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主要讲了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3
所谓的非暴力沟通,就是一种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的沟通方式。它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不再单纯的条件反射式地反应,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地使用语言。

现实生活中,用心的人一定能感受或察觉到语言暴力带来的巨大影响,甚至可以左右一个人的人生和生命,这么说一点也不算夸大其词。言语上的指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随意的评价与下结论给我们 情感 和精神上带来的创伤,有时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而非暴力沟通恰恰可以帮助我们突破那些引发负面情绪的思维方式,超越个人心智和 情感 的局限性,用共赢的方式化解人际间的冲突。

非暴力沟通主要专注于以下四个要素,即: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可以说这四个要素贯穿了整本书的内容,是非暴力沟通的中心思想。

概括来说,首先,留意发生的事情,清楚地表达观察结果,而不是判断或评估;接着,表达感受,比如开心、害怕、气愤等等;然后,说出哪些需要导致以上的感受。最后,针对他人的请求给予回应。

值得注意的是,这四个要素对于沟通的双方并不只是具有单向性,而是双向的。也就是说,沟通的双方都需要思考以上四个要素,这样才能找到沟通中存在的矛盾点并加以解决。

最大的体会大概是自我觉察,跟自己建立连接,看情绪产生的时候,究竟自己是有哪些需要满足了或未满足,从指责别人转变到看见自己的需要,正在逐渐变得更爱自己;其次是当别人做了一件让我觉得奇怪和不可思议的事情,有时候能后退一步,产生他们也一定有很好的理由去做这些事(即使有时候我也不认同他们的动机和意图),不再轻易去进行评判。

在自我觉察方面,想举之前就职的单位,即一家以心理学考研业务为主的教育培训公司的一次经历,这对我来说是很深刻的一次体验。

当时在公司主要担任辅导老师,负责学生的复习规划、学习方法和心态调整。带的第一届学生考完研初试成绩出来后,会有一些拔尖的,但大多数都是不上不下的成绩。

当时我们部门有个同事,在几个部门之间都有一些业务,她把销售部同事在其部门群里的一段截图对话就发给我和另一位相关人(教辅产品负责人),这段话大概是这样的(某销售部同事口吻):

“现在考研初试成绩出来了,普遍的学生成绩没有去年好,我们要赶紧找学生做调查,看成绩不好,是教辅产品的原因还是辅导老师的原因?好督促他们进行改进。”

当时截图发出来,内心极度委屈和愤怒:

一年多来,400多位学生都是自己亲力亲为,自己不仅要担任专职一对一辅导,而且还要进行授课,编教辅产品,而销售部同事只用招学生进来就成了。他们招的越多,教务人员就越辛苦,而且他们经常为了招募更多学生,有时候会夸大机构这边的服务体验,所以教务人员也是苦不堪言,跟他们有天然的矛盾。

当时就觉得自己的辛苦工作不仅没有被看见,而且还在那么多不可控因素下去进行评判,太不甘和委屈了。

另外销售部做得特别令人反感的一点是:把我们教务人员辅导的一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当成是他们自己的业绩,在各个社交平台吹嘘说考研成功率有多少,以吸引更多新学员报名。

可一直在忙的是我们啊,有任何不好的部分,是我们的责任;好的部分,也不关我们什么事,这胜利果实抢夺得真是好啊 ~

这件事情发生时大概是在2018年的2-3月份,当时刚好在学习非暴力沟通,我就去试图探究自己愤怒和委屈背后的根源,自己有哪些需要还没有得到满足——即获得理解、认可、尊重和公平的需要。这些需要一直以来未满足,销售部同事说的话只不过是一个导火索,让我自己看见了这些需要。

想通了的那一刻,我记得当时在车站等车,3月份的晚上,天气还有点冷,我很释然地笑了:

其实我不一定非要让销售部的同事去理解和认可我,只要我的学生他们是喜欢和敬重我的(95%的学生还是比较信赖我的),我做的事情也对学生有帮助,我又何必去执着于销售部同事的反应和态度。

