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非暴力沟通》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1
常言道:“美言一句三冬暖,伤人一语六月寒”,说的就是不同的语言给我们带来的不同感受。也许,我们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和别人的沟通方式会跟“暴力”扯上关系,但“我们稍为留意一下就会发现,有些话确实伤人:言语上的指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任意打断、拒不回应、随意出口的评价和结论给我们带来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这些无心或有意的语言暴力让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隔膜、敌视。”

中国的家长非常擅长使用“打击式教育”对待自己的子女,取笑、挖苦、打击、批评等,是惯用的手段,我们经常听到家长如此对子女说话:“你这么这么笨,这点小事都做不好”,“你看看人家谁谁多厉害,你怎么这么没出息”,“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为什么你还是不听话”……这些语言的打击,给孩子留下多少无形的伤害。

我就曾经是这样的“暴力”妈妈。记得在女儿四岁那年,一次我陪她去参加少儿绘画比赛。当时的比赛安排在一家大型的家具商场四楼,当孩子们开始画画时,家长被隔离在绘画区域外,只能远远地观望孩子们作画。我站了一会儿,考虑到女儿一时半会画不完,就到其它楼层闲逛起来。但没过多久,女儿就找到我说画完了,我问她为什么这么快,她说她画完后没有涂颜色,我听到后非常生气,把她狠狠地数落了一顿:“你这么快跑出干嘛,你怎么能够不涂颜色呢,这不是白画了吗,你到底怎么想的……”女儿一声没吭,眼泪直在眼眶里打转。

还有一次,大概在女儿五、六岁的时候,有一次我感冒发烧了,躺在床上浑身难受,女儿进厨房倒了杯开水送到房间给我喝,我竟然非常生气地责骂她:“谁让你去倒热水壶的水,万一烫到了怎么办?给你说过多少次了,小孩子不可以碰热水壶的,为什么不听话……”噼哩啪啦说了一大通。

这两件事后来一直令我感到非常内疚,但当时的我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批评会给年幼的女儿带来什么样的感受,也没有想过我这种行为也是属于“暴力”的一种。直到上大学的女儿给我推荐了《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我们在谈论这本书的时候,提起这两件往事,我才意识到我当年对待女儿的方式是“暴力”的。值得开心的是,我有机会在十几年后就这两件事与女儿进行非暴力沟通,并向她道歉。

《非暴力沟通》(马歇尔.卢森堡)并非只教人们如何运用语言的艺术跟他人好好说话,而是深入刨析了暴力的来源,告诉人们如何运用非暴力沟通的要素与别人或自己进行沟通,非暴力沟通四要素分别为:观察(什么是我的观察)、感受(我的感受如何)、需要(哪些需要,或价值、愿望等导致那样的感受)、请求(为了改善现状,我的请求是什么)。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要素是观察。“仔细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并清楚地说出观察结果……保持完全的客观而不做任何评判。”但观察和评论或评价容易被混为一谈。如果一个人没有满足我们的要求,我们就会说他太自私了;如果上司指出你的缺点,你就会说他不近人情;如果同事做事不出色,我们就会说他智商低;如果孩子考试不及格,我们就会说孩子太笨了……我们通常以为,通过批评的方式,可以使自己的期望更容易得到满足,但人们往往会对批评产生逆反心理,并对批评者产生敌意,而且,他人并不会因为你的批评而变成你期待的样子。

非暴力沟通的第二要素是感受。感受与想法有所区别,例如:“我觉得你应该懂得更多”,“我觉得自己很无能”,“我觉得老板很卑鄙”,“我觉得他很负责任”,这些都是想法,而非感受,还有一些表达想法的词:被抛弃、被羞辱、被拒绝、不受重视、无人理睬、得不到支持、被利用、被贬低等。我们可以用一些词语清楚地表达感受,一类是需要得到满足时的感受:兴奋、喜悦、感动、高兴、平静、温暖、安全、幸福……另一类是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的感受:害怕、担心、着急、忧伤、沮丧、生气、愤怒、惭愧……

非暴力沟通的第三要素:需要。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在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有四种选择:责备自己;指责他人;体会自己感受和需要;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我们通常会忽略感受与自身的关系,我们会认为自己的感受是由他人的行为引起的,或是他人没有满足我们的愿望引起的。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ABC理论就很好地阐述了人们的这种心理。A是引发情绪的事件,B是人们的信念或对事情的诠释,C就是结果,即负面情绪。通常,人们不喜欢C的时候,都会试图去处理、阻止A以及与A相关的人、事、物。比如把自己的不愉快归咎于他人“你成绩不好让爸爸妈妈伤透了心!”“你说话不算数,我很生气。”“你这么自私,我很失望。”

