辽阔的沧海景象,表现诗人的胸襟,不加润饰。

家庭

清代安顺地戏面具曹操像曹操正妻及后宫可考者有十五位:

武宣皇后,就是卞氏。
丁夫人,曹操原配正室夫人,因曹昂之死而与曹操反目,曹操曾欲迎回而不可得。
刘夫人
环夫人
杜夫人
秦夫人
尹夫人
王昭仪
孙姬
李姬
周姬
刘姬
宋姬
赵姬
陈妾
曹操有二十五位儿子:

曹昂,年轻时曾举孝廉,为张绣所杀。
曹丕,公元220年迫汉献帝禅让帝位,是为魏文帝。
曹彰,绰号黄须儿,为一勇将,曾大破代郡乌丸。公元225年封任城王。
曹植,擅长文学,曾作《洛神赋》。虽然得到曹操宠爱,但最终与其兄曹丕争位失败,从此在政治上无从施展抱负。公元225年立为陈王。
曹熊,早薨。
曹铄,早薨。
曹冲,为著名神童,传说曾根据浮力的原理为大象秤重,未成年便夭折。
曹据,公元232年封为彭城王。
曹宇,公元232年封为燕王。
曹霖,公元232年封为沛王。
曹衮,公元232年封为中山王。临终病重时魏明帝曹睿对其爱护备至,死后又获厚葬。
曹玹,公元211年封为西乡侯。
曹峻,公元232年封为陈留王。
曹矩,早薨。
曹干,公元232年封为赵王。
曹上,早薨。
曹彪,公元232年封为楚王。公元251年与太尉王凌谋反事泄,被赐死。
曹勤,早薨。
曹乘,早薨。
曹整,公元217年封为郿侯。
曹京,早薨。
曹均,公元217年封为樊侯。
曹棘,早薨。
曹徽,公元232年封为东平王。
曹茂,素来与曹操及曹丕不和。公元232年封为曲阳王。
曹操的7个女儿和记载她们的史书:

曹宪,汉献帝贵人。(后汉书献帝纪)
曹节,汉献帝皇后。(后汉书献帝纪)
曹华,汉献帝贵人。(后汉书献帝纪)
安阳公主,名不详,为荀恽之妻。(魏志荀彧传)
金乡公主,名不详,何晏之妻。(魏志曹真传引魏末传)
清河长公主,名不详,夏侯茂之妻。(魏志夏侯敦传引魏略)
临汾公主,名不详,疑为曹操女儿。(魏志司马芝传)

曹仁(168年—223年),字子孝,三国时期曹魏重要将领,曹操家族军其中一员。

祖父
曹褒,为颍川太守。
父亲
曹炽,任侍中、长水校尉。后因曹仁之功,追谥为陈穆侯,置守冢十家。

兄弟
曹纯,曹仁之弟。三国时期曹魏将领,曹操家族军其中一员。


曹泰,曹仁长子。官至镇东将军,假节,转封甯陵侯。
曹楷,曹仁二子。封为列侯。
曹范,曹仁三子。封为列侯。


曹初,曹泰之子。

夏侯渊 (?—219年),字妙才,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群雄曹操的重要将领,曹操家族军中其中一员。


曹氏,曹操之妹。

子女
夏侯衡,夏侯渊长子,受曹家恩宠。承袭夏侯渊爵位,再转封安宁亭侯。
夏侯霸,夏侯渊次子,本为护军右将军,受曹爽之恩,后曹爽被杀,向蜀汉投降。
夏侯称,夏侯渊三子,有军事才能,十六岁时射杀过老虎,曹操十分喜欢他,与曹丕也有交情,但十八岁便死去。
夏侯威,夏侯渊四子,历任荆、兖二州刺史。
夏侯荣,夏侯渊五子,少而有才,七岁而能写文、读经书,过目不忘,曹丕也为之惊奇。十三岁时,与父在汉中,当夏侯渊被打败时,奋而拔剑出战,阵亡。
夏侯惠,夏侯渊六子,少而有才,善于奏议,多次与钟毓有辩论,历任散骑黄门侍郎、燕相 、乐安太守,三十七岁卒。
夏侯和,夏侯渊七子,有辩才。历任河南尹、太常。
夏侯氏,夏侯渊之侄女,十三四岁时,出城斩柴,被张飞纳为夫人。


