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题:愚公应该移山还是搬家? 举例

我们要开辩论会了,请大家帮我想想例子,我们是反方:愚公应该搬家。
我想要的是名人的那种不是一味固执做下去、而是另寻方法变通一下的例子。谢谢大家了!

今天的辩题事实上给了愚公两条路的选择,但体现在更深层次的却是两种思维方式的取舍。一条路,愚公率子孙万代挖石运土,移山填海。另一条路是移民新风,举家搬迁修建家园。究竟何去何从,我们和对方辩友是志同而道不合。我们双方都有锲而不舍迎难而上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意志,但对方辩友选择了移山,既不现实,也不科学,而我方观点是搬家,这是一种新思维,体现了中华民族务实之中求应变,应变之中求发展的科学精神。
我将从以下几方面阐述我方的观点。
首先,人的精神固然重要,但不能片面无限夸大而违背自然规律。愚公的愚就在于无视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让世世代代都去移山,且不说子孙们吃什么,更重要的是去掉一座山去填一个海,破坏了山和海的自然生态,将是怎样灾难性的后果,人与自然的关系根本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自然不属于人,而人属于自然,人与自然应该是相互和谐的存在。
其次,我们知道,问题有多种,有的只有一种解决方法,那么我们无法选择。而有的则有多种方法,正如愚公所面临的问题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选择一种科学的方法呢?
再次,无论是搬家,还是移山,它最终的目的,都是更好的与外界沟通。既然解决的问题相同,那么肯定要选择一种既现实又可行的方法。试想,山就这么移下去,至少需要多少代人,而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这仅有一次的生命难道应该用来移山吗?而愚公搬一家所用的时间若用来移山,可又能挑几担土呢?如此劳民伤财,还不如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地打破封闭的凝固,创造开放和流动是历史进步之所在。
综上所述,一边是移山事倍而无功。一边是搬家事半而功倍。一边是移山的辛苦和汗水,一边是搬家的大智和大勇。一边是封闭山村的无奈,一边是外面世界的精彩。何去何从,相信各位都会做出明智的选择。

反方四辩霍佳雯总结陈词:
首先,有了搬家才有了人类进步。从树上搬了下来变成人直立行走,从洞穴里搬出来人开始刀耕火种,从封闭落后的小山村里搬出来,我们又开始辞别了小农经济走向工业文明。搬家是进步的阶梯。
其次,搬家意味着打破封闭僵化的思维模式,提倡功效结合的思维方法。也意味着人员、物资、信息的合理流动。而这些也是发展市场经济、建设现代文明的坚实基础。
第三,搬家是在和谐之中求进取,人得天地之化育,万物之钟灵,应该做到人与自然活谐相处。以厚德载物。果像对方辩友所说的那样,因为出入之迂就破土滥挖,岂不破坏生态。“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了吗?而且移山式的行为反映的是人是万物的主宰的陈旧观念,已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1988年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的全球头号新闻人物竟是我们伤痕累累的地球。两相比较,高下立分。
第四,愚公搬家体现了创新意识,破除守土重迁的传统观念以坦荡的胸襟面对世界。
第五,愚公搬家也体现了仁爱的情怀,自己搬了家,可使千千万万的动植物免于受害嘛。
最后,愚公搬家更体现了积极进取的热情,向自我挑战的勇气。九十岁的愚公要去另一片天空下重建家园,真是敢为天下先善为天下先呀。
综上所述,愚公搬家集中了中华民族务实之中求应变,应变之中求进取的科学精神,君不见殷朝盘庚迁都冲破障碍,力挽狂澜,领一代风骚。君不见,汉唐民族融合,海纳百川,兼收并蓄,成泱泱大国。君不见,近代中华儿女转战南北,四海为家,创万世伟业,看今朝,神州大地上开放和交流,这是时代旋律、时代需要、搬家思维。
有道是,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我们只有务实,应变进取,才能破旧立新,再造辉煌。谢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05
理由: 首先,人的精神固然重要,但不能片面无限夸大而违背自然规律。愚公的愚就在于无视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让世世代代都去移山,且不说子孙们吃什么,更重要的是去掉一座山去填一个海,破坏了山和海的自然生态,将是怎样灾难性的后果,人与自然的关系根本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自然不属于人,而人属于自然,人与自然应该是相互和谐的存在
第2个回答  2019-12-23
应该搬家,固执的做一件自己都不知道能不能完成的事情,还不如搬到,有利于自己的地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