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事业单位招考对应届生的界定

我看了下本市的事业单位报考的时间,发现报名几乎都在8月中旬了,考试都在9月初了,
那么这个对应届毕业生的定义是什么?9月考试,是对9月上大四来说是应届生还是6月毕业的大四生是应届毕业生呢?(如果是9月开学的应届生,那么在大三暑假就要准备考试了,如果是6月毕业的应届生,那么9月才来考试也太迟了吧?如果没考上不就只能等11月的国考了,身份还不是应届生了)
怎么事业单位考试的时间那么奇葩
考事业单位有没有相对应的复习资料呢?难道也是一样做某公或者某图的公务员考试资料?
考试的内容也是一样的吗? 行政测试+申论?
另外,国考和省考还有市考的时间应该是完全错开的吧? 不会出现国考还不知道结果然后省考市考就开始了这种情况吧~?
如果省考还没出结果,能参加市考的吗?

求大神回答~

2020年江苏省属事业单位招聘面向应届毕业生岗位占总数的71.6%,南京部分事业单位招聘面向应届毕业生的岗位占总数的76%,今年事业单位招聘对应届毕业生来说非常友好。

今年3月11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做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工作的通知》,事业单位招聘向应届毕业生大幅度倾斜其实早在意料之中。


不过,应届毕业生不仅仅是指2020届毕业生,关于应届毕业生的界定,最近有很多学员表示不是很清楚,今天小编统一在这里给大家答疑解惑。



关于应届毕业生的界定,官方公告是这样表述的:

1、资格条件中的应届毕业生,指国(境)内全日制普通高校2020年毕业并取得学历(学位)证书的人员。


2、2020年毕业并取得学历(学位)证书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如是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后,直接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录取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且读研期间无工作经历的,按应届毕业生报名。


3、2018年和2019年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以及符合上述条件的非全日制研究生,若仍未落实工作或学习单位,其档案关系仍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可按应届高校毕业生或社会人员报名。


4、参加基层服务项目的人员,如之前无工作经历,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后2年内的,应聘时可按应届毕业生报名,其他情形按社会人员报名。


5、国(境)外同期毕业人员(含择业期内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可按应届毕业生报名。国(境)外同期毕业人员,是指在国(境)外教学科研机构学习,与国(境)内应届毕业生同期毕业,并在2020年12月31日前完成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学历认证的留学人员。

应届毕业生常见问题:

2020毕业生,已经签订了三方协议,还可以以应届毕业生身份报考吗?

针对这个问题:小编给南京、省属的政策咨询部门都打了电话。回答是:南京这边说:如果还没有去企业报道、工作、签订劳务合同,可以以应届生身份报考;省属那边说:这种情况可以算做已经落实了工作单位,不可以以应届生身份报考。

由此可见,不同部门对于应届毕业生的解释、落实可能会存在差异,所以小编我给大家的建议是:报考之前咨询下对应的政策咨询部门,详细说明自己的情况:三方签署情况、是否去企业报道、是否签订劳动合同、档案所在地等情况同时并录音,之后再进行职位报考,这样比较踏实一些。今年主要面向应届毕业生招聘,如果可以以应届毕业生身份报考,可选岗位还比较多的,否则以社会人员身份报考,岗位少、竞争大。所以如果疑问,一定要跟政策部门、招考单位电话核实清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1
一般事业单位要求的应届生是当年6月份毕业的学生,而不是下一年的毕业生,事业单位考试今年是改革试行的,有专门的公职类考试书籍,今年事业单位考试笔试科目为《综合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两科,有的地市考公共基础知识,国考一般在下半年11月份左右,省考一般在上半年4月份,考试科目都是行测和申论。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18

很多同学问怎么判断招考事业单位有没有编制?

第3个回答  2021-10-27
当一名学生进入其教育层次中的最后一学年的时候,该学生为应届毕业生。应届生在报考公职类考试时有如下优势:
①报考优势
首先,近年来公职类考试,尤其是公务员考试政策向应届毕业生倾斜,近年来的国考和各地方考试,都有大量职位仅限应届毕业生报考。   
其次,全国大部分省(区、市)的地方公务员考试对应届毕业生都不限户籍,但对于社会人员会限定本省(市)常住户口。  
②考试优势   
首先,应届生能更快的适应考试,在答题时对于一些知识型、理论型的题目更擅长,备考能更有规划性和全面性。  
其次,应届生有更多的备考时间,仍在校园的应届毕业生,能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自习室、食堂、宿舍等多方资源,作息规律,备考更能持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