夏侯绩,夏侯衡之子,任虎贲中郎将。
夏侯骏,夏侯威长子,任并州刺史。
夏侯庄,夏侯威次子,其妻为晋景阳皇后之妹,夏侯家族盛极一时。任淮南太守。

曾孙
夏侯褒,夏侯绩之子。
夏侯湛,夏侯庄之子,博于文章,历任南阳相、散骑常侍。
夏侯光姬,夏侯庄之女,西晋琅琊王司马觐的王妃,晋元帝司马睿生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7-07
三国志,三国演义,资治通鉴,后汉书中都没记载两家有什么冲突!
夏侯家 夏侯玄文采最好 谋略当然是夏侯霸,要不然咋会逃得这么快!
曹家 曹植文采最好 谋略当然是曹丕,否则也当不上君主! (曹冲不死,长大又继承爹爹的心眼,说不定比曹丕强多了!)
曹操不是袁绍,缺乏庞大家族世系的有力支撑;曹操不是刘备,没有一个悠远绵邈的帝王谱系可供露脸;曹操也不是孙权,能够尽享伟大父兄创下的那一片煌煌基业,所以曹操只能仰仗自己乱世英豪的非凡才能,自创江山,自铸伟词,所谓"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好在他有着非常全面的才能,文才泱泱,武略滔滔,智谋傲视同侪;他的性格亦张弛有致,极具包容性。如果说曹操的阴鸷、猜忌和机变百出的权诈人所难及的话,他生命形态的舒展、开阔,也同样是时人(乃至后人)驷马难追的。极端的丰富、难以梳理的庞杂、两极相映互动的矛盾,我相信既是自然界的本来意志,也是某些伟人的当然体现。曹操不仅没能例外,还体现得尤为彰著。 Y$<

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他的父亲曹嵩本姓夏侯,因为后来成为中常侍大长秋曹腾的养子,于是改姓曹氏。曹操文武双全,《魏略》说他“才力绝人,手射飞鸟,躬禽猛兽,尝于南皮,一日射雉获六十三头”。《三国志》说他「才武绝人」。
公元175年举孝廉,任洛阳部尉。公元177年任顿丘令,公元179年娶卞氏为妻,公元180年升为议郎。公元184年,在东汉王朝镇压黄巾军起义的战争中起家,任骑都尉。由于镇压黄巾军有功,升任济南相。后历任东郡太守、都尉、典军校尉等职。公元189年董卓入京后,逃亡回家乡陈留起兵讨伐董卓。
公元192年,正式组建自己的军事集团“青州兵”,公元196年率军进驻洛阳奉迎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并迁都至许。公元200年到公元207年间,经官渡之战等战役,打败袁绍和其它割据军阀,统一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二月,于赤壁之战中败于孙权和刘备联军,从此奠定中国历史上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公元213年,曹操封为“魏公”。公元215年,攻灭汉中的张鲁势力。公元216年,再被晋爵“魏王”,用天子旌旗,戴天子旒冕,出入得称警跸。他名义上还为汉臣,但权倾朝野,实际上已是皇帝。曹操死于公元220年3月15日,终年六十六岁。
公元220年长子曹丕立魏代汉,追尊曹操为魏武帝。他是魏国的奠基人。着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军事著作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诗篇。后人并且辑有《曹操集》。
史书评论曹操:“明略最优”,“非常之人,超世之杰”,“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里面,表现出明显的贬曹笔法。但后世学者认为,这是有意的歪曲事实,并没有正确评价曹操。曹操唯才是用,军事上战术战略灵活多变。他对东汉末年中国北方的统一,经济生产的恢复和社会秩序的维系有着重大贡献。在内政方面,曹操创立屯田制,命令不用打仗的士兵下田耕作,减轻了东汉末年战时的粮食问题。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

