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夏王朝存在的证据吗

好像只有司马迁的史籍里记载了有夏王朝.外国历史学家甚至怀疑中国最远一个王朝就是商王朝?那我们国家没有有证明有夏王朝的证据吗?
比如说像殷墟那样的夏朝遗迹吗?
没有实物来证明它的存在,光看史书不足以让所有人信服

夏王朝的证据
;二百多年前,清朝的乾隆年间,有人在山东省嘉祥县发现了掩埋于淤土之下的石质结构的建筑群,随即清理出大量的石刻画像。从碑文上看,这是东汉桓帝时期,属于本地一个武姓家族墓地的石刻建筑群----武氏祠堂。<BR><BR> 武氏祠石刻画像无疑是汉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它也是中国所发现的最早的有关汉代以前上古时期人物形象的实物证据。<BR>在大量的平面石刻像中,有伏羲女娲,三皇五帝等上古人物,也有夏禹夏桀,孔夫子秦始皇等圣贤和暴君。<BR><BR> 石刻像中,夏朝的始祖禹王头戴斗笠,肩扛木耒,行色匆匆,一付救民于水火之中的贤明圣主形象;而画像中的末代帝王夏桀则是脑满肠肥,生活荒淫,以女人为坐骑。<BR><BR> 现在,这两幅石刻画像几乎成了夏王朝国君的标准画像广为流传。虽然这些画像的象征意义远多于其考古价值,但是这毕竟是1800多年前的古人留给我们的唯一有关夏王朝的有形材料。<BR><BR><FONT color=#008000>[采访北大考古系主任,夏商周首席专家李伯谦:<BR> 根据司马迁的《史记》的夏本纪,夏朝应该有着400多年的历史。那么,在考古学上怎么来寻找夏王朝的遗迹,这个(问题)本来很早以前学者就已经开始注意,但很长时间以来一直没有找到。当然这个原因可能有很多。一个原因可能就是和自然环境变化有关。譬如说关于洪水的传说。夏代大禹治水,这个大家都知道,是不是因为当时发了大水,把夏人活动的遗迹盖掉了、冲掉了?当然这也可能是个原因。]</FONT><BR><BR> 传说中的夏人活动范围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夏王朝可以说是在与黄河水灾的不断搏斗中建立起来的。3000多年来,摇摆不定的黄河多次泛滥,几次改道,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被黄河冲带下来的泥沙层层覆盖,为后人寻找夏人的踪迹带来了重重困难。<BR><BR><FONT color=#008000>[采访夏商周首席专家李伯谦:<BR> 在殷商废墟到郑州商城发现以后,从考古学上来讲,很自然的就提出来了(一个问题):因为在郑州找到了商代前期的都城,那么再往上找,比郑州(商城)早、比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晚的,处于中间的遗迹,会不会就是夏代遗迹呢?所以我想一个可能就是有自然环境的原因,再一个可能就是我们不认识的原因。特别是夏代按照司马迁讲的,应该已经有了文字,但我们现在发现的早于郑州商城的,包括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这些阶段的文字都还没有得到公认。所以这也可能是原因之一。但是毕竟司马迁的〈〈史记〉〉夏本纪是有所本的。]</FONT><BR><BR> 现代中国,几乎所有的专家学者都认可中国历史上夏王朝的存在,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直到20世纪50年代以前,中国的第一个王朝还只是存在于史书典籍里,夏王朝的都邑、活动区域等重要内容缺乏实物证明。没有考古学依据的王朝是难以让世界所承认,当然也无法科学地推算出夏王朝的年代框架,让世人所信服。<BR><BR>(片花)<BR> 事实上,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考古学家似乎找到了与夏文化有关联的遗迹。1930年由梁启超次子,曾在美国学习考古学和人类学的梁思永先生主持了在古称东夷的山东龙山镇城子崖进行的发掘。遗址中首次发现了既不同于仰韶彩陶文化,而地层年代又早于当时正在发掘的河南安阳殷墟商文化的一种独特的"黑陶文化"。<BR><BR> 城子崖遗址出土的轮制陶器漆黑光亮,有的陶器薄如蛋壳。"黑陶文化"在当时被认为是起源于东方而与仰韶彩陶文化不同系统的遗存。不久即依照其发现之地的地名龙山镇,被命名为龙山文化。<BR><BR> 虽然城子崖遗址所处的地理位置与史书中早期夏人的活动区域有一定差异,人们还不能将城子崖遗址和夏王朝直接联系,但是这足以证明,在黄河流域找到了和夏王朝时代相近并且具有早期国家形态的邦国的城池遗址,增强了中国学者寻找夏文化的信心。<BR><BR>(片花)<BR> 在中国传统的地理堪舆观念中,天圆地方。中岳嵩山,古称崇山,嵩山和附近洛、伊流域在中国古代人的心目中一直被认为是天下之中。设在这里用来观天测地的古观象台的延用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史记》称夏、商、周三代王朝都活动在黄河与支流洛河所形成的这片区域。<BR><BR> 利用古文献提供的线索,从考古学的角度寻找到夏人的遗迹,是科学推断夏王朝年代框架的第一步。<BR><BR> 1959年,原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徐旭生先生率队调查"夏墟",也就是寻找有关夏的遗址,在北靠黄河邙山,东邻中岳嵩山的偃师二里头村一带发现了分布广泛的古代遗址,随即进行了发掘,由此拉开了从考古学角度对夏王朝文化进行探索的序幕。