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职场新人来说,试用期有哪些常见坑绝对不能踩?

如题所述

1、没有时间观念在职场,不能说时间观念强的人都能成功,但是一个成功的职场人,都有很强的时间观念。时间就是效率,如果一个人没有时间观念,上班迟到,工作慢悠悠,下班跑得比谁都快,负责的工作又没完成。久而久之,会给人留下不靠谱的印象。也因此会失去别人的信任,错过很多机会。时间观念强的人,不仅能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还不会耽误别人的时间。试用期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如果抱着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态度,对工作漫不经心。到头来,既做不好工作,又不会受到领导重视。
2、对新工作没有热情作为试用期的员工,既要学习为人处世,还要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繁重复杂的工作,难免会让人心生厌倦,想要放弃。但如果对自己的工作没有热情,只觉得工作除了累还是累,那还能做好什么工作呢?其实每个人职场人都不容易,每个人的工作都有委屈,只是大家对待问题的态度不一样。用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去工作,遇到问题只会找方法。用消极厌世烦闷焦躁的情绪去工作,看到的全是问题。对工作没有热情的新员工,很难会获取领导的重视,在领导眼里,这类人既做不好自己的工作,又影响了其他人的情绪。要记住,在职场正能量是很重要的,积极的心态能收获积极的人生。
3、工作时间处理私事工作最重要的是专注,每天从上班开始,要完成什么工作都应该有自己的计划。要事第一,每天给自己列一个清单,按照重要性的顺序,把当下要做的事情全部列出来。抛弃焦虑等多余的想法,集中精力把排在第一位的事情做完,然后做第二件,第三件,等等。工作时最忌讳的是,一边工作一边处理私事,很多人在非工作必要的情况下聊微信QQ,甚至购物,偷偷看剧,刷无关的网页。这种行为一方面正常工作分了心,很难做好,另一方面养成习惯后就是玩火自焚。工作期间,着力做好本职,不断解决问题,提升业务能力是关键。偷奸耍滑往往浪费了自己的时间,被领导发现后结果可想而知。所以,试用期一定要端正心态,恪尽职责,拒绝自私自利的行为。
4、与同事一起抱怨公司我的工作超级多,每天加班,好累;领导每天对我指手画脚,嫌这嫌那的,好烦;每天都是这些重复的无意义的工作,真不知道有什么用,好迷茫……类似上面的抱怨每天都在公司的不同小群体中上演着,职场中没有谁的工作是轻松的,尤其对于职场新人,需要不断克服困难才能看得见成长。试用期与其和同事一起抱怨工作,不如多花时间学习,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解压的方法。面对抱怨的同事,可以偶尔倾听的,但是别火上浇油,与同事一起议论公司,说人坏话,否则害人害己。
5、打探同事薪资入职时很多hr会告诉员工,同事之间不要互相打探工资。职场中,谈钱很伤感情。得知自己的工资高于别人,还会有点安慰,但如果自己比别人工资低,心里就会很不舒服,甚至失落或者嫉妒。薪水只是一个数字,却涉及到一个人的能力、职位、经历、行业、费力程度、制度公平性等很多方面。所以当你说出自己的工资后,无法确定别人的关注点,甚至无法确定会带给你什么影响,而最稳妥的方法就是不说。要想拿更高的薪水,那就让自己成为更重要的人,去做更重要的事。试用期,是员工和公司双向选择的过程,希望每个试用期的员工都能摆正自己的位置,端正心态,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0-17
1、试用期无限延长

职Q上有不少人职场人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面试时说好了试用期间,可到期不给转正,又延长时间。
即使是要调整岗位,或是转正,用人单位依旧无权要求二次试用。所以,在试用期开始前,一定要提前了解试用期间的具体时间规定,别稀里糊涂让自己陷入试用期的循环往复。

2、 试用期到期就“扔”

试用期间,如果公司不满意员工,可以用不符合录用条件来解除劳动合同。但有个别用人单位,正是利用这一点,在试用期刚到,即将转正的时候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该转正却被辞退,打了许多求职者一个措手不及。

对此,不少职场人只能自认倒霉,另寻出路。

但实际上,单位对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员工,是需要承担举证责任的,并非随便一个理由就能和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如果没有相应的证据予以佐证,很有可能就被认为违反劳动合同。

3、 试用期没工资或工资低
第2个回答  2021-10-17
对于大多步入职场的新人同学来说,都不属于 “211 / 985” 这种可以初入职场就可以进大公司的情况。更多毕业生是急于找工作,于是劝自己 “刚步入社会不要太挑剔” ,“哪里不是坑啊,都是一样的”,“先积累积累工作经验” 结果积累的都是累累伤痕。
之前也因为工作原因到劳动仲裁庭和街访办,结果发现这里是很多刚毕业孩子的重灾区,走到这里 往往是因为遇到拖欠薪资的问题。但一问,你就会发现职场可能冒出来的坑他们都尝试了一遍,还不自知。