生平

出身
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身高大约只有150cm。他的父亲曹嵩为中常侍大长秋曹腾的养子,《三国志》记载他“莫能审其生出本末”,但有一说认为他本姓夏侯,因为后来曹嵩成为曹腾的养子,于是改姓曹氏,也有一说指其为曹腾堂兄弟之子。曹操年轻时即已文武双全,《魏书》说他“才力绝人,手射飞鸟,躬禽猛兽,尝于南皮,一日射雉获六十三头”。《三国志》说他“才武绝人”,“少机警,有权数”。由于年少时品行不端,任谁也不看好曹操的未来,只有梁国桥玄和南阳的保颙,一直暗中观察著曹操。后来在桥玄的推荐下,曹操进一步和许劭深交。有一天曹操问起自已“是个什么样的人物”许劭便说:“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据说曹操听了之后,仰天大笑。

创业
174年曹操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尉。177年任顿丘令,179年娶卞氏为妻,180年升为议郎。184年,在东汉王朝镇压黄巾军起义的战争中起家,任骑都尉。由于镇压黄巾军有功,升任济南相,任职后罢免了贪污渎职的高官将近八成,并严令禁止当时风行的宗迷信。后历任东郡太守、都尉、典军校尉等职。189年十二月董卓入京后,为了讨伐董卓,曹操散尽家财征募义勇,自已揭竿起义。190年春,又进一步推举袁绍为盟主,号召各地的群雄共襄盛举,并兼任奋武将军一举。但董卓军势力强盛,诸侯不敢立于阵前与之交兵。曹操出于无奈,只得独自进军,结果于卞水遭到董卓部将徐荣击败。曹操身中流箭,坐骑也伤重不起,后得曹洪出让自已的坐骑,才死里逃生。

191年曹操讨伐入侵东郡的黑山贼,被袁绍任命为东群太守。192年四月,董卓被义子吕布所杀。同年,青州的百万万黄布大军入侵兖州,杀死刺史刘岱,曹操再任担任济北相,并得到鲍信等人的推举,接受兖州牧一职。后来黄巾贼交战于寿张以东之际,鲍信不幸战死,此事给曹操莫大的打击,但历经苦战之余,终于大破敌军。曹操一路追击至济北,最后降服了黄巾贼,并收编为子弟兵,又从中选出精,号称“青州兵”。从此以后,无数的能士纷纷投效至曹操的帐下。同时,袁绍与袁术失和,后来袁绍与荆州的刘表联手,袁术则与幽州的公孙瓒、徐州的陶谦相结以抗。这时的曹操是袁绍麾下的将领,刘备、孙坚也分别屈身于公孙瓒与袁术之下,受其差遣调度的客将。正当曹操协助刘表,大破袁术于各地之际,陶谦却趁机攻打兖州东部的泰山郡,导致曹操的父亲曹嵩被杀。针对这个事件,曹操于193年至194年间,二度讨伐陶谦,并在徐州当地展开格杀勿论的大屠杀。《后汉书》对此事则描录“男女数十万人惨遭杀害,即便鸡犬也不能幸免,泗水也因此堵塞不通。”

奉戴天子
196年听取智囊荀彧等人建议,率军进驻洛阳奉迎汉献帝,“奉天子以令诸侯”(演义作:挟天子以令诸侯),并迁都至许昌(早在曹操举兵之前,袁绍智囊早就建议他迎接献帝,但袁绍优柔寡断未决,被曹操抢得先机)。197年征讨张绣,张绣举众投降,之后因曹操纳张济之妻,张绣对这件事感到十分痛恨,曹操知道张绣对此事非常不悦,便设计要杀害张绣,但计划泄漏,张绣于是袭击曹操,曹操在长子曹昂与校尉典韦殿后下逃亡,但曹昂与典韦也阵亡。此一事件,不仅导致曹操失去了最中意的继承人,同时虽无子嗣、视长子曹昂为己出的曹操正室丁夫人,也对曹操十分不谅解,最终导致两人离婚,至死没有复合。此事在曹操死前所立遗书中仍有提及。

