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区对幼儿的重要性

如题所述

一、种植区的创设,有助于幼儿获得对自然和科学的初步经验

在幼儿园种植区,幼儿可以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获取知识和经验,体验活动的乐趣。根据幼儿园实际情况,可在活动室内和室外设置两类种植区。

二、种植区的创设,有助于幼儿了解植物与人们的密切关系,培养从小热爱劳动的品格

幼儿是天生的探究者,从一出生就在不断探究周围世界,丰富知识。在“收获的喜悦”活动中,幼儿把采摘的蔬菜拿到厨房,在老师帮助下,做成“美食”,体验着收获的喜悦。

收获麦子后,幼儿看着麦子被磨成了面粉,并动手参与,与老师一起来做不同花样的面点,懂得了各类植物和人类的饮食息息相关,明白了为什么要珍惜粮食、热爱劳动。

三、种植区的创设,可以激发幼儿观察美、表现美的追求

孩子们有了自己的种植区,关注和热情日益增长,显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果在种植区提供美术工具和丰富的绘画颜料,引导幼儿把植物的生长变化通过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就更是锦上添花了。

创设种植区,为孩子们提供了亲近大自然的条件。在这里,孩子们分工合作,感受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逐渐培养起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养成尊重生命、保护环境的习惯。

幼儿园种植计划:

一、植物:

1、目标:结合季节特征,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现象,发展幼儿观察力,为幼儿提供尝试、探究、实验的机会,通过亲自观察、动手、种植获得知识,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兴趣,丰富自然科学知识,养成注意集中,专注的好习惯,学习简单的劳动技能。

2、材料准备:

园内植物、种子(花生、黄豆、绿豆)、金盏菊、记录本、笔。

3、活动方式:

(1)种在土里观察其生长(花生)。

(2)泡在水里观察其生长(花生、黄豆、绿豆)

(3)装在透明容器中作上标记,随时观察(花生、黄豆、绿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2
(一)种植活动能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对于幼儿来说,自然环境能更直接的为他们的自主探索提供支持,种植活动是真实自然的,生机勃勃,变化万千。他们没有认真的、仔细的认识过黄豆,所以开始的时候我们就进行了黄豆的认识,帮助幼儿更进一步的了解它。从而萌发自主探究的兴趣,获得初步的科学经验和科学探究能力,体验发现和自主探究的快乐。

案例:小朋友和老师共同收集了各种各样的豆豆,生成了科学活动:“认识黄豆”。小朋友自己介绍带来的豆豆的名称。老师把不同的豆豆分放在盘子里,让幼儿自己观察豆豆的不同特征。许耀文惊讶地说:“老师,我发现黄豆有一点淡黑色,黄豆是不是有点坏了,”徐梦宇说:“是虫子咬的小伤痕吗?”,“其实,小朋友说的黄豆的伤痕是黄豆的芽眼”,“你们再找找红豆、黑豆、绿豆有芽眼吗?”这么一说,大家开始仔细地寻找着。幼儿都被这一句话吸引了,都在认真的、努力的寻找“芽眼”。

通过这个活动,幼儿认识了黄豆,在观察过程中我们发现,幼儿自己通过观察发现黄豆的秘密。在活动中幼儿的好奇心带动了他们的探索精神。幼儿能观察的很仔细,也很用心。他们还会自己动脑筋想,这个黑色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会自主的进行讨论。得不到正确的答案的时候就会请老师帮忙,以后幼儿碰到自己不认识的事物的时候也会去观察,去思考。

(二)种植活动能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如今的幼儿因为平时缺乏锻炼,很多本来应该会的能力都在“退化”,然而通过照顾黄豆苗,能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爱心。幼儿之间会进行交流,讨论自己种植时遇到的问题,同时他们还会比较谁的种子张的快。有些用心的幼儿,每天早上来都会用杯子给自己的豆芽浇水,让它茁壮的成长。

案例:今天我们再次去观察黄豆苗,他们已经长大了很多了。小朋友一看到豆苗,就说:老师你看我的,已经长出那么多的叶子了,已经长大了很多了。孩子们非常的开心,因为他们自己中的黄豆已经长大了,自己的劳动有了成果。在一片感叹声中,突然黄琪大声的说:“看我的黄豆叶子上全都是小洞洞。”“老师,我的也有小洞洞”。大家都问,这是怎么回事啊?我请小朋友自己观察一下,能不能找到破坏豆苗的“凶手”。娄翔大声的说:“看,叶子下面有很多的小黑虫子”。进过老师的提醒,幼儿就想办法要把虫子杀死,不能再让他破坏豆苗了。褚雨薇说:“这种虫子应该用药水,才能把他们杀死。”大家都同意这个办法,然后我们就找来水壶,兑好药水,在浇药水时,有朋友还说:豆苗我来保护你。很关心自己的豆苗。

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对自己的苗苗是多么关心,看到幼苗长大了很开心。同时看到幼苗长了虫子,能积极的想办法来保护豆苗,这个就是他们的责任感和爱心,通过这样的方法就能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并且通过遇到虫子的困难,并解决困难的事件,培养幼儿的爱心,同时也能看出种植活动使幼儿更加的团结,更有集体意识。

(三)种植活动能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力在他的手指尖上。”可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是加强幼儿脑功能锻炼、发展幼儿智力极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农村自然资源丰富多彩,是幼儿熟悉的、容易收集的,他们对这些东西感到好奇,而种植活动就是它一个小小的索引。

