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种植园的重要性

如题所述

  1.种植活动可以促进幼儿体能的发展。

  种植活动和幼儿的肢体运动密不可分,从整地、播种、管理到收成,整个种植的过程都有需要眼、手、身体和脑同步参与。

  刨地松土、挖坑播种、施肥、浇水、剔苗、拔草、架藤、收割,涉及到铁锹、铲子、水桶、水壶、竹竿、绳索、剪刀等多种工具的使用。幼儿在使用这些工具的时候,手、眼、脚和肢体同步参与到劳动中: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锻炼机会,手部抓握及使用工具的灵活性锻炼,手和身体的协调性练习,同时还有耐力、力量等体能提升可能,这些都是在参与活动中不知不觉获得的。

  种植活动中的各类劳作,包括选种、播种、选苗、捉虫等园间劳动管理,收割、脱粒、脱皮等收成劳动,都需要手指动作灵活、灵敏地进行捏、拨、揪、挑等动作参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幼儿手部精细动作和小手肌肉的发展。

  种植活动对于幼儿身体动作发展、体能发展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2.种植活动为幼儿提供了接触大自然的机会。

  大自然是神奇和美妙的,有太多的奥秘和未知需要幼儿去探寻,而种植园地是大自然中小小的缩影,幼儿有很多机会去认识多样性植物,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拓展植物的相关经验,形成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植物的尊重和敬畏之心。

  一个班级可能种植一种或者几种植物,季节不同又会根据季节有所更新。一个年级、一个幼儿园所有的班级加起来,一年种植的植物可能就会呈现出千姿百态的植物样态。种植园还会伴随着发芽、开花、结果的现象,也会有昆虫、鸟类光顾的现象,还会有植物因光照而发生变化的现象。幼儿经常参与种植,经历植物的生长过程,就会观察到多样化的植物的不一样的特点以及因植物而引发的其他现象。小小种植园就给予幼儿接触新奇、有趣的大自然的机会。



  种植一颗鸡冠花可以窥见花的世界。通过参与尝试自己种植一颗鸡冠花,幼儿就有机会观察认识鸡冠花的形态、个数、颜色、质感、大小、味道等属性,又会因为鸡冠花而去认识别的不一样属性的花。如对油菜花的认识,黄黄的、对生的花,数量多、花期短、有圆形花瓣等,进而拓展到对公园、野外的各种小花的好奇和兴趣。

  管理一株丝瓜苗能够发现果的奥秘。种植丝瓜,管理丝瓜,幼儿需要经历种植、浇水、架苗、搭架等过程,才能有丝瓜果实的收获。种植的经历就是对植物生长过程的认识。但是,往往果实是送给幼儿劳动管理做好的回报。当丝瓜结出、变大,到成熟的过程,是幼儿成就感爆棚的时期。丝瓜的形状、颜色、长度、数量、味道等等,都让幼儿很新奇。而一种果实也就窥见了植物果实的秘密,引发幼儿对更多果实的探究欲望。

  故而,种植探究没有也不会结束,而是为幼儿打开了又一扇通往大自然的窗户,为幼儿敞开了一片更大的自然景象。

  3.种植活动能够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种植活动伴随着各种工具的使用,使用工具的过程就是幼儿有趣的探索过程。幼儿会用铁锹翻土、松土、挖坑、喂肥,用锄头就会除草,会用放大镜观察植物的细节部位,用温度计对温度和植物生长进行比较等等。在进行这些劳动的时候,不仅仅探究工具的使用方法,也在探究土壤的特性,探究植物生长的特点,这就为幼儿的持续探究提供了可能。

  观察和记录能力。植物的生长变化是一个悄悄的、慢慢的微妙过程,这个过程直接参与与植物互动的机会不是很明显,而观察却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替代操作。幼儿通过拍照、图示、数字、做标记等方式对植物的生长进行观察和记录,进而比较和分析不同种类的植物特征,以及某种植物的生长前后变化,以满足幼儿对自然界的敏感、警觉和好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