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的平仄音是怎么分的?

以《鹊桥仙》为例,”五十六字,上下片各两仄韵。亦有上下片各四仄韵者。 “
啥意思,没看懂。

平时多读一些宋词,很多东西都是要靠自己悟出来的。

简单来说普通话中阴平和阳平(一声和二声)为平生,上声和去声(三声和四声)为仄声。
和楼上那位朋友一样建议去看看韵律方面的书。
仄韵,就是押仄韵。

亦有上下片各四仄韵者,词的韵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死东西。也有不同的入韵和平仄。
对照百度百科上的仔细看一下。

中平中仄(增韵),中平中仄(增韵),中仄中平中仄(韵)。
纤云弄巧, 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
中平中仄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韵)。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中平中仄(增韵),中平中仄(增韵),中仄中平中仄(韵)。
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中平中仄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韵)。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说明:词牌格律与例词交错排列。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例词使用斜体字排印。词牌符号含义如下: 平:填平声字;仄:填仄声字(上、去或入声);中:可平可仄。逗号“,”和句号“。”:表示句;顿号“、”:表示逗。下划线:领格字。『』:例作对偶;〖〗:例作叠韵)

银色子弹~柯南迷?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74201.htm?fr=ala0_1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8-13
宋词的平仄与唐诗没有太大变化,仍然是平上去入四声,上去入为仄声。今天的普通话中没有入声,入声多分入平声和去声中,但一些方言中还有保留。所以普通话中阴平和阳平(一声和二声)为平生,上声和去声(三声和四声)为仄声。当然这只是最简单粗略的分法,要想在普通话中区分平仄,最好还是查韵书,毕竟今古音调变化很大,很多字的读音都改变了。作诗多《诗韵合璧》(平水韵),作词有《词林正韵》。
格律诗平仄格式单一,但因为有许多补救的办法,较词宽松许多。词是一个词牌名限制一种平仄格式,平仄和押运要求都十分严格。
第2个回答  2010-08-14
宋词平仄即平、上、去、入四声。其中平、上称“平”,去、入称“仄”。这四声分别对应现在的一、二、三、四声。但有些词牌名同样是限仄韵,却还有去、入之分,如满江红、念奴娇限用“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