案例:小朋友种下黄豆现在已经长出了两张黄豆叶子的黄豆苗了。吴晞楠提出:“黄豆宝宝长出了叶子住在纸杯里有点不舒服了,怎么办呀?徐梦宇说:“我和奶奶把黄豆种在地上的”……小朋友纷纷议论着。最后商量决定把黄豆苗“搬家”,种在幼儿园的小山坡上。老师教了小朋友种植的顺序,用水管小心地给黄豆苗浇水。因为小朋友还要经常来看看自己种的黄豆苗,所以,在黄豆苗旁边插上写有自己名字的小标牌。

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发现黄豆生长在杯子里已经不够了,需要搬家,教师告诉他们种植的方法,放开手让幼儿自己发展。因为都是自己的豆苗,他们都很小心的进行种植,怕弄坏了自己心爱的东西。挖土、浇水这些事情在家里都是不会做的,在活动中也能看出幼儿动作的笨拙、和不知所措。这些都是幼儿的生活经验,不能舍弃。

(四)种植活动给幼儿带来收获的快乐。

随着季节的变化,同时在孩子们的细心观察照顾下,小山上的植物都成熟了,孩子们高兴地拿着工具来收获了,当孩子门抬着满满一篮子毛豆回来时别提有多高兴了,“这是我们自己种出来的毛豆,今天我们可以吃毛豆啦!然而分享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我们尝到了新鲜的毛豆,特别的好吃。在品尝的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幼儿懂得谦让,懂得一起分享,而且他们还懂得珍惜,知道这个是来之不易,是他们期待、盼望了很长时间,用爱心和责任心浇灌出来的。通过这次种植活动,对幼儿一些方面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幼儿不仅仅得到了能力上的发展。我们老师也体验到了种植的乐趣,我们老师与幼儿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1-22
 1、培养幼儿种植的兴趣,启迪幼儿智慧,陶冶幼儿性情,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2、为幼儿提供天天接触、长期观察、亲自管理、动手操作的机会,通过幼儿的双手和感官,使孩子对自然界的事物得到正确的认识,开阔视野。

  3、让幼儿接触自然,关注植物,感受生命的成长,从而珍惜生命,爱护生命。

  4、通过观察、管理等活动,培养幼儿的责任心,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美好情感及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参与活动的人员:聪聪猫班全体师生。

  四、主要方法:

  1、调查法。带领幼儿多方查阅种植的有关的理论与经验资料,向有经验的农民了解种植技术。

  2、行动研究法。在研究过程中开设“种植区活动”、举办“自种蔬菜展览会”等,让幼儿享受种植区的快乐。

  3、参与观察法。为幼儿创设绿色种植活动环境,努力营造浓厚的种植文化氛围,通过参与观察法,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生长特点。

  4、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进行归纳整理,总结种植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作用,将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用于指导今后的种植活动。

  五、活动的主要过程:

  (一)准备阶段:

  在这一阶段主要运用调查法的方法,查阅相关书籍及网上资料,向农民家长了解种植的技术和方法,了解组织幼儿进行种植的可行性,以及小朋友对种植的兴趣等,选择适合幼儿园种植的蔬菜或农作物。成立种植小组,选出小组长,明确分工,各小组轮流值日。(小组成员及分见附件)。

  (二)实施阶段:

  1、设立种植区角。由于幼儿园活动场地有限,不能在户外进行种植,但为了让孩子有更多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在班里都设立了种植区,运用盆栽的方法种植一些蔬菜,如葱、蒜、土豆、萝卜、白菜、豆角、黄瓜等,农作物有玉米、花生、大豆等。小朋友们搜集各种植物的种子,选择土质肥沃的土壤,一起制作精美“花盆”,用来种植植物。

  2、组织幼儿在泥土里进行种植,还尝试了水养大蒜、洋葱等蔬菜。孩子们尝试不同的发芽方法,如有的将种子放在水中发芽后在放入土中养,有的把种子直接种在土里,但总体发现大蒜、洋葱容易在水中发芽、生长,长势良好;但黄瓜、豆角等种子在水里不容易发芽,如果有芽儿发出来也容易霉烂。老师针对以上的不同的情况及时组织幼儿进行新一轮的发芽实验,将黄瓜、豆角等种子用湿布包裹,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种植兴趣。

  3、观察与记录。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引导幼儿主动参与管理,观察植物的变化,记录其生长变化过程,大大激发了幼儿的种植兴趣,增强了幼儿的责任心和坚持性。

  第一,做好标签。家长、教师帮助孩子将带入园的材料做好标记,尽量做得详细些。同时教师和家长鼓励孩子,主动将自己带来的材料介绍给班上其他的小朋友。

  第二,合理分工。根据幼儿平素的能力差异,好次搭配,分成小组,小组之间轮流负责。

  第三,引导观察。老师和家长平日里教给孩子一些简单的观察方法。如学会用眼看:认识动植物的外观、颜色等;用手摸:感觉粗糙还是滑腻;用鼻子闻:植物的花、果实是否有香味,等等。孩子们在长时间的照料植物的过程中,逐渐会养成了自觉和不自觉的观察习惯,对周围事物的感知能力自然会不断提升。

  第四,做好记录。小朋友每天到种植区观察,发现有变化就记录下来。只有让幼儿把观察到的现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才能让理论的东西在孩子们头脑中生根发芽,进而指导孩子进行实践活动。小朋友不会写字,由教师代笔记录,或画图记录。通过观察比较,了解了哪种植物喜欢水,哪种植物喜欢阳光……
第3个回答  2020-11-23
对幼儿的重要性,有时候就是嗯,增强幼儿的责任心,然后还让他们学会爱护植物,还让他们知道植物的生长是不易的嗯,他们如果定时的敏植物浇水呀,施肥要松土啊,植物才增长得非常好,就是增加他们的责任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