<BR><BR><FONT color=#008000>[采访夏商周首席专家李伯谦:<BR> 特别是1959年,当时已经60多岁的徐绪生先生带着一群年轻人到河南西部去调查夏墟。夏墟就是夏王朝都城遗址的废墟。在偃师就找到了二里头遗址。尽管当时他们认为二里头遗址 可能不是夏代都城,而可能是商朝早期的都城西蕃,但经过我们几十年来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在那儿的发掘,经过许多专家们的研究,现在基本上有个共同的看法:那里应该是个夏代的都城遗址。]<BR></FONT><BR> 40多年来,历经多次发掘,现已基本探明了遗址的规模,对地层作出了考古学分期和文化分类,为夏商周断代工程中有关确定夏王朝年代框架的目标打下了考古学基础。<BR><BR> 1961年找到了大面积殿堂式建筑的夯土建筑基址,被命名为二里头一号宫殿。从建筑基址的规模上看,它决不是普通的民宅,是象征权利或具有祭祀作用的宫殿或宫庙式建筑。<BR><BR> 殿堂式建筑,大规模青铜器铸造和礼器等基本要素的存在,显示二里头遗址应该是当时的帝王之都,中国学术界基本认同和接受二里头文化与历史上的夏王朝有直接的关联,在这里可以找到夏王朝的年代信息。<BR><BR> 这里是距二里头遗址6公里的另一处都城遗址,从正在发掘的情况看,夯筑的高台和台阶轮廓清晰可见,成排的立柱坑还可以在高台的地面上分辨出来,这无疑也是具有宫殿或宗庙性质的建筑。正在清理的是被称为偃师商城3号宫殿的建筑基址。<BR><BR> 偃师商城遗址是1983年发现的,经过近20年的勘探发掘,已探明和确定这是一个面积达200万平方米的具有都邑性质的商代早期城池。<BR><BR> 一个王朝的都邑不论时间和地点上都和和另一个王都的都城紧密相连,这决不是一种巧合。<BR><BR><FONT color=#008000>[采访杜金鹏:<BR> 偃师商城作为一座商代早期的城址,它不仅是对商代考古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夏代考古也有重要意义。从地理位置上来讲,它与著名的偃师二里头遗址相距只有6公里。偃师商城的年代研究可以作为当前夏商周断代工程的一个支点。也就是说,夏商之间年代的划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偃师商城的年代研究。另一个支点当然就是商周之间(年代)的划分。关于夏商之际年代的划分,我们近两年来就是奔着这个目标在偃师商城进行着一系列的考古发掘工作。]</FONT><BR><BR> 照此分析,偃师商城开始修建的年代应该就是夏王朝灭亡的年代。<BR><BR> 这是偃师商城西城墙的中部,1997年的春夏,在偃师商城西城墙夯土基础的下面,发现了一段宽度比大城墙窄的小城墙遗迹,从地层关系推断,这是一段早于偃师商城的城墙遗址,偃师商城的修建年代在这里可以找到线索。<BR><BR><FONT color=#008000>[采访王学荣:<BR> 1997年通过我们论证发现在偃师商城范围内还有一所小城。发掘证明:大城是在小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从考古学文化特征及年代分析,我们认为小城的始建年代晚于二里头夏文化第三期。它代表了最早的商文化。因此,小城的出现是夏商王朝交替的标志。]</FONT><BR><BR> 考古工作者在此处代表不同时期的地层中,采集了大量的含碳样品,希望得到偃师商城开始修建的绝对年代。<BR><BR>(片花)<BR> 事实上二里头遗址和偃师商城的考古发掘只能提供解决夏王朝中晚期和结束时间的线索,对夏王朝的起始点还得另找出路。<BR><BR> 当我们将目光从被称为中土的河南西部的河洛地区稍稍地扩展一点, 1976年在距离二里头遗址直线距离约50 公里,中岳嵩山的南麓一处被称为王城岗的高地上,考古工作者找到了一处从考古学分期上讲年代早于二里头时期的龙山时代的古代城池。<BR><BR> 近似方形的土筑城墙,被认为是后来中国特有的方形城制的原始形态,城内大量的祭祀坑表明,这里不是属于普通人的居住群落。<BR><BR><FONT color=#008000>[采访安金槐:<BR> 登封王城岗的发掘和禹县瓦店的发掘都是根据文献记载,说夏王朝曾经在那里建过都。特别是登封王城岗,据文献记载,夏禹,第一个王,曾经在那里建过都。文献记载说夏代在这里建过都,而我们到这里来找,也正好找到相当于龙山文化晚期的遗址。那么一般人都认为二里头(遗址)是夏代的东西,是夏代的都城所在地。但是夏代据文献记载有四、五百年了,你要是光看二里头,也不过只有200多年。这样中国的历史就不一致了:文献记载说有400多年,你现在说只有200多年,而且二里头(遗址)的东西经过我们碳14化验,都是时间很短的,这证明在龙山文化之前还有跟二里头文化相接的夏代早期的阶段。]</FONT><BR><BR> 在史书中,曾有多处记载夏禹居阳城,而阳城又靠近嵩山。这一切似乎都显示着王城岗遗址和夏朝禹王时期的阳城有着某种关系。<BR><BR><FONT color=#008000>[采访李泊谦:<BR> 就在龙山的王城岗古城的东边,不太远,经发掘发现一个战国时期的古城。战国时期的古城出土了有“陶文”,上头写着“阳城仓器”,那就证明了至少在战国时期的古人心目当中,他们认为这个地方就叫“阳城”。因此说根据文献记载说“禹居阳城”可能就是王城岗龙山城这个地方,也不是一点道理也没有的。]