雄霸北方
200年到207年间,经官渡之战等战役,打败袁绍和其它割据军阀,统一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208年)六月,被任命为丞相。十二月,于赤壁之战中败于刘备和孙权联军(赤壁战后,曹操逃亡北方。曾感叹:“若郭奉孝在,我不会败的这么惨!”),从此奠定中国历史上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加官晋爵
212年,董昭等人推举曹操为“魏公”,荀彧以忠于汉室立场提出反对。曹操答应荀彧永不作魏公,但因此曹操对荀彧不悦。正好荀彧曾从伏完手中收过献帝抱怨曹操诛杀董承的信,曹操放荀彧到谯犒军,在途中荀彧在寿春病死。另有一说曹操送一个空盒要荀彧自杀,逼死荀彧。213年,曹操自封为“魏公”。215年,攻灭汉中的张鲁势力。消灭张鲁后,曹操快速地得到汉中,但刘备得悉曹操得汉中,危害蜀地安全,便和孙权平分荆州,回师益州。曹操见刘备无懈可击,便班师回朝。216年,曹操再自封“魏王”,自加九锡,217年设天子旌旗,戴天子旒冕,出入得称警跸,并作泮宫。十月,再授赐十王冠、二彩带,乘金根车,驾六马,设五时副车。他名义上虽仍为汉臣,实际上掌握等同于皇帝的权力和威势,权倾朝野,汉献帝形同手上傀儡随意摆布。并任夏侯渊为征西将军、曹仁为征南将军,欲取荆蜀。

汉中争夺战
217年,刘备大举进攻汉中,汉中之战爆发。孙权也偷袭合肥,由于形势紧张,曹操便在九月亲自到长安坐镇,与刘备相峙一年。219年正月刘备亲自领军和黄忠分进合击,大破夏侯渊。汉中为刘备攻占,同年三月曹操亲自挥军欲夺回,一度还召集抽调镇守北方的曹彰二十万大军增援,但都为刘备所败,魏军无功而返,刘备还派刘封、黄忠、赵云等将攻击曹军。至五月曹操便撤退至长安,刘备攻下房陵,派刘封顺沔水攻占上庸。相传曹操再度败于刘备,此段心境为“鸡肋—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典故。

荆州争夺战
219年七月,刘备称汉中王,封关羽为前将军。关羽大举攻进襄阳,进一步围困曹军大将曹仁残军于樊城,曹操派大将于禁、庞德援救,于禁向关羽投降,庞德则被关羽擒杀,关羽还另派遣军队包围襄阳,一时威震华夏。当时曹操治郡下许多义军早已受关羽遥控,更有许多叛乱都想引关羽为援。

219年十月,曹操欲迁都避其锋芒,司马懿、蒋济等劝阻,认为孙权必然不愿看到关羽坐大。孙权果然觊觎荆州而自请袭击关羽后方。曹操仍不放心,动员镇守合淝、居巢的张辽及兖州剌史裴潜、豫州剌史吕贡等将率军救援樊城、在张辽解救曹仁前,关羽已退兵。

曹操之死
曹操在建安二十五年正月廿三(庚子日),合220年3月15日死于洛阳,享年六十六岁。谥曰武王。

220年长子曹丕以魏篡汉,追尊曹操为太祖武皇帝。他是魏国的奠基人。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军事著作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诗篇。后人并且辑有《曹操集》。

后世评价
史书评论曹操:“明略最优”,“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资治通鉴》引谋士荀彧、郭嘉对曹操的评价,说曹有十胜,即“道、义、治、度、谋、德、仁、明、文、武”。著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作于建安十五年(210年),光明磊落,字字真挚。曹操感性地说:“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同时也揭示他年少志愿:在天下太平后隐居故里,过这夏天打猎、冬天读书的愿望。但身居高位,仇家满天下,已经不可能。

