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孩子解释死亡

如题所述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jWW7O5ESmbKkFq-TIQY_dw

提取码: yf43
《给我的孩子讲死亡》要向十一岁的女儿讲解死亡,这实在是件反常的事儿。可做的事儿似乎还有更好的,或者还有更迫切的、不这么难的。然而,谈论死亡,直面死亡而不化小,衡量死亡又不低估,明明白白展现死亡而不躲躲闪闪,这从严格意义上讲,既不是理解也不是讲解死亡,这样的任务不可能完成,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儿。应该做的只是领会死亡,或者掌控死亡,以避免惶恐与惧怕。同一个孩子对话,谈论死亡,这可能是紧紧贴近生活,力求逼退沉默和惶恐的最有效的办法之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7
如何跟孩子谈死亡

很多父母会回避甚至忌讳和孩子谈论有关死亡的话题,无法从容地和孩子聊所爱的家人不在人世的事情。

在孩子面前刻意隐藏自己的感情。你是不是曾经这样跟孩子解释亲人的离去:

他睡着了。

他离开了。

他去了天堂了。

他去旅行了。

……

今天以后,当我们给孩子描述“死亡”时,请不要用隐晦的比喻跟孩子解释了,这不仅没有解释清楚还会让孩子更困惑,对死亡产生幻想。

他为什么会睡着醒不来?我睡着了会死吗?

他离开了还会回来了,他离开了去哪里呢?

天堂在哪里,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万一孩子也想去天堂呢?

没有说再见的远行,孩子不知道亲人为何远行,是否回来,何时回来,对孩子安全感和信任感的冲击不亚于说“我不要你了”。

如果亲人去世,作为家长不要隐藏你的悲伤,让他们看到,悲伤没关系。坦率的谈论生命垂危的人,鼓励孩子探望临终者,给予临终关怀。

当孩子面对暴力导致的死亡,尽量引导他们讨论自己的恐惧和忧虑,引导孩子可以寻找身边的亲人、朋友老师谈谈,写日记表达痛苦。

允许孩子一起参与料理后事。比如家里有宠物死了,让孩子参与计划一个合适的仪式和葬礼,让孩子讨论他们对于死亡的看法,鼓励孩子表达他们与这只宠物共度时光的感受,感谢宠物带来的快乐,一起埋葬宠物,或者制作纪念相册纪念宠物。

不同阶段的死亡教育

不要期望孩子能够一下子理解死亡。不同年龄的孩子生活经历不一样,他们对死亡的理解程度也不一样。

3岁以下的孩子一般有分离焦虑,难以理解分离和死亡的区别。

不要跟孩子说亲人离开了,应该用更具象化的事情来描述死亡,比如他死了,他就不能呼吸了,不能吃饭了,也不会走路了,不会笑等,用一些基础的生活需求跟孩子解释死亡, 孩子会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等到孩子逐渐长大,他们对死亡提出新的提问,再来深入解释死亡。

3-5岁的儿童,可能会以为死亡是短暂的,就像奥特曼机器人没电了,充电就又活了。

这时候简单、诚恳地告诉孩子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是普遍的,是不可逆的,每个人都会经历这样的过程,帮助孩子宣泄情绪,并安抚孩子。

这个阶段,可以借助绘本或者动画片、电影给孩子进行死亡教育。

比如《爷爷变成了幽灵》。讲述一个男孩艾斯本,他最喜欢的爷爷去世了,他感到很伤心。一天晚上爷爷变成了幽灵回来了,每天跟艾斯本玩。艾斯本有本关于幽灵的书,书上说如果一个人去世时忘了做一件事,才会变成幽灵。于是艾斯本和他一起想。他们回忆起了很多快乐的往事。最后爷爷想起来了:“我忘记对你说再见了!”爷爷和艾斯本都哭了,互相说了再见后,爷爷走了。

这个绘本引导孩子正确认识死亡,明白死亡是我们必经的一个过程。死亡是一场告别,教给孩子面对死亡的态度。

再比如前段时间大热的皮斯克制作的以墨西哥亡灵为题材的动画影片《寻梦环游记》(原名《coco》),也是一部非常棒的关于死亡教育的影片,死亡这个严肃的话题,它用欢乐的节奏,轻轻松松地讲给孩子听,而且很多孩子听懂了,看哭了。

