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老师请进

我老师在我写得作业上写上

要注意丰富自己的语言,让文章写得 更 有文采!

分数是和其他同学一样的8分
这是贬还是在好的基础上让我努力?

显然是说文章的语言不够丰富,缺乏文采。高考作文评分细则对语言有文采的判断分为四点:作文评分标准中“有文采”指的是如下四条:
1. 词语生动2. 句式灵活3. 善于运用修辞方法4. 文句有意蕴
因此,有文采的文章,一般都会达到这么几点:
(1)善于引名言,用得恰当、妥帖,引文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2)语言洗炼,纯熟,自然而流畅,幽默而含蓄。
(3)借助自然景物来表情达意,或比喻,或联想,或拟人,善于由此及彼,以物喻人。
(4)句式富有变化,或对偶,或排比,或反复,或反问。
(5)层次分明,段意呈递进关系。
(6)构思有意境,表达藏而不露,给人以回味的余地。
(一)句式的妙用
假如在文章中出现比较整齐的语段或者句式,会令阅卷者刮目相看,语言项的分数会骤然提高。特殊句式一般指对偶句、比喻句、假设句、反问句等。
1. 对偶句
对偶是一种好形式,但在文章中,对偶的形式可宽泛些,主要是利用这种形式达到整齐多样的效果。例如1988年《习惯》,有位考生是这样写的:
“我喜欢在每个早晨等待世界分娩出太阳,喜欢在每个夜晚点数星星又多了几颗;在雨天我从不打伞,让雨点轻轻地滴在我渴望的面颊上,在雪天我常常一个人出去散步,雪花落在我的睫毛上,我便有了一双梦幻的眼睛……噢,你别偷偷笑我,这只是我的习惯。我习惯于和动物交朋友,我家门前的蚂蚁每天都会收到我馈赠的美餐;我习惯于和植物做知己,我家院中的玫瑰总要闪烁着我为它点缀的露珠。真的,我熟悉自然界像熟悉我的挚友。早餐我问候这世界,晚上我不会忘记道声‘晚安’,因为这一切都已成为我的习惯。” (1988年《习惯》选段,原文获满分)
2. 比喻句
比喻,可以使对象表现得更形象真切,文章中如果用了好的比喻,分数一定会高出一个等级。下面是1994年《尝试》,一位考生开篇用了比喻:
“尝试是什么?尝试是乌云蔽日时能直上云霄的那种最勇敢的鸟;尝试是大浪迭起的海面上勇往直前的一叶扁舟。对于勇敢者,尝试是一条崭新的生活之路;对于弱者,那迫不得已的尝试是一座高筑的墙,十八个春秋,风风雨雨。回顾往事,我无悔无憾;展望未来,我信心百倍。我勇敢地面对生活,因为生活教会了我勇于尝试。” (1994年《尝试》,一类卷)
3. 反问句
反问句在议论文中使用频率很高,较好地运用也会使文章锦上添花。例如1990年“玫瑰园”材料写议论文,有位考生在谈“人才”时这样写道:
“记得我从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报导,一位知识分子仅仅是因为计算错了一个数据,从而总是受到同行的排挤,从此不再受到领导的重用,这位知识分子十分痛苦,人生哪有不犯错误的时候呢?哪能只因为这一点小小的缺点,小小的不足,小小的不完美就对整个人进行否定呢?这位知识分子以前做过许多贡献,难道这些都被那小小的不是淹没了吗?埋没这样的人才不觉得可惜吗?难道忘记了‘不以一眚掩大德’的至理名言了吗?”
(二)排比,靓丽的风景
近几年来,很多高考优秀作文倍受人们青睐,其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语言的优秀性令人刮目相看。
这些优秀作文在语言方面有很多优点,而就其排比句的运用方面,就十分地丰富,十分地耐人寻味。
1. 陈述式排比句
排比句采用陈述的形式,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来陈述一个内容。例如2002年一考生作文《拷问灵魂》就是这样运用的。作者一开篇就运用陈述式排比句,一下子扣住了话题:
“童真无邪的孩子说:‘心灵的选择是把售货员阿姨找错的零钱送回去一样简单的事。’初涉人世的青年说:‘心灵的选择是面对高官厚禄毫不动心,有铁一般的意志。’垂暮之年的老者说:‘心灵的选择是昔日的竞争对手落魄不堪时尽力拉他一把的宽容。’”
作者从不同年龄段来运用排比句,显得极有层次感,也十分形象。
2001年高考有篇优秀作文,题目是《诚信的内涵》作者也用了陈述式排比句:

2 作文怎样才能达到“有文采”
“诚信是什么?老农说,诚信是春天播下的种子,秋天结出的丰硕实,是汗水滋润中禾苗结出的盈穗在风中摇曳出的交响;教师说,诚信是推倒了墙变成的桥,是师生间真切的情感纽带,是皎皎白玉兰般纯洁的师生情;工人说,诚信是国家把工厂交给了我们,是我们担起历史大任时对祖国母亲自信的一笑。每个人对诚信有不同的诠释,他们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演绎着诚信。”
这段文字是从职业的角度来运用陈述式排比句的,显示出了不同的职业特点。
2. 比喻式排比句
比喻与排比都是修辞方法,几个相似的比喻句连用就构成了排比句。
2002年江西一位考生的《择善而从》,开篇就用了比喻式排比句:
“选择善良是一块路标,在你迷失方向之时,给你指明前进的方向;选择善良是一口清泉,在你干渴之时,给你生命的滋润;选择善良是一双有力的手,在你无助之时,给你巨大的帮助。因此心灵的选择,一定要择善而从。”
作者直接用这种形式,扣住了本文的话题“选择善良”,给人以清新、淡雅之感。
2001年高考作文中,有不少考生开篇就用了比喻式排比句。例如:
“生活如酒,或芳香,或浓烈,或馥郁,因为诚信,它变得醇厚;生活如歌,或高昂,或低沉,或悲戚,因为诚信,它变得悦丽;生活如画,或明丽,或黯淡,或素雅,因为诚信,它变得美丽;生活如书,书中的字要我们用诚信认真去写,我们的生活要我们用诚信去呵护。”
(《用诚信酿造生活》)
“它曾是千年前的儒学大师发自肺腑的呐喊,它曾在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中变得不名一钱;它曾是无数饱学之士终生恪守的行为规范,它曾是阴险狡诈之辈赖以飞黄腾达的外衣。它太简单,简单得连牙牙学语的孩童都能叫出它的名字。它又太复杂,复杂得让有些人将它遗失得无怨无悔,无影无踪。它,就是诚信。”
(《千年的呼唤》)
3. 用例式排比句
在议论散文和抒情散文中,运用事例构成排比句,是很普遍的一种方法。但是如何使用得恰到好处,确也是有讲究的。
例如下面选的这一段,是从2002年一位吉林考生的《人生,因选择而各异》中选来的,其中正面用例与反面用例这种对比手法的运用,就恰到好处。
“甫志高选择金钱美女,成为出卖良心、陷害战友的无耻叛徒;刘胡兰选择敌人的铡刀,不愧为‘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巾帼英雄;轿车把初一小学生王萍挤入河中,而坐在轿车中的市长却只当‘看客’,他的选择使学生丧生、自己停职检查和永远被押上道德的审叛台;远见有人落水,志愿军战士罗盛教急跑上前投水救助,他的选择使朝鲜儿童崔莹脱险,而自己却成为长眠于异土的国际主义战士;日寇犯境,民族危亡,‘攘外必先安内’——蒋介石的选择给古老的旧中国带来更深重的灾难,他成为人民公敌;长夜难明;血雨腥风。‘国共合作,团结搞日’——毛泽东的选择救民于水火,创建新中国,九州高唱:他是人民大救星。”
2002年河南一位考生在《生命的高度》中这样演绎排比:
“简·爱放弃了自卑,选择了幸福;卡秋莎放弃了堕落,选择了重生;安吉尔·克莱放弃了自傲,选择了苔丝;斐迪南放弃了富贵,选择了爱情;保尔放弃了苟全,选择了共产主义事业;牛虻放弃了生命,选择了革命。”
这段文字也同样运用了小的对比形式,使文章摇曳多姿。
4. 引言式排比句
这里的引言是指引用名言警句,通过引用来构成排比句。