</FONT><FONT color=#ff0000><BR></FONT><BR>(片花)<BR> 1997年底,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成员和全国著名的考古学家云集豫西,对王城岗、二里头、偃师商城等有关夏王朝的考古遗址和遗物进行了全面的考察,首次对有关夏文化的遗址作了考古学的年代分期,将一系列处于不同区域,但是有着前后传承、相互关联的遗址、地层,按照时间的顺序串联起来:<BR><BR> 1、 王城岗和禹县瓦店遗址相当于夏王朝开始时期;<BR><BR> 2、 二里头遗址相当与夏王朝的中晚期; <BR><BR> 3、 偃师商城小城的始建年代对应夏商两个王朝的年代分界。<BR><BR><BR>(片花)<BR> 196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一位美国的化学家威拉德。利比,以奖励他所发明的利用放射线同位素碳来测定古代遗物年代的方法。这就是在现代考古上应用最广泛的碳14测年法。<BR><BR> 碳14是存在于大气中的一种微量的碳放射性同位素,在大气中的含量基本上保持恒定。碳14通过光合作用被植物吸收,动物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植物生存,因此所有生物体内都含有碳-14。在死亡之前,生物体所含的所有碳元素中碳-14的比例和大气中的一样。但是生物一旦死亡,停止与大气交换,生物体所含的所有碳元素中,碳-14就按衰变规律减少,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生物残骸中的放射性碳元素的数量,经过比较,来确定生物死亡的时间。由于在考古地层中很容易找到含碳的生物体残骸,如:木炭、种子、动物的遗骨等,这种方法为古代遗址遗物的年代测定带来了很大方便。<BR><BR><FONT color=#008000>[采访仇士华:<BR> 我们需要做夏商周断代工程,就需要碳14有两个方面的条件成熟:一个就是碳14的精度。要发展高精度,现在有两种方法都可以达到:一种是老的常规性方法。它发展得比较成熟,它的仪器的稳定性也很好,测出来的精度很高,但它所用的样品量比较大。后来发现比较先进的核物理方法就是加速器质谱,它是属于原子素的,碳14原子素。所以它的效率就大大提高了。]</FONT><BR><BR> 常规碳14测定方法经过多年的发展进步,精度越来越高,但是常规的碳14测定,通常要求3-10克的含碳样品,因此,要求被测样品有一定的数量,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BR>加速器质谱是20世纪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核分析技术,只要有相当于常规碳14测年样品数量的千分之一,也就是毫克级的样品,就能用来测年。另外,加速器质谱测年的效率高,一份样品只需数十分钟。特别适合于测定珍贵的甲骨、遗址中残留的种子、碳屑等数量不多的样品。<BR><BR><FONT color=#008000>[采访首席专家仇士华研究员:<BR> 另外一个条件就是过去的碳14年代不能代表日历年代,原因是大气里的碳14水平是变化的。我们计算碳14是用统一的标准,这个统一的标准就不能代替大气里变化的标准。这个问题只有(通过)建立高精度的树轮校正曲线才能解决。86年以来国际上就公布了比较好的高精度树轮校正曲线。树轮是每年长一轮的,一棵树(的树轮)就可以把它的年龄说清楚。不但一棵树可以,而且可以把古老的树衔接起来,一直到过去八千年、一万年都可以做到。而我们把这些树轮拿来做碳14测定,这样树轮的年龄代表的年代同碳14测定的年龄就可以对应起来。因此我们现在测定一个碳14年代,就可以在树轮校正曲线上找到一个对应的树轮年代。]</FONT><BR><BR> 作为科技测年的重要手段,从1996年开始,夏商周断代工程为碳14测年技术投入了相当的资金和力量。包括对社科院考古所常规碳14测年实验室、北京大学的常规碳14和AMS加速器质谱仪实验室进行全面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BR><BR> 改造后的三个实验室相互进行了测量精度的对比测试。<BR><BR> 北京大学AMS加速器质谱仪实验室还特别邀请国外同行对改造后的设备运行状况进行评估。<BR><BR><FONT class=wen color=#008000>[采访郭之虞教授:<BR>包括我们在国内和常规碳14的一些方法的比对,也包括我们安排的和国际上一些知名的、最好的加速器质谱实验室进行的比对,这些比对都是用的盲检,就是说事先样品的年龄互相并不知道,测出来的结果多少就是多少。北大的常规碳14的测量、考古所的碳14常规测量、以及我们北大的加速器质谱实验室的碳14测量的结果一致性都非常好,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加速器质谱实验室进行的碳14样品比对,结果也非常好。]</FONT><FONT color=#008000><BR></FONT><BR> 1998年三个实验室陆续调试完毕,投入工作。从各考古遗址中不同地层采集的系列碳样被送到这些实验室里测定年代,有的碳样还采取常规法和加速器质谱法这两种不同方式分别测定,以确保数据的准确。<BR><BR> 在公元前500多年的时候,也就是距夏王朝的灭亡不过800多年,中国古代的大学者、大圣人孔夫子就对夏王朝史料证据的缺乏而感到茫然,曾经发出:“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证也……”的叹息。<BR><BR> 公元2000年后的今天,经过中国学者的不懈努力,争议中的夏王朝已经渐渐露出地面,历史研究与现代技术的结合使我们能够从时间和空间上基本把握夏王朝的发展脉络。