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里面,因为文学上的需要,而表现出明显的贬曹笔法。然而三国志对他的评价,可算是魏蜀吴三国君主之中最高者,陈寿评价曹操为“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部分曹操崇拜者宣称,这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有意歪曲事实,并没有正确评价曹操。曹操唯才是用,军事上战术战略灵活多变。他对东汉末年中国北方的统一,经济生产的恢复和社会秩序的维系有着重大贡献。在内政方面,曹操创立屯田制,命令不用打仗的士兵下田耕作,减轻了东汉末年战时的粮食问题。

曹操诗风

曹操手迹曹操的诗歌,极受乐府影响,现存的诗歌全是乐府歌辞。这些诗歌虽用乐府旧题,却不因袭古人诗意,自辟新蹊,不受束缚,却又继承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例如《薤露行》、《蒿里行》原是挽歌,曹操却以之悯时悼乱。《步出东门行》原是感叹人生无常,须及时行乐的曲调,曹操却以之抒述一统天下的抱负及北征归来所见的壮景。可见曹操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歌,开启了建安文学的新风,也影响到后来的杜甫、白居易等人。

曹操诗的内容大致有三种:反映汉末动乱的现实、统一天下的理想和顽强的进取精神、以及抒发忧思难忘的消极情绪。

汉末大乱,曹操又南征北讨,接触的社会面非常广大,故多有亲身经验和体会如《蒿里行》谓汉末战乱的惨象,见百姓悲惨之余又见诗人伤时悯乱的感情。故后人谓曹操乐府“汉末实录,真诗史也”。
曹操生于官宦,对天下具有野心,故怀有统一之雄图,《短歌行》有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可资明证。其进取之心亦可见出,如《龟虽寿》言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言己虽至晚年仍不弃雄心壮志。
一代枭雄,纵风光一世,亦有星落殒灭之时。曹操对此也感到无能为力,只有作诗感叹,无可奈何。如《短歌行》中“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感伤,《秋胡行》之低沈情绪,《陌上桑》等游仙作品中都可见他的消极情绪。
曹操的诗歌形式是十分创新的。他尤擅写五言体和四言体。《蒿里行》原是杂言,曹操却以五言重写,非常成功。四言诗方面,本自《诗经》之后已见衰落,少有佳作,但曹操却继承了《国风》和《小雅》的传统,反映现实,抒发情感。例如《短歌行》、《步出夏门行》等均是四言诗之佳作,使四言诗重生而再放异彩。曹操诗文辞简朴,直抒襟怀,慷慨悲凉而沉郁雄健,华美辞藻并不常见,惟形象鲜明,如《观沧海》一诗:“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寥寥数笔,即能以辽阔的沧海景象,表现诗人的胸襟,不加润饰。

家庭

清代安顺地戏面具曹操像曹操正妻及后宫可考者有十五位:

武宣皇后,就是卞氏。
丁夫人,曹操原配正室夫人,因曹昂之死而与曹操反目,曹操曾欲迎回而不可得。
刘夫人
环夫人
杜夫人
秦夫人
尹夫人
王昭仪
孙姬
李姬
周姬
刘姬
宋姬
赵姬
陈妾
曹操有二十五位儿子:

