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蒜”如命的山东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16

山东人吃蒜历来生猛,且是刚需

在山东,“蒜”你狠

烹饪界有言: “鲁菜一万单八百,大蒜独占小九千” 。小小的蒜瓣儿被山东人吃出了百般花样:生着吃烤着吃,鲜蒜上市时腌糖醋蒜,寒冬腊月腌腊八蒜。

山东人虽然嗜蒜如命,但是葱作为山东人的象征,似乎更是山东人的代表符号。葱不仅是山东人普遍而又基础的调味品,在有些山东人的饮食结构中,还是一道基础菜品。左手一根葱,右手一个馍,大葱卷煎饼,这些听起来就有味道的饭还是某些人的最爱。

大葱蘸酱卷煎饼是很多山东人爱吃的一种食物

所以当绘画师在绘画地区代表形象时, 一个手拿着煎饼卷大葱的山东大汉成了山东人的形象符号。 不过,山东的葱之所以能直接单独吃,是因为它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小火葱,葱白粗且长,足有擀面杖大小,一口下去辣味稍淡,微露清甜,脆嫩可口。

除了蒜,多数山东菜肴也要用葱来增香提味, 炒、熘、爆、扒、烧等方法都要用葱 ,尤其是 葱烧类的菜肴 ,更是以拥有浓郁的葱香为佳,如 葱烧海参、葱烧蹄筋 都是经典的鲁菜。

为什么钟爱蒜

这种对葱蒜的偏爱地域性非常鲜明,有些山东人不能理解,在这个国家的其他地方许多人是根本不沾葱蒜的。尽管只是口味差异,但由于葱蒜独特的香气喜 爱者欲罢不能,厌恶者却是避而不及

有相当部分外地人将生吃葱蒜看作不雅的陋习,甚至网络上不少言论嘲笑山东人自带生化武器。他们实在无法理解,葱蒜味道熏人,吃完异味久久无法散去, 山东人为什么就这么爱吃葱蒜?

中国是大蒜大国,国产大蒜占据了大蒜界的大半壁江山,世界上76%以上的大蒜都产自中国。而中国的大蒜,大都来自山东、江苏、河南、河北。

提到大蒜,山东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山东是中国大蒜的最大产区,经官方认可的大蒜之乡有两个,苍山和金乡,一个在山东、另一个也在山东。本是同根生的两地人民经常为谁更能代表大蒜争论得不可开交。

比如金乡大蒜,在千禧之年就注册了具备地方特色的大蒜商标—— “金乡大蒜” 。同时,山东省金乡县的大蒜还出口到了 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

山东人由此可以分为两类: 吃大蒜的和在国外吃金乡大蒜的。

山东人爱吃蒜的习惯与本地盛产这种食物有关

山东盛产大蒜,尤以 济宁的金乡大蒜 临沂的苍山大蒜 最知名。从数量上来看, 光是金乡大蒜,就占全国大蒜产量的十分之一, 且汁鲜味浓、香脆可口,更富药用价值,传闻神医华佗曾以之救治咽喉堵塞的病人,可谓“蒜”到病除。

苍山(现称兰陵县)的大蒜同样个大味美,其间更有一曲悲壮的 “天堂蒜薹之歌” 。在作家 莫言 的笔下,名扬天下的“白汁儿蒜薹”承载着农人丰收的希望,腐败了带着“辣臭”的蒜头里则藏着一部爱与恨的血泪史。

而那蒜乡之人的性情,正如这片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大蒜,平日里质朴敦厚,埋在地下沉默寡言;一旦被视作“羊、马”宰割,则拔地而起与命运搏击,留下一段慷慨悲壮、荡气回肠的史诗。

在从前贫困的岁月里,一天劳作归来,几个馒头就着生蒜下肚,是老山东人活命的方式。这种味觉记忆根植于厚土,承袭于血脉。

在农业 社会 ,自给自足的农家人自然是田地盛产什么则多吃什么,这样的饮食习惯,经由一代代家庭餐桌上的菜肴传承下来,形成了片区内较为稳定的味觉系统。

此外, 一个地区的饮食习惯通常和地质气候有关 。山东地处北温带,冬季寒冷而漫长,无霜期短,到了冬天,可供食用的蔬菜种类更少。大葱和蒜凭借着它极强的生命力和繁殖力和易储存性,能够四季维持充足的供应。

此外,北方天气干燥,易出汗,体内电解质损失多,人常会感觉“口无味,体无力”,因此菜肴多味浓且咸。在重口味的饮食习惯下,北方人生吃葱蒜也远比南方人更常见,也更能接受。

蒜已融入鲁人血脉

朝夕的相处,让许多山东人对葱蒜产生一种特殊的情节。在外不管吃了多少山珍海味,还是会怀念家乡的大葱卷饼、面配蒜的滋味,甚至时常被这刺鼻的辛香勾起乡愁。这种喜食葱蒜的饮食文化与山东人性格特点的关系互为表里。

《舌尖上的中国》里说过一句话: “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定了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绊着,记忆深处的故乡。”

这就是山东人的家,大蒜味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