紧紧握持需要,轻轻拥抱策略,每个需要是有无限多的方式来满足的,不必执着。

自己现在也在做一些自我觉察的小记录,希望不仅是在事情发生之后,去体会,以后也能更好的管理自己的情绪,从后知后觉到先知先觉地处理各种事务。

附上自己的一个自我觉察的小记录,仅供参考:

紧接着,再来举另外几个例子来说明学习非暴力沟通之后的第二个收获——能够去试图看到他人做某件事的理由,去看到他们的需要,不再轻易对他人进行评判。

今年1-2月份的时候,有一部韩剧《天空之城》很火,讲的是一群 社会 上流父母为了孩子能考上最好大学,在这种欲望驱使下做尽了各种事。

在刚刚看完第三集的时候,我就在朋友圈发表了自己的感慨,以下是截图:

当然有时候还是免不了不知不觉自己就发脾气了,或者对别人进行评判了,但是会有更多的反省和思考的时间留给自己,与自己的内在小孩有更多时间的相处,去理解它偶尔的脆弱和孤独。

有时候想着想着也能明白自己为什么生气了,这样有时候就能杜绝一些负性事件(比如无所谓的争吵或者生闷气)的产生,但人无完人,有时候还是无可避免成为了情绪的奴隶,毕竟本能的力量太强大了,但非暴力沟通让我去修炼变得更爱自己,驱使着我离真实的自我更近~勇气和慈悲有时候就能升起了。

一、原话:非暴力沟通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二、解读:

1、含蓄、内敛、自谦是中国传统处世之道,我们经常连说话方式也很委婉,并常常暗示对方自己的想法、看法等等,因此在沟通过程中经常出现偏差、误解,甚至说话者本人还经常气愤的认为我都表露、表达的这么清楚、这么明白,你怎么还不懂呀?

2、非暴力沟通四要素:观察——首先要客观的看待事情本身,用客观的语言陈述,你所看到、了解的全部事实!感受——接着倾诉你当时真实的感受、 情感 状态,并尽量说出导致你 情感 变化的底层原因!需要——然后表达你需要获得什么样的结果!请求——最后给出你要获得的这个结果,需要对方具体执行那件事。

3、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人、任何事情,不管别人怎么说?怎么做?怎么想?不管是批评?表扬?生气?高兴?我们都要倾听出对方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4、、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人、任何事情,不管自己怎么做?怎么想?不管是愤怒?高兴?兴奋?低迷?我们都要倾听和解读出自己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5、观察是需要的引子,感受是需要的信号,需要是核心,请求是满足需要的方案。因此,在整个过程中,我们都是以了解和满足需要为中心的,其它三个要素都是为需要服务的,和需要息息相关、紧密相连。

6、我们所有的言行都严格按照非暴力沟通四要素进行,通过“观察、感受、需要、请求”来进行,自然而然,我们就能够进行非暴力沟通中最需要训练的习惯和功力。

7、我们所有的言行都严格按照非暴力沟通四要素进行,通过“观察、感受、需要、请求”来进行,经常进行倾听和表达“四要素”的训练,从而大大提升我们的沟通能力

三、反省:

1、我错以为沟通就是沟通双方通过沟通能够解决问题。

2、我没有认识到,沟通双方通过“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的过程最重要的需要。

3、我没有认识到,沟通双方想沟通来解决问题,必然要么有效果、有力量、有威力,要么倾听到位,这所有的一切必须以需要为中心的“四要素”。

“爱能使心灵的创伤痊愈”

《非暴力沟通》提醒我们人性是相通的——虽然每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生活方式或许不同,但是作为人却有着共同的感受和需要。

在发生矛盾和冲突的时候,运用非暴力沟通,我们将专注于彼此的感受和需要,从而促进倾听、理解以及由衷的互助。

使那些因为内心的宁静遭到破坏想用暴力的方式维护或寻求心灵的平和的人们安静下来。

用非暴力沟通来倾听内心中不同的声音,以及它们所反应的需求,更好地促进自我理解和内心的和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