参考资料:http://lishi.htsz.net/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625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6-23
夏王朝的证据

二百多年前,清朝的乾隆年间,有人在山东省嘉祥县发现了掩埋于淤土之下的石质结构的建筑群,随即清理出大量的石刻画像。从碑文上看,这是东汉桓帝时期,属于本地一个武姓家族墓地的石刻建筑群----武氏祠堂。

武氏祠石刻画像无疑是汉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它也是中国所发现的最早的有关汉代以前上古时期人物形象的实物证据。
在大量的平面石刻像中,有伏羲女娲,三皇五帝等上古人物,也有夏禹夏桀,孔夫子秦始皇等圣贤和暴君。

石刻像中,夏朝的始祖禹王头戴斗笠,肩扛木耒,行色匆匆,一付救民于水火之中的贤明圣主形象;而画像中的末代帝王夏桀则是脑满肠肥,生活荒淫,以女人为坐骑。

现在,这两幅石刻画像几乎成了夏王朝国君的标准画像广为流传。虽然这些画像的象征意义远多于其考古价值,但是这毕竟是1800多年前的古人留给我们的唯一有关夏王朝的有形材料。

[采访北大考古系主任,夏商周首席专家李伯谦:
根据司马迁的《史记》的夏本纪,夏朝应该有着400多年的历史。那么,在考古学上怎么来寻找夏王朝的遗迹,这个(问题)本来很早以前学者就已经开始注意,但很长时间以来一直没有找到。当然这个原因可能有很多。一个原因可能就是和自然环境变化有关。譬如说关于洪水的传说。夏代大禹治水,这个大家都知道,是不是因为当时发了大水,把夏人活动的遗迹盖掉了、冲掉了?当然这也可能是个原因。]

传说中的夏人活动范围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夏王朝可以说是在与黄河水灾的不断搏斗中建立起来的。3000多年来,摇摆不定的黄河多次泛滥,几次改道,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被黄河冲带下来的泥沙层层覆盖,为后人寻找夏人的踪迹带来了重重困难。

[采访夏商周首席专家李伯谦:
在殷商废墟到郑州商城发现以后,从考古学上来讲,很自然的就提出来了(一个问题):因为在郑州找到了商代前期的都城,那么再往上找,比郑州(商城)早、比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晚的,处于中间的遗迹,会不会就是夏代遗迹呢?所以我想一个可能就是有自然环境的原因,再一个可能就是我们不认识的原因。特别是夏代按照司马迁讲的,应该已经有了文字,但我们现在发现的早于郑州商城的,包括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这些阶段的文字都还没有得到公认。所以这也可能是原因之一。但是毕竟司马迁的〈〈史记〉〉夏本纪是有所本的。]

现代中国,几乎所有的专家学者都认可中国历史上夏王朝的存在,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直到20世纪50年代以前,中国的第一个王朝还只是存在于史书典籍里,夏王朝的都邑、活动区域等重要内容缺乏实物证明。没有考古学依据的王朝是难以让世界所承认,当然也无法科学地推算出夏王朝的年代框架,让世人所信服。

(片花)
事实上,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考古学家似乎找到了与夏文化有关联的遗迹。1930年由梁启超次子,曾在美国学习考古学和人类学的梁思永先生主持了在古称东夷的山东龙山镇城子崖进行的发掘。遗址中首次发现了既不同于仰韶彩陶文化,而地层年代又早于当时正在发掘的河南安阳殷墟商文化的一种独特的"黑陶文化"。

城子崖遗址出土的轮制陶器漆黑光亮,有的陶器薄如蛋壳。"黑陶文化"在当时被认为是起源于东方而与仰韶彩陶文化不同系统的遗存。不久即依照其发现之地的地名龙山镇,被命名为龙山文化。