《Coco》这部电影告诉我们,人有三次死亡:第一次是你停止呼吸;第二次是注销你的ID;第三次是没有人再记得你。

影片的明线是热爱音乐的小男孩米格为追求音乐梦想,在亡灵世界里与落魄乐手埃克托经历的一段奇妙旅程。暗线是米格的曾奶奶Coco这个90多岁的老人原谅自己父亲的一生,怀念父亲,等待父亲回家,到逐渐忘记父亲,最后被曾孙子米格的一曲《remenber me》唤起对父亲的记忆,埃克托也因此在亡灵世界得以存在。全程贯穿家庭和亲情,令人动容又感到温暖。推荐!

5-9岁的孩子已能理解死亡是生命的终点,需要给予孩子安抚,鼓励他们寻找身边可信任的人宣泄自己的情绪,参与外部的活动,给予他们心理支持。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1-07
其实不同阶段的宝宝,对待死亡的概念是不同的。

婴幼儿(0-4岁),对“死亡”没有概念,也很难明白死亡的概念,这个阶段,家长可以用一些比喻拟人的方法解释“死亡”,比如可以把孩子心爱的玩具比喻死亡,玩具坏了,没法恢复了,就是死亡了。

4-7岁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这时父母首要做的“生命教育”就是告诉孩子,死亡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并培养好孩子的安全意识,这是非常重要的。

上了小学(7-13岁)的孩子,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和成年人一样有悲伤的情绪,这时,家长就不能拐弯抹角,用比喻举例混过去,应该面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用科学的角度,让他们以科学的眼光来看待这件事。可以带他们去自然博物馆,科技馆,看看人是如何出生,长大,老去,死亡,平静地告诉他们,他们就不会害怕,反而会欣然接受。不过,家长们切记,和孩子们表达“死亡”的言论时,千万不要去吓孩子,不要让他们对死亡产生过度恐惧感。

家长自己一定不要表现出死亡的恐惧,否则孩子也会蒙蒙眬眬地怕死。应让孩子知道死亡是很自然的事,死了就不动了、不吃了、不工作了。
第3个回答  2020-11-07
01
姥姥去享福了。我的妈妈前年癌症去世的,被病痛折磨得很痛苦。大孩子是我妈一手带大的,感情特别深。真不知道怎么告诉她。我们告诉她,别哭,姥姥到另外一个世界享福了。在那里再也不会有疾病,再也不会受折磨。
02
死亡就是到了另外一个世界,无论爱与恨都与她无关了。一个人死了,她就会到另外一个世界,永远不会回来了。所以宝贝你要好好爱妈妈,珍惜和妈妈在一起的时光。这样妈妈不再了,你可以回忆我们的幸福生活。
03
所有人都会死亡。很久很久的一天,妈妈也会死亡。所有的一切都会死亡。那么我们要愉快高兴的活着。你看,妈妈年轻的时候努力工作,认真生活,积极上进,就是希望在临死前不留下遗憾。宝贝我们要活得有意义有价值。
04
死亡是另外一种重生。家里养的泥鳅死了,在水里永远都不动了(我们没有照顾好她,没有及时换水)。孩子拿出泥鳅硬硬的身体,我告诉孩子,我们把泥鳅埋在花圃下面的土里,泥鳅会变为泥土,你会在明年春天开放的鲜花里找到它的影子。
05
给她读一些有关的故事书或绘本。有本忆印象深刻。《小兔汤姆》中的《汤姆的外公去世了》中讲到外公去世,理解死亡,痛苦,等等。类似的书还有,可以找来给孩子读。
06
用温婉的方式告诉孩子,不要让孩子失去安全感,别让孩子感觉恐惧和惊吓。死亡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事,但我们要尽力完成使命。
特别提示
死亡很难解读,不要惊吓到孩子。也不要让孩子过多接触。
第4个回答  2020-11-07
死亡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有生即有死,并且生死也没有一定的,无常时刻到来。所以在无常还没到来之前先安排好这件事(死了去哪里)。
想这一生解脱生死大事,就念南无阿弥陀佛去极乐世界,这是最好的归宿。否则就随自己的业因果报在六道轮转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