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幼儿园种植区

如题所述

如何开展幼儿园种植区

幼儿园的种植区一般利用园内空土地也可以摆一些花盆在水泥地上,最好不要在园外开辟,园内可以给儿童一个保障。
“幼儿园种植园地”是指在幼儿园内为幼儿提供“种植区”。我园的种植园地,通过孩子们亲自播种——观察——照料——收获等活动,使孩子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和大自然的现象。

在幼儿园种植园地中,我发现可以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种植刚开始时,幼儿的积极性不是很高,但随着种子一点点的发芽,幼儿的好奇心就表露出来了,每天早上来园后,第一件事就是迫不及待地去观察自己种植的植物…
种植园地也是自然环境中的一例,而“种植园地 ”是指把种子、幼苗埋在或栽在土里使其成长的地方。“幼儿园种植园地”是指在幼儿园内为幼儿提供“种植区”,教师有目的地位幼儿创设交往性、探究性的种植环境,投放适宜的种植材料与种植工具,采用小组或集体的活动形式自主的操作,发现、探索植物中的秘密的园地。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2
通过组织幼儿户外种植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兴趣,更是能够引导幼儿对于植物生长的过程有更加细致的了解,并且在这一过程当中充分使自身各个方面的能力都得到稳定的提高,例如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学习能力等等。以下主要对教师在幼儿户外种植活动当中的策略展开分析,本文为详细内容。
一、有效利用种植区,鼓励幼儿自主种植和管理
在一开始的植物种植过程当中,很多幼儿所种植的植物都是由教师完成种植的,幼儿仅仅只是在被动的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对于植物的生长过程并不关心。即使是一些态度认真积极的幼儿,也会因为植物的生长发芽阶段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导致他们早早的失去了兴趣,加上很多幼儿的植物都放在一起,教师也无法做到对每一棵植物都有所关注,这就导致了这种情况的出现:即种植区的植物多种多样,但是幼儿却很少去关注,只有教师和少数幼儿对种植区的植物进行管理,无法充分发挥户外种植的教育价值和意义。针对这一情况,笔者认为就需要作出改变,于是我提出了这么一个建议:
幼儿在家长的引导之下在家里种下一棵植物,并对其展开精心照料,当植物生根发芽之后便将植物带到幼儿园来,与其他幼儿相比较,评比谁的植物生长得更加茂盛。这种比赛机制有效地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理,因而都主动积极的参与到了植物的种植活动当中。此时,家长也为了满足幼儿的这一心理,也会在家认真指导幼儿如何种植植物,进而使幼儿不断掌握一些种植知识和方法。
这一活动的开展之后,幼儿陆陆续续地将自己种植的植物带到了幼儿园,向教师和其他幼儿介绍小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长特点,幼儿自己对种植活动产生兴趣的同时,家长也感受到种植活动的教育意义。比如说,班级上的一个幼儿在家中种植番茄,看见幼儿园之前种植的番茄长时间不结果,便将家中的番茄植物带到幼儿园来,向大家解释这两种番茄苗的区别。可以说,通过种植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幼儿对植物种植的兴趣,更能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
二、关注植物生长变化,帮助幼儿获取相关知识经验
第二个策略就是引导幼儿关注植物生长变化,帮助幼儿获取相关的知识经验。对于幼儿园阶段的学生,他们各方面的能力还处于十分薄弱的状态。要想做好植物生长记录,不仅仅需要良好的观察能力,更是需要坚强的意志力才能够做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那么在实际的植物种植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幼儿做好植物的生长记录呢?
首先,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向幼儿介绍每种植物的名称,并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植物的外形特点以及一起讨论植物今后的变化。更是可以引导幼儿将植物现在的样子和未来可能长成的样子通过画画的形式记录下来。于是,对植物的第一次观察记录便开始了,每一位幼儿都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其中。
这种对植物生长变化的观察活动,使幼儿明白了怎么样才算得上观察记录,并通过绘画的方式记录了这一过程,幼儿也了解掌握了更多的植物信息,参与积极性更是被直接调动起来了。而为了进一步提高幼儿对植物的观察记录水平,笔者又提出了一个要求,即学会对植物的观察和写生。原因主要在于不同种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状态都是不同的,有些植物可能变化很大,但是有些植物却变化很小,那么此时教师也需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使幼儿学习观察植物的变化情况,当有变化时在对其进行记录。比如说,小番茄长出了新叶子、结了一个新果实,黄瓜苗在不断长大,豌豆苗枯萎了等等。在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的过程当中,可以将幼儿分为小组观察这些植物,最后比赛看哪一个小组的观察结果更加准确,观察效率更快等,不仅有利于幼儿观察能力的提高,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获取更多有关于植物的知识和经验,更是可以利用幼儿的好胜欲这一心理特点进一步促使幼儿参与到植物的观察当中,达到更好的观察效果。
三、放大种植活动成果,促使幼儿积累生活经验
最后一点就是放大户外种植活动的成果。对于幼儿而言,户外的植物种植占据了他们的大量时间,他们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教师也更是需要意识到这一点,将植物的种植成果放大之后再展示在幼儿面前,使幼儿更加富有成就感。比如说有些幼儿在植物种植过程当中发现自己的植物总是变化最大的一个,在课堂上受到了很多的讨论和表扬,那么此时幼儿的内心也是无比自豪的。再比如当种下的小番茄成为幼儿园食堂的食材时,幼儿的内心更是受到了鼓励。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教师就需要充分意识到这一点,珍惜每一次鼓励学生的机会,通过放大种植活动成果,使幼儿感到更加愉悦的同时,更是能够在这一过程当中建立起足够的自信心,收获到更多的成就感。这对幼儿今后的成长和发展而言十分有意义。
户外植物的种植过程当中,有三个重要过程:种植、管理和收获。植物的种植过程能够有效的激发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以及了解到更多植物的相关知识和种植经验。植物种植之后,只有通过精心管理才能够使植物健康成长,对植物的管理也是了解植物、观察植物变化的最主要途径。在课堂当中教师就可以每天定时组织幼儿前往种植地观察植物,维持幼儿的长期好奇心,这一过程可能会让幼儿觉得比较乏味单调,但是经过长期的坚持,不仅可以使幼儿更有责任心,更加细心,更是可以养成幼儿坚定的习惯。最后就是收获这个过程,可以使幼儿收获更多的成就感,树立更多的信心,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户外植物种植,不仅仅能够引导幼儿展开科学探索,更是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责任心以及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很多家长反馈,户外活动的开展,幼儿对于植物种植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且生活经验也得到了稳定提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