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人以方文言文答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0

1. 求若石之死和责人当以其方的文言文阅读答案

亲,要阅读答案也得有题啊~莔rz 若石之死(译文) 若石隐居在冥山的山北,有老虎经常蹲在他的篱笆外窥视。

若石率领他的家人日夜警惕。日出的时候敲响金属,日落的时候就点起篝火,在山谷筑墙来防守。

最终,老虎没有得到任何东西。 一天老虎死了,若石很开心,自以为老虎死了就没有对自己形成威胁的动物了。

于是放松了防备,墙坏了不补,篱笆坏了也不修。忽然有一天,有一只貙,听到他家的牛羊猪的声音就进去并吃它们。

若石不知道它是貙,拼命地叫它走。云豹像人一样站立起来用爪子抓死了他。

大家说:"若石是只知道一样不知道两样,应有此下场啊!" 若石之死(注释) 1、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 2、恒:常常,经常。

3、窥:窥视,偷看。 4、藩:篱笆。

5、帅:同“率”,率领。 6、警:警惕。

7、卒:终,完毕。 8、岁:年 。

9、毒:危害。 10、弛:放松,放下 。

11、葺(qì):修补。 12、无何:不久。

13、貙(chū):一种体小而凶猛的野兽。 14、止:停 。

15、隈(wēi):墙角。 16、豕(shǐ):猪。

17、斥:呵斥。 18、走:跑。

19、以:用 。 20、人立:像人一样站立。

21、但:只。 22、宜:应该,应当。

23、备:防备。 责人当以其方(译文) 有个富人夜晚突然得了重病,叫仆人击石取火。

这天夜里特别阴暗,找不到刀与石头。富人很急迫地催促仆人。

仆人一副愤怒的样子说道:“您责备人也太无理了,今天夜里像漆一样黑,你为何不拿火来给我照明?要能够找到钻火用的工具,然后就容易得到火了。”富人说:“我有火,还要你照明吗?”人们听说这件事后说:“责备人应当讲究方法才行。”

责人当以其方(注释) 钻火:击石取火 当以其方:应当用(它)正当的636f7079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35313261道理 暴:突然 暝:暗 忿然:生气的样子 君:您 以:用 暴,“暴”解释为“残暴”,“残酷”,这都是大家知道的,但它还指“突然而猛烈",这一 点要特别注意。上文”暴疾“,指突然生病。

所谓”暴卒“,指突然死亡。 【只能帮到这里了撒~~~QAQ 望采纳~~握爪~~】。

2. 责人当以其方的译文

白话译文:

有个富人夜晚突然发病,(他)命令仆人击石取火。那天夜里又冷又暗,找不到刀与石头。富人很急迫地催促仆人。仆人一副愤怒的样子说道:“您责备人也太无理了,现在像漆一样黑,(你)为什么不用火给我照明?我如果能够找到击石取火用的工具,这样之后就容易得到火了。”

富人说:“我有火,还要你照明吗?”人们听说这件事,说:“责备人应当用正当的道理啊!”

原文:

某富翁夜暴疾,命仆人钻火。其夜阴暝,不得刀与石。富人催之急。仆人忿然曰:“君责人亦大无道理,今暗如漆,何不以火照我?我当得觅钻火具,然后易得耳。”

富翁曰:“我有火,何更欲尔照!”人闻之,曰:“责人当以其方也。”

出处:出自三国时期魏国文学家邯郸淳的《责人当以其方》。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

邯郸淳(约132年—221年),一作浮,又名竺,字子叔(一作子淑),又字子礼(或作正礼),东汉时颍川阳翟(今禹州市)人,三国魏书法家,官至给事中。

邯郸淳青年时代离家出走,游学洛阳,拜大书法家扶风曹喜为师,刻苦磨炼,终于名震书坛。其书法艺术精湛有力,尤其擅长虫篆(似虫形之篆书)。《书小史》称其“志行清洁,才学通敏,书则八体悉工,学尤善古文大篆。”作品有《责人当以其方》《笑林》《艺经》《投壶赋》《孝经》。

汉献帝初平年间(公元190-193)年,邯郸淳从长安避乱荆州,为刘表门下客。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南征荆州,刘表之子刘琮举州投降。曹操颇知书法,早闻邯郸淳大名,“召与相见,甚敬异之。”