虽然城子崖遗址所处的地理位置与史书中早期夏人的活动区域有一定差异,人们还不能将城子崖遗址和夏王朝直接联系,但是这足以证明,在黄河流域找到了和夏王朝时代相近并且具有早期国家形态的邦国的城池遗址,增强了中国学者寻找夏文化的信心。

(片花)
在中国传统的地理堪舆观念中,天圆地方。中岳嵩山,古称崇山,嵩山和附近洛、伊流域在中国古代人的心目中一直被认为是天下之中。设在这里用来观天测地的古观象台的延用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史记》称夏、商、周三代王朝都活动在黄河与支流洛河所形成的这片区域。

利用古文献提供的线索,从考古学的角度寻找到夏人的遗迹,是科学推断夏王朝年代框架的第一步。

1959年,原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徐旭生先生率队调查"夏墟",也就是寻找有关夏的遗址,在北靠黄河邙山,东邻中岳嵩山的偃师二里头村一带发现了分布广泛的古代遗址,随即进行了发掘,由此拉开了从考古学角度对夏王朝文化进行探索的序幕。

[采访夏商周首席专家李伯谦:
特别是1959年,当时已经60多岁的徐绪生先生带着一群年轻人到河南西部去调查夏墟。夏墟就是夏王朝都城遗址的废墟。在偃师就找到了二里头遗址。尽管当时他们认为二里头遗址 可能不是夏代都城,而可能是商朝早期的都城西蕃,但经过我们几十年来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在那儿的发掘,经过许多专家们的研究,现在基本上有个共同的看法:那里应该是个夏代的都城遗址。]

40多年来,历经多次发掘,现已基本探明了遗址的规模,对地层作出了考古学分期和文化分类,为夏商周断代工程中有关确定夏王朝年代框架的目标打下了考古学基础。

1961年找到了大面积殿堂式建筑的夯土建筑基址,被命名为二里头一号宫殿。从建筑基址的规模上看,它决不是普通的民宅,是象征权利或具有祭祀作用的宫殿或宫庙式建筑。

殿堂式建筑,大规模青铜器铸造和礼器等基本要素的存在,显示二里头遗址应该是当时的帝王之都,中国学术界基本认同和接受二里头文化与历史上的夏王朝有直接的关联,在这里可以找到夏王朝的年代信息。

这里是距二里头遗址6公里的另一处都城遗址,从正在发掘的情况看,夯筑的高台和台阶轮廓清晰可见,成排的立柱坑还可以在高台的地面上分辨出来,这无疑也是具有宫殿或宗庙性质的建筑。正在清理的是被称为偃师商城3号宫殿的建筑基址。

偃师商城遗址是1983年发现的,经过近20年的勘探发掘,已探明和确定这是一个面积达200万平方米的具有都邑性质的商代早期城池。

一个王朝的都邑不论时间和地点上都和和另一个王都的都城紧密相连,这决不是一种巧合。

[采访杜金鹏:
偃师商城作为一座商代早期的城址,它不仅是对商代考古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夏代考古也有重要意义。从地理位置上来讲,它与著名的偃师二里头遗址相距只有6公里。偃师商城的年代研究可以作为当前夏商周断代工程的一个支点。也就是说,夏商之间年代的划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偃师商城的年代研究。另一个支点当然就是商周之间(年代)的划分。关于夏商之际年代的划分,我们近两年来就是奔着这个目标在偃师商城进行着一系列的考古发掘工作。]

照此分析,偃师商城开始修建的年代应该就是夏王朝灭亡的年代。

这是偃师商城西城墙的中部,1997年的春夏,在偃师商城西城墙夯土基础的下面,发现了一段宽度比大城墙窄的小城墙遗迹,从地层关系推断,这是一段早于偃师商城的城墙遗址,偃师商城的修建年代在这里可以找到线索。

[采访王学荣:
1997年通过我们论证发现在偃师商城范围内还有一所小城。发掘证明:大城是在小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从考古学文化特征及年代分析,我们认为小城的始建年代晚于二里头夏文化第三期。它代表了最早的商文化。因此,小城的出现是夏商王朝交替的标志。]

考古工作者在此处代表不同时期的地层中,采集了大量的含碳样品,希望得到偃师商城开始修建的绝对年代。

(片花)
事实上二里头遗址和偃师商城的考古发掘只能提供解决夏王朝中晚期和结束时间的线索,对夏王朝的起始点还得另找出路。

当我们将目光从被称为中土的河南西部的河洛地区稍稍地扩展一点, 1976年在距离二里头遗址直线距离约50 公里,中岳嵩山的南麓一处被称为王城岗的高地上,考古工作者找到了一处从考古学分期上讲年代早于二里头时期的龙山时代的古代城池。

近似方形的土筑城墙,被认为是后来中国特有的方形城制的原始形态,城内大量的祭祀坑表明,这里不是属于普通人的居住群落。

[采访安金槐:
登封王城岗的发掘和禹县瓦店的发掘都是根据文献记载,说夏王朝曾经在那里建过都。特别是登封王城岗,据文献记载,夏禹,第一个王,曾经在那里建过都。文献记载说夏代在这里建过都,而我们到这里来找,也正好找到相当于龙山文化晚期的遗址。那么一般人都认为二里头(遗址)是夏代的东西,是夏代的都城所在地。但是夏代据文献记载有四、五百年了,你要是光看二里头,也不过只有200多年。这样中国的历史就不一致了:文献记载说有400多年,你现在说只有200多年,而且二里头(遗址)的东西经过我们碳14化验,都是时间很短的,这证明在龙山文化之前还有跟二里头文化相接的夏代早期的阶段。]

