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职场新人来讲,试用期有哪些常见坑绝对不能踩

如题所述

对职场新人来讲,试用期常见坑绝对不能踩:

1、涉及钱的事情,一定要谨慎。预借现金、发票、报销、收款、礼品发放,都要前思后想。一张发票搞丢了,就够新人麻烦半个月的,还给所有相关人员留一个不重视细节的话柄。千万别觉得钱少事情就小,和钱有关的都是原则性问题,真出了问题,说什么都没用。贪小便宜之前,想一想Facebook蹭饭赚钱被开除那位。

2、涉及法律的事情,一定要谨慎。初入职场,必须意识到你现在不只代表个人,而且代表公司,工作场合一言一行都会被视为公司行为。无论是对客户的承诺,还是协议的签署,客户信的不是你而是公司,找不到你人随时能找到公司。特别提醒,不要带着公司身份在公开场合包括社交媒体随意表态,美团招聘那位前车可鉴。

3、涉及公司和老板的事情,一定要谨慎。老员工可以在工作中吐槽公司和老板,你不可以。你不知道哪些人是跟老板共创业共患难的老兄弟,你不知道哪些人是吃透企业文化和公司战略的老油条,你不知道哪些人是已经找好下家吐槽只是证明自己正确的潜水员。随意吐槽,很可能被别人理解成站队或是没打算长干,说不定职业生涯就被耽误几个月甚至几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8

第一个就是你的实习单位不按照法律约定试用期期限。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而劳动期限在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能超过两个月,如果是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试用期是不得超过六个月的。

如果你的实习单位超过了这些,那么你就有权去告他们。第二个就是单独签订试用合同或者你在试用期并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很多人在实习期都会被这一点坑。在很多企业他们招聘员工的时候都会签订一份试用合约。

等到使用期结束之后才会正式的签合同,其实这个才是正确的。很多公司都会欺负新人,什么都不懂,所以在实习期也不会跟他们签实习合同,等到转正的时候实习生就会发现自己的实习工资都是打了水漂的。

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只要是员工开始为这个企业工作,那么就已经建立了劳动关系,是属于事实合同关系的。如果不签合约叫按两倍的工资支付。所以职场新人在签订合同之前一定要看清楚。

还有一部分企业单位会延长你的试用期,但这些都是不合法的。很多公司都会利用员工想要转正的心理会给他们延长试用期。可往往就是最简单的骗局,也能让很多新人都团团转。因为现在的就业压力本来就很大,竞争力也是非常大,很多公司都会利用就业人员这些心理,从而对他们进行实质性的压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