因著有《笑林》三卷、《艺经》一卷而著名,被称为“笑林始祖,与丁仪、丁廙、杨修为曹植的“四友”。”淳自小有才名,博学多艺,善写文章,又懂的“苍、雅、虫、篆,许氏字指”,方圆遐迩许多人都知其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邯郸淳

3. 责人当以其方的译文

白话译文: 有个富人夜晚突然发病,(他)命令仆人击石取火。

那天夜里又冷又暗,找不到刀与石头。富人很急迫地催促仆人。

仆人一副愤怒的样子说道:“您责备人也太无理了,现在像漆一样黑,(你)为什么不用火给我照明?我如果能够找到击石取火用的工具,这样之后就容易得到火了。” 富人说:“我有火,还要你照明吗?”人们听说这件事,说:“责备人应当用正当的道理啊!” 原文: 某富翁夜暴疾,命仆人钻火。

其夜阴暝,不得刀与石。富人催之急。

仆人忿然曰:“君责人亦大无道理,今暗如漆,何不以火照我?我当得觅钻火具,然后易得耳。” 富翁曰:“我有火,何更欲尔照!”人闻之,曰:“责人当以其方也。”

出处:出自三国时期魏国文学家邯郸淳的《责人当以其方》。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 邯郸淳(约132年—221年),一作浮,又名竺,字子叔(一作子淑),又字子礼(或作正礼),东汉时颍川阳翟(今禹州市)人,三国魏书法家,官至给事中。

邯郸淳青年时代离家出走,游学洛阳,拜大书法家扶风曹喜为师,刻苦磨炼,终于名震书坛。其书法艺术精湛有力,尤其擅长虫篆(似虫形之篆书)。

《书小史》称其“志行清洁,才学通敏,书则八体悉工,学尤善古文大篆。”作品有《责人当以其方》《笑林》《艺经》《投壶赋》《孝经》。

汉献帝初平年间(公元190-193)年,邯郸淳从长安避乱荆州,为刘表门下客。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南征荆州,刘表之子刘琮举州投降。

曹操颇知书法,早闻邯郸淳大名,“召与相见,甚敬异之。” 因著有《笑林》三卷、《艺经》一卷而著名,被称为“笑林始祖,与丁仪、丁廙、杨修为曹植的“四友”。”

淳自小有才名,博学多艺,善写文章,又懂的“苍、雅、虫、篆,许氏字指”,方圆遐迩许多人都知其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邯郸淳。

4. 责人当以其方的理解

孔文举中夜暴疾,命门人钻火,其夜阴暝,门人忿然曰:“君责人太不以道,今暗若漆,何不把火照我,当得觅钻火具,然后得火。”文举闻之曰:“责人当以其方。”

解释如下:

孔文举半夜得了急病, 请仆人点支 蜡烛.

夜很黑, 那个仆人生气地说: 公子, 你也太不应该了吧,

这时候这么黑, (我看不见),你为什么不用火把照我,

等我打燃火, 再帮你点蜡烛.

孔文举听到了说:要求人去做一件事的时候要讲求方法

这个故事说明孔文举不会用人, 所以被小事所困

也说明那个仆人做事不讲前因后果.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责怪人要用正当的道理也!”

5. 王安石待客 文言文答案

原文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1)萧氏子(2)至京师(3),因谒(4)公,公约之饭。翌日(5),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6)。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7)。又久之,方(8)命坐,果蔬(9)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10)。酒三行(11),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12)数四,顷即供饭,旁置(13)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14),惟啖(15)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16)而退。

注释

(1)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

(2)萧氏子:萧家的一个儿子。

(3)京师:京城。

(4)谒:拜见。

(5)翌日:第二天。

(6)馔(zhuàn):准备食物。

(7)去:离开。

(8)方:才。

(9)果蔬:泛指菜肴。

(10)心怪之:对此责怪(王安石)。

(11)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

(12)脔(luán):切成小块的肉。

(13)置:放置。

(14)箸:筷子。

(15)啖:吃。

(16)甚:很。

(17)饭:饭食

(18)方:刚才

(19)盛(sheng):很,非常,及

(20)具:具备,完毕

文言知识

说“颇”。“颇”的义项较奇特,它既可指“很”、“甚”,也可指“稍微”、“略微”。这往往要随上下文决定它的含义。上文“萧氏子颇骄纵”中的“颇”要作“很”解,意为萧氏的独生子很骄横放纵。又,“其妇年五十,颇有姿色”,其中“颇”要作“略微”解,因为女子到五十已不太可能很有姿色了。又,“公为人正直,乡里颇有望”,意为他为人正直,在乡里很有名望。

