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之后,为什么所有朝代都不在河南建都了?

如题所述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河南古称中原、中州、豫州,因历史上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对于河南省,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此。在此基础上,中国八大古都河南有四个,即十三朝古都洛阳、八朝古都开封、七朝古都安阳、夏商古都郑州。就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多个朝代,比如东汉、西晋、隋朝、唐朝、宋朝等,都曾在今河南省一带建都。不过,自宋朝之后,元明清这三个朝代都没有在河南定都,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宋朝之后,只有元、明、清这三个封建王朝,除了明朝早期定都南京外,其他都把都城建在了北京。一定程度上,因为封建王朝只有三个,所以定都河南的概率相对较小。当然,对于元明清这三个朝代,之所以定都北京,而不是河南,还是有不少因素在起到作用。一方面,对于河南省来说,在地形上以平原为主,地势比较平坦,几乎无险可守。而对于古代历史上的都城,会优先选择拥有山川、江河之险的城市作为都城,比如长安等古都。就定都开封的北宋,其灭亡就和都城无险可守存在一定的关系。


其次,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地处中原之地的河南经常受到战争的破坏。比如在北宋到南宋时期,河南等地就因为战争的影响,所以开封、洛阳等古都都受到了破坏,而人口和经济也受到了直接的影响。至于元朝末年和明朝末年,今河南省一带同样多次遭到战争的破坏。而这,也是元明清三个朝代没有定都河南的原因之一。与此相对应的是,元明清三个朝代定都的北京和南京,在当时受到战争的影响相对较少,都城的基础设施也比较完善。


再者,对于北宋等朝代,之所以在河南建都,部分因素是因为河南的交通比较发达。但是,宋元之际,海运地位上升,河南作为“天下之中”的优势被削弱,而北京因为靠近天津这一港口,所以海运能力更加方便,比如通过海运的方式,将江南等地的粮食、丝绸等运送到北方的都城。针对隋朝时期修建的京杭大运河,元世祖忽必烈下令开凿济州河、会通河、通惠河,京杭大运河直通南北,促进了北京的交通发展。由此,对于元明清来说,交通也是其没有定都河南的原因之一。


最后,对于元朝来说,之所以定都北京,是因为北京比较靠近草原,也即自己的发源地。到了明朝时期,定都北京有助于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也即秉承了“天子守国门”的理念。至于清朝继续定都北京,一是因为北京这一都城在明朝的修建下,整个基础设施比较完善。二是因为北京相对靠近清朝的发源地,可以兼顾中原地区和东北地区。在此基础上,对于元朝、明朝、清朝这三个封建王朝,都没有选择在河南的开封、洛阳等城市建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28

宋朝之后的元朝,也就是蒙古人没有中原故土的情怀,并且虽然建立了统治政权,但他们从未把自己看成主人,比起中原地区,燕云十六州的北京(过去叫幽州),更理想,毕竟离草原近~

接下来大明王朝在朱元璋在位时期,都城是南京,其实明朝也是无奈之举。原本燕云十六州在唐末五代十国时期丢了,明朝建立时还未能全部收复,如果将都城建立在中原故土,那等于没有任何屏障可言。不像南京,至少倚仗长江这个天险,谨慎点没错~

到了朱棣时期,就将都城迁往了北京。这也是当初朱棣还是燕王时的封地,自然感情不同,另一个,当时船业已经很发达了,长江这一天险的优势就被削弱了。再有,收复燕云十六州后,为防止再丢失,朱棣决定亲自坐镇,我觉得大家所说的明朝皇帝很硬气,大概就是从朱棣开始的吧。

清朝不用说了,满汉蒙都成一家了,还分什么关里关外的,

有现成的宫殿谁还往南搬,而且虽然大清也建设了一部分紫禁城,但都是传承汉族的文化传统来的,满族风格的宫殿是极少的,这也为了博得好感,所以,不会迁都

第2个回答  2021-03-01
北宋的东京汴梁、西京洛阳、南京应天府,这三座都城都在今日河南境内,但在金灭北宋的战乱中,包括它们在内的中原各地都遭受了浩劫,变得残破不堪,加之女真的重心一直放在原辽国故地,此时燕京的重要性开始凸显出来。之后的蒙古灭金之战又一次将中原打成一片白地,所以元朝建立后没有考虑以此为都,之后的明清则是遵循元之成例而已。
第3个回答  2021-03-01
第一个原因是河南的地势不适合定都,虽然说河南地处全国的中心地区,但是河南的周围主要是以平原居多。因此外主人公打进来是很容易的 相比北京就不一样了,北京北面儿就是长城定都在北京,虽然离北方草原很近。但是时刻可以看到这些游牧民族,第二个原因是河南到了后来不具备地理优势 以前河南是交通的区纽,但是有了海运以后,河南的优势就不复存在。而且元朝和清朝定都北京更是有足够的理由。因为本身蒙古和马汉文化就在北方发祥的
第4个回答  2021-03-01
1、自然因素,黄河数次改道泛滥,河南是重灾区。开封有民谣~开封城、城压城、地下埋着五座城。2、政治、军事因素,宋代之后的金、元、明、清四朝,要不本身就是北方游牧民族、要不就如明朝一般始终面临着巨大的北方国防压力。因此都不约而同的将国都北移,金、元、清是要靠近自己的北方发源地,而明朝是天子守国门。3、经济因素,从宋代开始中原地区兵连祸结,灾害不断,已经不能作为全国的经济中心了。取而代之的是“湖广熟,天下足”的南方地区。维持北方国都运转的重中之重是从南方过来的“漕粮”,而不再是中原地区的粮食。与之类似的还有“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地区,唐代以后也失去了经济、政治、军事中心的地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