在史书中,曾有多处记载夏禹居阳城,而阳城又靠近嵩山。这一切似乎都显示着王城岗遗址和夏朝禹王时期的阳城有着某种关系。

[采访李泊谦:
就在龙山的王城岗古城的东边,不太远,经发掘发现一个战国时期的古城。战国时期的古城出土了有“陶文”,上头写着“阳城仓器”,那就证明了至少在战国时期的古人心目当中,他们认为这个地方就叫“阳城”。因此说根据文献记载说“禹居阳城”可能就是王城岗龙山城这个地方,也不是一点道理也没有的。]

(片花)
1997年底,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成员和全国著名的考古学家云集豫西,对王城岗、二里头、偃师商城等有关夏王朝的考古遗址和遗物进行了全面的考察,首次对有关夏文化的遗址作了考古学的年代分期,将一系列处于不同区域,但是有着前后传承、相互关联的遗址、地层,按照时间的顺序串联起来:

1、 王城岗和禹县瓦店遗址相当于夏王朝开始时期;

2、 二里头遗址相当与夏王朝的中晚期;

3、 偃师商城小城的始建年代对应夏商两个王朝的年代分界。

(片花)
196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一位美国的化学家威拉德。利比,以奖励他所发明的利用放射线同位素碳来测定古代遗物年代的方法。这就是在现代考古上应用最广泛的碳14测年法。

碳14是存在于大气中的一种微量的碳放射性同位素,在大气中的含量基本上保持恒定。碳14通过光合作用被植物吸收,动物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植物生存,因此所有生物体内都含有碳-14。在死亡之前,生物体所含的所有碳元素中碳-14的比例和大气中的一样。但是生物一旦死亡,停止与大气交换,生物体所含的所有碳元素中,碳-14就按衰变规律减少,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生物残骸中的放射性碳元素的数量,经过比较,来确定生物死亡的时间。由于在考古地层中很容易找到含碳的生物体残骸,如:木炭、种子、动物的遗骨等,这种方法为古代遗址遗物的年代测定带来了很大方便。

[采访仇士华:
我们需要做夏商周断代工程,就需要碳14有两个方面的条件成熟:一个就是碳14的精度。要发展高精度,现在有两种方法都可以达到:一种是老的常规性方法。它发展得比较成熟,它的仪器的稳定性也很好,测出来的精度很高,但它所用的样品量比较大。后来发现比较先进的核物理方法就是加速器质谱,它是属于原子素的,碳14原子素。所以它的效率就大大提高了。]

常规碳14测定方法经过多年的发展进步,精度越来越高,但是常规的碳14测定,通常要求3-10克的含碳样品,因此,要求被测样品有一定的数量,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加速器质谱是20世纪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核分析技术,只要有相当于常规碳14测年样品数量的千分之一,也就是毫克级的样品,就能用来测年。另外,加速器质谱测年的效率高,一份样品只需数十分钟。特别适合于测定珍贵的甲骨、遗址中残留的种子、碳屑等数量不多的样品。

[采访首席专家仇士华研究员:
另外一个条件就是过去的碳14年代不能代表日历年代,原因是大气里的碳14水平是变化的。我们计算碳14是用统一的标准,这个统一的标准就不能代替大气里变化的标准。这个问题只有(通过)建立高精度的树轮校正曲线才能解决。86年以来国际上就公布了比较好的高精度树轮校正曲线。树轮是每年长一轮的,一棵树(的树轮)就可以把它的年龄说清楚。不但一棵树可以,而且可以把古老的树衔接起来,一直到过去八千年、一万年都可以做到。而我们把这些树轮拿来做碳14测定,这样树轮的年龄代表的年代同碳14测定的年龄就可以对应起来。因此我们现在测定一个碳14年代,就可以在树轮校正曲线上找到一个对应的树轮年代。]

作为科技测年的重要手段,从1996年开始,夏商周断代工程为碳14测年技术投入了相当的资金和力量。包括对社科院考古所常规碳14测年实验室、北京大学的常规碳14和AMS加速器质谱仪实验室进行全面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改造后的三个实验室相互进行了测量精度的对比测试。

北京大学AMS加速器质谱仪实验室还特别邀请国外同行对改造后的设备运行状况进行评估。

[采访郭之虞教授:
包括我们在国内和常规碳14的一些方法的比对,也包括我们安排的和国际上一些知名的、最好的加速器质谱实验室进行的比对,这些比对都是用的盲检,就是说事先样品的年龄互相并不知道,测出来的结果多少就是多少。北大的常规碳14的测量、考古所的碳14常规测量、以及我们北大的加速器质谱实验室的碳14测量的结果一致性都非常好,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加速器质谱实验室进行的碳14样品比对,结果也非常好。]

