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烫、串串、冒菜,到底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9-11-14
麻辣烫一般是直接做好的,汤底很多都会加牛奶使之更加醇厚,可以喝。串串是用签子串好食物然后放锅里煮,一般锅底和火锅的一样,所以又叫串串火锅,至于冒菜,中和了麻辣烫和火锅,汤底不好喝,但是是已经煮好的直接吃的那种,综上所述
第2个回答  2019-11-14
这三种东西究其本质,其实都差不多,无非是把食材放进火锅里,烫好了之后拿出来吃,只不过形式稍微有一点点变化。麻辣烫又叫冷淡杯,或者叫做冷串串,把串串烫好之后录下来,端到你的面前,这就是麻辣烫。串串形式就很简单了,你自己去挑一根一根的串串丢进小火锅里,煮好了之后自己撸串儿。冒菜是你选好了蔡,但并不是一串一串的,由店家负责为你加工,其实就是丢进火锅调料里,煮一盆菜出来。
第3个回答  2019-11-14
执行的话这些根本就没有什么区别,主要的原因区别就是说它使用的方法不一样,但是他的最终的目的都是进入肚子里去了。比如说麻辣烫,它只不过是是也是跟火锅一样,相当于是放在调制好的碳水溶气罐,煮熟就可以了。然后再串串的话,他只不过说是用把那些串起来而已。所以说的话,然后那些木材它是直接把东西放在里面,所以说它相当于在同一种时间上进行了不同的加工而已。只不过说是为了方便某些人。比如说揣测的话,它可以更好的用手拿着去吃。所以说的话,他就相当于实习是一样的。
第4个回答  2019-11-14
麻辣烫,就是把你喜欢吃的菜在火锅里边烫着吃。串串,把菜串成一串一串的。把他在火锅里看了之后,再刷一点调料。冒菜,就是把你所喜欢吃的菜全部烫到锅里,然后再捞到碗里吃,这就是三者之间的区别。
第5个回答  2019-11-14
中国究竟有多少种“麻辣烫”?

这可能是中国美食界经典谜题之一。很多人不明白,都是一锅汤煮出来的,怎么有的称作“麻辣烫”,换个地方又叫“冒菜”,再换个人,他可能会非常笃定地告诉你,“这绝对是正宗的串串香”。

网友“十字卿”在微博上曾表达过自己对麻辣烫定义的困惑,短时间内引发4000多次在线讨论。

麻辣烫到底有多少个兄弟,它们有什么区别,谁是麻辣烫中的贵族?我们搜集了大众点评收录的全国近13万家麻辣烫、串串香门店,用大数据给你答案。

在座“麻辣烫们”,都怎么称呼?
关于麻辣烫的家族,有一张广为流传的“族谱”。族谱以火锅为祖宗,与火锅烹煮形式最接近的两种变体是冒菜和串串香,二者融合为麻辣烫,麻辣烫孪生兄弟叫水煮,干拌的叫做麻辣拌,清凉版串串则为钵钵鸡……(这段话说出来都费劲,看图吧)

这么说来,根据不同口味、烹煮方式进行区分,麻辣烫的亲兄弟们至少有6个。虽然都是一个家族的,他们在群众心里的份量那是不一样的。

在大众点评里,名字含“麻辣烫”和“串串香”的店铺数量最多,分别约有6万家左右。其次是麻辣拌和冷锅串串。

从店名来看,水煮、冒菜和钵钵鸡数量最少。但小编猜测,这是因为店家不太喜欢在店名里直接用到这些词。

麻辣烫及其兄弟们分别在哪里称霸?
别看都是穿成串,在汤里煮煮涮涮,“麻辣烫们”可是有地域差异的。

先来看看麻辣烫本尊的情况。数据显示,长春和哈尔滨拥有全国最多的麻辣烫门店,比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要多得多。

虽然麻辣烫起源于川渝地区,要说麻辣烫是被东北人发扬光大的,一点也不夸张。两大麻辣烫霸主、全国连锁店超千家的杨国福和张亮,都是地道的东北品牌。

他们还引领了麻辣烫口味改良风潮。北方人没四川人那么能吃辣,于是他们根据北方人的习惯进行调整,汤底由红油换成“大骨熬制的白汤”。现在越来越多新式麻辣烫店,主打“汤可以喝”,很可能是借鉴了这两位前辈的改良方式。

可能很多小伙伴会感到疑惑,川渝地区是公认的麻辣烫起源地,为啥门店数量都排不进前五?这是因为,它们已经被麻辣烫的亲兄弟串串香拿下了。

在大众点评上,成都和重庆串串门店数全国最多,当地麻辣烫店数量远不如串串店。

为什么串串在川渝地区如此强势?一种说法是,当年起源于四川乐山牛华镇的麻辣烫,传到成都、重庆后,取名为“串串”。关于改名原因,小编求助了知乎,一个高赞回答是,成都人认为“麻辣烫”三个字没有辨识度,“串串”更形象,而且成都人普遍爱说叠字儿,“串串”听起来像“喘窜儿”,很有成都风味。

1995年,第一家玉林串串香在武侯区玉林路开张。如今,“玉林”是走向全国的成都串串香中的一块金字招牌。

比起已经走向全国的麻辣烫和串串香,麻辣拌和水煮就更偏地方特色了。

麻辣拌起源于抚顺,简单理解就是无汤版麻辣烫。挑好食材放入锅中烫熟,过滤汤汁,再加入盐、醋、花生碎、辣椒等调料拌匀,一碗酸辣爽口的麻辣拌就做好了。这很符合北方人的口味,不太辣,重油重盐。

现在,以麻辣拌作为招牌美食的店大多聚集在北方,沈阳和太原开店最多,南方城市对它的热情并不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