曹昂,年轻时曾举孝廉,为张绣所杀。
曹丕,公元220年迫汉献帝禅让帝位,是为魏文帝。
曹彰,绰号黄须儿,为一勇将,曾大破代郡乌丸。公元225年封任城王。
曹植,擅长文学,曾作《洛神赋》。虽然得到曹操宠爱,但最终与其兄曹丕争位失败,从此在政治上无从施展抱负。公元225年立为陈王。
曹熊,早薨。
曹铄,早薨。
曹冲,为著名神童,传说曾根据浮力的原理为大象秤重,未成年便夭折。
曹据,公元232年封为彭城王。
曹宇,公元232年封为燕王。
曹霖,公元232年封为沛王。
曹衮,公元232年封为中山王。临终病重时魏明帝曹睿对其爱护备至,死后又获厚葬。
曹玹,公元211年封为西乡侯。
曹峻,公元232年封为陈留王。
曹矩,早薨。
曹干,公元232年封为赵王。
曹上,早薨。
曹彪,公元232年封为楚王。公元251年与太尉王凌谋反事泄,被赐死。
曹勤,早薨。
曹乘,早薨。
曹整,公元217年封为郿侯。
曹京,早薨。
曹均,公元217年封为樊侯。
曹棘,早薨。
曹徽,公元232年封为东平王。
曹茂,素来与曹操及曹丕不和。公元232年封为曲阳王。
曹操的7个女儿和记载她们的史书:

曹宪,汉献帝贵人。(后汉书献帝纪)
曹节,汉献帝皇后。(后汉书献帝纪)
曹华,汉献帝贵人。(后汉书献帝纪)
安阳公主,名不详,为荀恽之妻。(魏志荀彧传)
金乡公主,名不详,何晏之妻。(魏志曹真传引魏末传)
清河长公主,名不详,夏侯茂之妻。(魏志夏侯敦传引魏略)
临汾公主,名不详,疑为曹操女儿。(魏志司马芝传)

曹仁(168年—223年),字子孝,三国时期曹魏重要将领,曹操家族军其中一员。

祖父
曹褒,为颍川太守。
父亲
曹炽,任侍中、长水校尉。后因曹仁之功,追谥为陈穆侯,置守冢十家。

兄弟
曹纯,曹仁之弟。三国时期曹魏将领,曹操家族军其中一员。


曹泰,曹仁长子。官至镇东将军,假节,转封甯陵侯。
曹楷,曹仁二子。封为列侯。
曹范,曹仁三子。封为列侯。


曹初,曹泰之子。

夏侯渊 (?—219年),字妙才,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群雄曹操的重要将领,曹操家族军中其中一员。


曹氏,曹操之妹。

子女
夏侯衡,夏侯渊长子,受曹家恩宠。承袭夏侯渊爵位,再转封安宁亭侯。
夏侯霸,夏侯渊次子,本为护军右将军,受曹爽之恩,后曹爽被杀,向蜀汉投降。
夏侯称,夏侯渊三子,有军事才能,十六岁时射杀过老虎,曹操十分喜欢他,与曹丕也有交情,但十八岁便死去。
夏侯威,夏侯渊四子,历任荆、兖二州刺史。
夏侯荣,夏侯渊五子,少而有才,七岁而能写文、读经书,过目不忘,曹丕也为之惊奇。十三岁时,与父在汉中,当夏侯渊被打败时,奋而拔剑出战,阵亡。
夏侯惠,夏侯渊六子,少而有才,善于奏议,多次与钟毓有辩论,历任散骑黄门侍郎、燕相 、乐安太守,三十七岁卒。
夏侯和,夏侯渊七子,有辩才。历任河南尹、太常。
夏侯氏,夏侯渊之侄女,十三四岁时,出城斩柴,被张飞纳为夫人。