译文

王安石做宰相的时候,儿媳妇家的亲戚萧氏子(因为)到京城,所以去拜访了王安石,王安石邀请他吃饭。第二天,萧氏子穿盛装出席,以为王安石必定会以盛宴相邀。到了中午的时候,觉得很饥饿,但不敢离去。又过了很久,王安石才下令入座。菜肴都不具备。萧氏子心里暗暗的责备王安石。喝了几杯酒,才上了两块胡饼,再上了几块切成块的肉。一会儿就上饭了,旁边只安置了菜羹罢了。萧氏子很骄横放纵。不放下筷子,只吃胡饼中间的一小部分,把四边都留下。王安石把剩下的四边取来自己吃,萧氏子感到很惭愧,便回去了

王安石的品质

不屑那些酒囊饭袋的小人,萧氏子虽人品不坏,但似乎是一个嫌贫爱富、阿谀奉承的人,王安石以自己的行动绝妙的讽刺了那些贪名贪利的人,即使对方是自己的亲戚他也不失原则,嗤之以鼻。也主要体现了王安石生活朴素,作风简朴,节约,不铺张浪费。

6. 关于《世说新语》的阅读答案

陈元方候袁公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②?”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④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⑤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注释:①候,拜访,问候。②履行,实践,做。③绥,安,安抚。④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⑤师,学习。

陈元方十一岁时,去拜会袁公(绍)。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任太丘长,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元方说:“家父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让人们做心安理得的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越来越敬重。”袁公说:“我从前曾当过邺县县令,正是这样做的。不知是令尊学我,还是我学令尊?”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相隔遥远,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却是那么一致。周公不效法孔子,孔子也不效法周公。” (1)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

(2)意思是说:你和我老爸就像孔子周公一样,都很厉害,但是谁也不是谁的老师。

言下之意:既照顾了对方的体面,又保存了自己的尊严,不卑不亢

7. 文言文《范滂》阅读答案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①人也。

少厉②清节,为州里所服。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

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后诏三府掾属③举谣言④,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尚书责滂所劾猥⑤多,疑有私故。

滂对曰:“臣之所举,自非叨秽⑥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⑦哉! 以会日⑧迫促,故先举所急;其未审者,方更参实。若臣言有贰,甘受显戮。”

吏不能诘。 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

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道至县,抱诏书,闭传舍⑨,伏床而泣。

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

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滂曰:“滂死则祸塞⑩,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 【注】①汝南征羌:郡县名。 ②厉:磨练。

③掾属:下属的官。 ④谣言:群众反映官吏好坏的歌谣。

⑤猥:众多。 ⑥叨秽:贪污腐败。

⑦简札:指奏章。 ⑧会日:指三公会议的日子。

三公,即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 ⑨传舍:驿舍,供外交使节和传递 *** 文书者休息的地方。

⑩塞:消弭,平息。 7. 下列句中的“以”与“以会日迫促”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以土砾凸者为丘 B. 以其境过清 C. 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D.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范滂年轻时就注重品德修养,受到州郡和乡里的钦佩。

冀州因灾荒而动荡,范滂被委任为清诏使。 B. 因为弹劾人数过多,范滂受到尚书的责备与怀疑,但范滂不为所屈,大义凛然地表示如检举失实,甘愿接受死刑。

C. 范滂秉公办事,不徇私情,曾主动上书揭发依仗权势欺压百姓的刺史、权豪。 D. 建宁二年,皇上下诏缉捕范滂等人。

督邮吴道和县令郭揖的行为表现了对范滂的无比敬仰。 9.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⑴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 ⑵疑有私故 ⑶即自诣狱 ⑷引与俱亡 10. 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2分) ⑵臣之所举,自非叨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2分) 参考答案:更多文章请参考 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 7.(2分)B(因为) 8.(2分)C(并非主动揭发,而是受诏奉命。) 9.(4分)①情绪激昂的样子 ②原因,缘故 ③到,到……去 ④逃跑(每个1分) 10.(4分)⑴等他到冀州境内后,太守、县令知道自己贪污受贿,听说范滂来了,都自动辞官而去。

(2分)(臧污、望风、解印绶)⑵我检举的,如果不是贪污腐败、奸邪残暴,深深地祸害百姓的人,(我)难道会因为私心而使奏章受到玷污吗?(3分)(举、自、奸暴、岂、以、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