1998年三个实验室陆续调试完毕,投入工作。从各考古遗址中不同地层采集的系列碳样被送到这些实验室里测定年代,有的碳样还采取常规法和加速器质谱法这两种不同方式分别测定,以确保数据的准确。

在公元前500多年的时候,也就是距夏王朝的灭亡不过800多年,中国古代的大学者、大圣人孔夫子就对夏王朝史料证据的缺乏而感到茫然,曾经发出:“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证也……”的叹息。

公元2000年后的今天,经过中国学者的不懈努力,争议中的夏王朝已经渐渐露出地面,历史研究与现代技术的结合使我们能够从时间和空间上基本把握夏王朝的发展脉络。
第2个回答  2009-06-23

夏代是考古学界探寻多年的重大问题。商代已经论定了,夏代难道就一点根据也没有吗?上世纪50年代末,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徐炳昶先生带领一批学者到传说中夏的地区进行调查,在他们的调查当中确定了一个重要遗址,就是偃师二里头。经过多年的发掘和调查,对二里头的面积、内涵都比较清楚了,它符合文明的条件。二里头有大型宫殿,还有很多的墓葬,出土的青铜器、玉器,陶器上刻着可能是文字的符号,已经是一个文明社会了。它的时代、地理位置和我们文献记载的夏相吻合,多数学者同意二里头文化是夏文化。 

   还能不能再往前推?这就是现在我们要探讨的问题。大家在报刊上或许已经注意到一个重要遗址,就是山西襄汾的陶寺。陶寺遗址的时代又比二里头早,它属于考古学上龙山文化的晚期,根据现在测定的材料,其时代大概是从公元前2600年到公元前2200年,早于夏代。这个遗址有城,城的面积是中原地区龙山文化城址里面最大的。它有城墙、有宫殿。与此相配合,它还有大量的墓葬,其中有些较大的墓出土了很多令人惊奇的东西,最引人注意的是礼器,反映当时的礼乐制度,是文明社会的产物。比如礼器中的磬,和后来的很类似,是三角形的,挂起来可以奏乐;还有鼓,用陶土烧成圆筒形,上面用鳄鱼皮覆盖,也可以敲击。还有陶制的礼器,比如一种很大的陶盘,里面画着一条盘旋的龙,这和后来的商周青铜礼器,在构造、艺术上是一脉相承的。我们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就用这个龙纹作为标志,它是文明的一种象征。陶寺遗址还有文字,前几年在那里出土了一个残破的陶背壶,就像军用水壶一样,一面是扁的,一面是鼓的,可以带在身上。在这个残破的背壶上,有一个用毛笔沾朱砂写的“文”字,这个字又大又清楚,所有人看见后都没有怀疑。陶寺又发现有金属,金属器物出土已有好几次。最近发现了一个铜环,像齿轮一样,非常规整,经过检测,这个环是砷青铜的。砷青铜在近东是相当普遍的,我国过去只在西北地区有些发现。 

    陶寺最近一项很重要的发现,就是有一个“观象台”,虽然其性质还不能最后确定,但可以在这儿向大家介绍一下。陶寺城的中心有一个宫殿区,里面有一个部分经过发掘,是一个扇面形的建筑,前面是半圆的。这个建筑分为三层,最里面的一层有夯土柱的遗迹,排列紧密,柱与柱之间有缝。在2003年冬至那一天,发现在一个缝里面正好看见日出。大家知道地球公转在三四千年的时间里没有很大的变化。后来在其他节气还有一些观测。如果“观象台”这一点能够确定的话,将是天文考古学上的重大发现,和古书《尧典》里的观象授时是很适合的。《尧典》一项主要的内容就是观测天象,确定历法。据说当时有一年366天的历法,有闰月。尧的年代正与陶寺遗址相当,传说中的尧都平阳正在襄汾附近。 

    总而言之,我们通过这些材料,已经可以看到中国文明起源非常早,而且有它本身的特点,这是我今天在这里讲的第一点。 

这篇几篇文章记录很详实,可以参阅:

http://www.qzdy.cn/0459/a1/ReadNews.asp?pcs=574&;NewsID=48249&SpecialID=0

http://lishi.htsz.net/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625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6-01-20
夏朝,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朝代。司马迁史记记载夏朝有万国, 所以一般认为夏朝是一个部落联盟形式的国家(大陆马克思主义史学则认为,夏朝是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文物(公元前1600年以前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 所以其文化/文明程度高于新石器晚期文化。但是由于迄今为止,在考古学上还没有找到夏朝存在的文字依据(最早的文字记载出于西周初期),因此,其真实存在性没有得到正式确认。但是也不能否认夏朝的存在, 因为如果当时的文字书写在一些不易保存的物品上, 流传不下来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商朝的存在也是因为甲骨和青铜器是容易保存的物品才得以证实. 史书记载“禹时五星累累如贯珠,炳炳若连璧。”经过全面计算,公元前1953年2月26日有一次很好的五星聚会,这可以作为估定夏代年代的参考。