夏侯绩,夏侯衡之子,任虎贲中郎将。
夏侯骏,夏侯威长子,任并州刺史。
夏侯庄,夏侯威次子,其妻为晋景阳皇后之妹,夏侯家族盛极一时。任淮南太守。

曾孙
夏侯褒,夏侯绩之子。
夏侯湛,夏侯庄之子,博于文章,历任南阳相、散骑常侍。
夏侯光姬,夏侯庄之女,西晋琅琊王司马觐的王妃,晋元帝司马睿生母。
第2个回答  2007-07-05
三国志,三国演义,资治通鉴,后汉书中都没记载两家有什么冲突!
夏侯家 夏侯玄文采最好 谋略当然是夏侯霸,要不然咋会逃得这么快!
曹家 曹植文采最好 谋略当然是曹丕,否则也当不上君主! (曹冲不死,长大又继承爹爹的心眼,说不定比曹丕强多了!)
曹操不是袁绍,缺乏庞大家族世系的有力支撑;曹操不是刘备,没有一个悠远绵邈的帝王谱系可供露脸;曹操也不是孙权,能够尽享伟大父兄创下的那一片煌煌基业,所以曹操只能仰仗自己乱世英豪的非凡才能,自创江山,自铸伟词,所谓"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好在他有着非常全面的才能,文才泱泱,武略滔滔,智谋傲视同侪;他的性格亦张弛有致,极具包容性。如果说曹操的阴鸷、猜忌和机变百出的权诈人所难及的话,他生命形态的舒展、开阔,也同样是时人(乃至后人)驷马难追的。极端的丰富、难以梳理的庞杂、两极相映互动的矛盾,我相信既是自然界的本来意志,也是某些伟人的当然体现。曹操不仅没能例外,还体现得尤为彰著。 Y$<

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他的父亲曹嵩本姓夏侯,因为后来成为中常侍大长秋曹腾的养子,于是改姓曹氏。曹操文武双全,《魏略》说他“才力绝人,手射飞鸟,躬禽猛兽,尝于南皮,一日射雉获六十三头”。《三国志》说他「才武绝人」。
公元175年举孝廉,任洛阳部尉。公元177年任顿丘令,公元179年娶卞氏为妻,公元180年升为议郎。公元184年,在东汉王朝镇压黄巾军起义的战争中起家,任骑都尉。由于镇压黄巾军有功,升任济南相。后历任东郡太守、都尉、典军校尉等职。公元189年董卓入京后,逃亡回家乡陈留起兵讨伐董卓。
公元192年,正式组建自己的军事集团“青州兵”,公元196年率军进驻洛阳奉迎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并迁都至许。公元200年到公元207年间,经官渡之战等战役,打败袁绍和其它割据军阀,统一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二月,于赤壁之战中败于孙权和刘备联军,从此奠定中国历史上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公元213年,曹操封为“魏公”。公元215年,攻灭汉中的张鲁势力。公元216年,再被晋爵“魏王”,用天子旌旗,戴天子旒冕,出入得称警跸。他名义上还为汉臣,但权倾朝野,实际上已是皇帝。曹操死于公元220年3月15日,终年六十六岁。
公元220年长子曹丕立魏代汉,追尊曹操为魏武帝。他是魏国的奠基人。着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军事著作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诗篇。后人并且辑有《曹操集》。
史书评论曹操:“明略最优”,“非常之人,超世之杰”,“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里面,表现出明显的贬曹笔法。但后世学者认为,这是有意的歪曲事实,并没有正确评价曹操。曹操唯才是用,军事上战术战略灵活多变。他对东汉末年中国北方的统一,经济生产的恢复和社会秩序的维系有着重大贡献。在内政方面,曹操创立屯田制,命令不用打仗的士兵下田耕作,减轻了东汉末年战时的粮食问题。
第3个回答  2007-07-05
清朝初年的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因其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情节生动,流传极广,影响很大,为人们所熟悉。作者在开篇第一回里就描写道:“为首闪出一将:身长七尺,细眼长髯;官拜骑都尉;沛国谯郡人也,姓曹,名操,字孟德。操父曹嵩,本姓夏侯氏;因为中常侍曹腾之养子,故冒姓曹”。 须知,《三国演义》并不是简单地复述三国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实,而是作者根据自己的世界观来决定取舍,有意识地突出或删去某些方面,经过艺术构思和艺术加工,主旨贬曹的一部文学作品。《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已不是历史上的曹操,而是经过再创造的人物,这一形象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历史上其它“乱臣贼子”的某些特征。所以,鲁迅先生说:看《三国演义》,“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数百年来,人们便以该小说为依据,称曹操姓夏侯,不姓曹;甚而,某某人在编写的姓氏书中竟以此为根据,直书“曹操姓夏侯”。非也!
第4个回答  2007-07-05
曹操是宦官的养子,据《三国演义》记载,曹操原姓夏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