打开腾讯新闻,查看更多图片 >
一 公司福利坑“待遇”篇
对于试用期的员工,刚入职的时候一定要确认好社保、公积金、劳动合同、工作居住证、居住证、人事档案,试用期期限等几个问题。下面详细来讲最常碰到的有三种:
【 1 ]没有社保:
试用期不给缴纳社保的现象在很多小公司很常见,会忽悠说试用期没有强制缴纳社保,转正才会有。
试用期虽然可以工资比转正少 20 % ,但是必须缴纳社保。虽然是试用期,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自签订劳动合同之日起,双方之间的劳动关系就已经确立,试用期包括在劳动合同期内,用人单位要依照法律规定为劳动者缴纳社保。
注意:为劳动者缴纳社保是用人单位的强制义务,即使双方在合同里约定有”用人单位不缴纳社保”的条件,也无法免除用人单位为劳动含墩纳仕保。
未缴社保,员工是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关系+索要经济补偿金+要求企业补缴社保。
经济争日尝金:工作时间不满 6 个月,经济争日尝金二半个月工资
重点标注:
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规定,建立劳动关系起三十日内,企业需要为你办理社会保险缴纳手续。也就是说理论上会出现入职当月不缴纳社保,这是符合法律规定的。那么一定要记得跟HR沟通好,特别是一些购房限购、摇号拍牌地区。保证你的社会保险连续不断缴。这是个大坑,要避免。另外住房公积金,以北京为例,每个月的变更处理只能操作一次,因为设计原因,断缴会很正常,要与新单位商量好补缴事宜。
【 2 ]未签劳动合同:
不签劳动劳动合同是个坑,有些公司沾沾自喜以为可以坑员工,结果把自己坑惨了。原因如下。
用人单位没签订劳动合同属于违法行为: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 l 个月不满 l 年没有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应该每月支付 2 倍的工资:
如果说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 1 年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已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此时,建议先安心工作,收好工资条、考勤证、工作证等证明您在此工作的证据,然后要求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拒绝,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并主张相应的赔偿。
重点标注: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也就是理论上,上班那一天起,公司就应当要跟你签订劳动合同,最多不能超过一个月。否则你就可以主张从第二个月开始支付二倍工资差额,一直到第十二个月支付完毕。仍然不签书面劳动合同,就视为咱们是签订无固定期啦。签完劳动合同可以找单位领一份,办很多事情会要用到。
【 3 ]欠薪:
首先要明确一点,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转正后工资的 80 %或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也地低工资标注。如果低了,那就是“未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这种情况下是可以直接离职并索要经济补偿金的。碰到欠薪问题,趁着老板还没跑路赶紧去劳动仲裁,现在的劳动仲裁规定是45天结案,最多不能拖过 60 天。如果公司不执行,是可以申请上法院强制执行的。
其他状况
试用期长度
【 1 ]劳动合同 3 个月以上不满 1 年的,不超过 1 个月;
【 2 ]劳动合同 1 年以上不满 3 年的.不超过 2 个月:
【 3 ]劳动合同 3 年以上的不超过 6 个月;
【 4 ]劳动合同不满 3 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备注:人事档案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队签订劳动合同或者聘用制的朋友们。转换工作单位的时候不要忘记开调函把档案调走。非公有制企业的朋友们,找一个地方妥妥的放好,不要挪来挪去。这样比较安全。以目前的退休制度,提取档案是前置条件,否则无法启动退休程序。
二 公司内部坑“待人”篇
1 尽快熟悉每位同事,记住是每位
试用期刚进公司,就是把自己扔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坑里,尽可能地去认识,起码知道他们的工作职责,不然等你有事求他们的时候就很不熟悉,很不习惯。因此一定要多观察、多学习、多交流。
2 只说三分话,别掏心了
多交流并不意味着,对公司的人和事轻易发表过多的看法和观点,尤其是负面的。特别是别跟公司里那种埋怨诉苦说这个公司不好的人在一起,每个公司单位都会有这种人。
因为在很大概率上,你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和背后牵扯的人际、利益关系,所以很容易产生片面的看法。而这样得出的结论一定是主观、武断的,而极有可能传到被评论人的耳朵里,无形中得罪了人,这对新员工的后续发展非常不利。
3 不要急于站队
别为了快速融入团队而急于站队,用心慢慢观察,首要目的只是做好自己份内事。随着对公司情况的熟悉和掌握,再加上如果你工作上手快、为人随和大方,若是没有大的纰漏,得到大家的认可,融入团队是迟早的事。
第3个回答  2021-10-17
您好,第一,试用期没有签合同,第二,试用期的社保,第三,试用期的薪资过低或者试用期有押金这些可能是比较常见的吧,祝您好运
第4个回答  2021-10-20
涉及钱的事情,一定要谨慎。预借现金、发票、报销、收款、礼品发放,都要前思后想。一张发票搞丢了,就够新人麻烦半个月的,还给所有相关人员留一个不重视细节的话柄。千万别觉得钱少事情就小,和钱有关的都是原则性问题,真出了问题,说什么都没用。贪小便宜之前,想一想Facebook蹭饭赚钱被开除那位。

涉及法律的事情,一定要谨慎。初入职场,必须意识到你现在不只代表个人,而且代表公司,工作场合一言一行都会被视为公司行为。无论是对客户的承诺,还是协议的签署,客户信的不是你而是公司,找不到你人随时能找到公司。特别提醒,不要带着公司身份在公开场合包括社交媒体随意表态,美团招聘那位前车可鉴。

涉及公司和老板的事情,一定要谨慎。老员工可以在工作中吐槽公司和老板,你不可以。你不知道哪些人是跟老板共创业共患难的老兄弟,你不知道哪些人是吃透企业文化和公司战略的老油条,你不知道哪些人是已经找好下家吐槽只是证明自己正确的潜水员。随意吐槽,很可能被别人理解成站队或是没打算长干,说不定职业生涯就被耽误几个月甚至几年。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