根据史书记载,夏朝是禹的儿子启建立的国家。夏禹传子代替了以前的禅让制度,由禅让制变成王位的世袭制。夏朝共传13代,16王(一说14代、17王,主要是大禹是君主还是部落联盟首领有争议的问题),约400年,后为商朝所灭。

在夏代,农业文明到了很高的程度,传说禹的大臣仪狄开始造酒,夏王少康又发明了秫酒的酿造方法。为了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探索出农事季节的规律,现代仍旧流行的有时称为夏历的农历就是那个时代发明的。

至于青铜器,中国已经发现了二里头文化的铜刀。如果二里头文化被认为是夏朝时期的文化,那么这件青铜器就是夏朝时期的。夏朝人使用的工具都是以石器为主。 不过二里头出土的文物,很多学者怀疑是商朝时期的.

夏朝都城出现了车,但还不能确认是人力车还是马车,因为车辙只有1米宽,和商朝的2米宽车辙不同,商朝已经确认使用马车了。

不过我个人更倾向于有夏王朝.比如商朝的甲骨文,我想商朝文字也不是一下就发展出来的,肯定还经历了个相当成的时间,所以我认为,在商之前还有一个王朝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09-06-23
西方人从来就没承认过夏朝的存在,翻开西方研究中国历史的权威著作《剑桥中国上古史》,根本找不到夏朝的章节。洋鬼子们认为,中华文明是从伟大的殷朝开始的,夏朝很可能并不存在。这是为什么?

西方人喜欢讲科学的,而且对此还很固执,比不了我们中国人的变通,更没有一切要按照领导意思去办的意识。对于历史他们坚持要有两类证据,一类是充分的可信的历史文献档案,一类是考古实物。美丽的传说他们不认。起先西方连殷朝也不承认,后来甲骨文、青铜器的发现和殷墟的发掘,让他们大开眼界,马上就改写史书并组织研究。中国在‘百日维新’以后,以梁启超为代表的新史家接受西方思想,开始对中国历史进行深刻的反省和研究。

首先是在文献资料方面.目前主要是依据两部史书,一是号称西周初期的文献《尚书》,里面提到了历史上“有夏”或“夏”。有人考证,《尚书》中提到夏朝的那几篇文章其实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人伪造的,而郭沫若认为《尚书》是晋人所伪。最能说明夏朝历史是当数司马迁的《史记》了,记载了大禹治水、少康失国、夏桀亡国等几件大事,然后把夏王的名字一代一代罗列了出来。但是它们距夏朝灭亡也已经一千四五百年了 。这些迟到了千余年的断代记载,其可信程度令人难以信服。

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殷人似乎根本不知道夏朝的事情。在已经出土的十万片甲骨文中,竟然连“夏”这个字都没出现过。史书记载,商汤是灭夏建殷的开国之君,甲骨文中祭祀他的卜辞有680余条,虽然歌功颂德的溢美之词很多,却丝毫没提推翻夏朝这样的丰功伟业。很多甲骨片上还记载了殷朝建立以前殷人的先王们,作为夏朝的诸侯,这些甲骨怎么没有提及任何有关夏朝的事情?

强大的殷王朝,在其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中竟然找不出有关前代“王朝”的任何记载!这是件多么荒谬的事情?除非殷帝国是第一个王朝才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在前面什么都没有,一片空白。对于建立了自己的王朝这样一件改天换地的大事,个性十足的殷人应该在大龟壳和大骨头上狂刻才对?

文字的出现是文明时代最主要的标志,夏的文字我们至今没看到。甲骨文的发现是现代考古最大的兴奋点,我们后世史家一直传承至今的三皇五帝的古史系统证明都是子虚。夏 同样也没有记载!

其次在考古实物方面。除了文字没发现,其它的任何东西也没有发现。1959年,“二里头”文明遗址被发掘。4000年前,这里曾经出现了一座宫殿建筑,四周有整齐宽阔的大道,生活着两万多名的居民。不论时间、地点都与史书上记载的夏王朝一致,考古学家们狂喜。可惜尽管奋力挥锹,汗滴下土,还是没有找到能判定为夏朝的任何器物,更找不到任何与夏王朝有关的文字。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倾向它是殷人所建.

还有重要的一个争议,是很多赞成有夏史家的杀手锏。现发现的甲骨文已经很成熟,青铜器的制作水平相当的高.这些不可能是一步到位的,要有个演变的过程,所以推断在殷以前一定有个神秘的王朝才能延续这灿烂的文明。是有一定道理,但为什么不是殷人自己文明的发展呢?我们发现的文字和 青铜器都是殷王朝后期的,而据记载殷帝国有 六百余年,在它之前殷族一直盘居在山东及渤海湾达几百年,这些年足可以让他们的文明有充分的发展时间!

我们的想象是,在新石器时代,殷与夏的文明是两个平行发展的文化系统。中原的夏族是由多个部落组成的,殷人对他们统称为"诸夏"。后来殷的文化发展迅速,远远的超过了中原的各部落。于是他们向西挺进,逐渐将诸夏赶跑或灭掉,至汤正式建立了当时世界上一流的大帝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