非暴力沟通鼓励我们了解自己或他人的哪些需要、期待、或价值取向没有得到满足,也就是解决我们可以掌握和改变的因素B,而不是通过批评和指责改变他人的行为。

非暴力沟通的第四要素:请求。在请求他人的帮助时,我们需要提出具体的请求,例如:“希望你对我好一点。”换成明确的请求:“希望你能在周六陪我逛街。”“希望你可以经常做饭。”换成明确的请求:“希望你每周五到周日都可以做饭。”请求跟命令也容易混为一谈。所有通过批评和指责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或利用对方的内疚来达到目的的,都是命令而非请求。常见的是家长对待孩子:“你不把作业完成,就不可以看电视”,“如果的成绩没考到多少分以上,我就不给你买玩具”事实上,当人们认为我们是在强迫他们时,他们是不会心甘情愿地满足我们的愿望的。

在充分了解到非暴力沟通的方法后,我可以穿越回十几年前,运用非暴力方式与女儿进行沟通了。

我对女儿没有完成绘画就交卷的行为非常生气,是因为相信女儿的能力,她如果能好好发挥的话,一定能获得奖项,这对她、对我都是值得开心的事,但因为她在比赛过程中半途而废,令我的期望落空了。女儿急着出来找我,是因为她第一次在陌生的环境作画,别的孩子的家长都在旁边陪伴,但我走开了,对于她那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需要父母的陪伴才能得到安全感。当我体会到女儿希望获取安全感的需要时,我不再对此感到生气,而是好好安慰她(体会她的感受和需要),说出我对这件事的感受,还有对她的期待(说出具体请求)。

对于女儿给我倒开水的事,首先我要说出我观察到的事实:“我看到你去倒热水壶里的开水。”然后说出我的感受:“我非常担心你会被开水烫到。”再说出我的需要:“我希望你可以注意安全,不去做危险的事。”最后说出具体的请求:“以后要倒开水时,记得找大人帮忙。”当然,如果当时我能有意识地不陷入生气的情绪中,可以体会到女儿希望能够照顾和安慰妈妈需要,我先对女儿表示感谢和肯定后,再说出我的感受、需要和请求,那就更完美了。

非暴力沟通除了用于改善亲子关系、促进家庭和谐外,还可以运用于改善人际关系、运用于各个层面和各种环境的交流。有一个最重要的运用,我在此着重提一下——爱护自己。

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苛责的法官,当我们表现不完美的时候,我们的法官就会用苛刻的语言指责我们:“笨蛋”、“你真是蠢得无可救药了”、“你有毛病呀”、“你为什么总是一错再错,不吸取教训”……我们的法官想通过这种方式让我们感到痛苦、愧疚、憎恨来改变自己的行为。

我就是这种对自己有诸多不满意的人,经常自我攻击,自我否认,对自己的不完美表现充满愧疚、沮丧:“我应该早点知道”、“我不应该做那件事情”、“我不应该再这样下去了”。经常用“应该”这个词来打击自己。通过学习这本书,我认识到之所以会自我指责,是因为“我们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需要。”

现在,当我发现我的苛责法官在痛骂我:“你看你,又把事情搞砸了!”时,我不再陷入自我惩罚的痛苦之中中,而是仔细地觉察自己:我到底有什么样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比如我回想起自己上次回家几天没有好好陪母亲,而是花了很多的时间在玩手机时,我的心里就充满了愧疚,我从我的自责中体会到我要好好陪家人,我要做个孝顺女儿的需要,我停止了自责,马上拿起电话跟母亲聊聊天,并计划多点回去探望,当然,在回去的时间里不再沉迷手机或其他东西。

在我们学会了用非暴力沟通改善人际关系,使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更融洽,使我们更加爱自己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对所有帮助过我们人和事进行感恩,所以我们不要吝于表达我们对他人感激。

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表达感激时,我们只是为了庆祝他人的行为提升了我们的生活品质,而不是想得到任何回报,表达感激分为三部分的内容:

对方做了什么事情使我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

我们有哪些需要得到了满足;

我们的心情怎么样?

通常情况下,绝大多数的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感激,但当我们在听到别人对我们的感激时,我们也许会觉得别扭,我们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那么好,我们甚至担心别人对我们有所期待。非暴力沟通鼓励我们注意倾听别人所表达的感激:我们做了哪些有益的事情,他们有哪些需要得到了满足,激发了他们怎样的情感。我们没必要自大,也不必假谦虚,我们可以与对方一起庆祝生命的美。

希望这本神奇的书,能帮助到更多的人:

疗愈内心深处的隐秘伤痛;

超越个人心智和情感的局限性;

突破那些引发愤怒、沮丧、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思维方式;

用不带伤害的方式化解人际间的冲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