2002年有篇文章,就是通过引用诗句来写排比句的: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是屈原的选择;‘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是文天祥的选择;‘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林则徐的选择。他们所关注、倾心的是国计民生,天下大业。”‘东窗密谋莫须有,风波冤狱天也哭。’这是秦桧的选择;尽管‘君恩深似海矣’,可是‘臣节重如山乎’?这是洪承畴的选择;不顾‘痛哭六军俱缟素’,只会‘冲冠一怒为红颜’,这是吴三桂的选择。他们所追逐、渴求的是高官厚禄、醉生梦死。”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的功底,阅读面、记忆力恰到好处的运用非同一般,因而此文获得了满分。
2002年高考“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有位考生是这样运用排比的。
“关于历史,我们的老祖宗也有不同的见解:心细如丝的孟浩然也有洒脱的时候,他说:‘人事有谢代,往来成古今。’乐观积极如李白,他对历史却出奇地消极:‘世上贤者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杜甫则保持了他一贯的忧国忧民,他叹了口气,说:‘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其实何必呢?”
在这里,作者在运用引言式排比句的时候,不是单纯地引言,而是巧妙地把对古人的评价贯穿其中,则更增添了其艺术感染力。
《选择诚信,选择中华魂》中写道:“有这样一朵诚信的花,它诚信于爱情:这朵花是充盈着孟姜女的眼泪,雷峰塔下的呻吟,遥遥天河间无尽的思念,草长莺飞中梁祝的化蝶双双;这朵诚信的花,凝聚了王维的:‘红豆生南国’,柳永的‘执手相看泪眼’,李清照的‘寻寻觅觅’,陆游的‘几年离索’。这朵诚信的花哟,凄美、哀婉。有这样一方诚信的土,它诚信于人民:这一方土里,孕育出岳飞的精忠报国,戚继光的横扫倭寇,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这一方土里,培养出周恩来的鞠躬尽瘁,焦裕禄的
不辞劳苦,孔繁森的一心为公。这是一方诚信土啊,深厚、凝重。”
走进四季》中的一段:“我不愿迷恋‘秋天漠漠向昏黑’的黯淡情调,也不愿感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凄清无奈,更不愿‘为赋新词强说愁’让金秋笼罩愁绪。正如陶渊明偏爱菊,我独爱那一片火红的枫林,秋风萧瑟,枫叶随风轻摆,那红是激情,是斗志,是积蓄力量抵御寒冬的准备,是走向成熟的韵味。品味金秋,品尝硕果,这是怎样的一种喜悦!”
作文评分标准中“有文采”指的是如下四条:1. 词语生动 2. 句式灵活 3. 善于运用修辞方法4. 文句有意蕴,因此,有文采的文章,一般都会达到这么几点:(1)善于引名言,用得恰当、妥帖,引文起画龙点睛的作用。2)语言洗炼,纯熟,自然而流畅,幽默而含蓄。(3)借助自然景物来表情达意,或比喻,或联想,或拟人,善于由此及彼,以物喻人。(4)句式富有变化,或对偶,或排比,或反复,或反问。(5)层次分明,段意呈递进关系。(6)构思有意境,表达藏而不露,给人以回味的余地。
(一)句式的妙用,假如在文章中出现比较整齐的语段或者句式,会令阅卷者刮目相看,语言项的分数会骤然提高。特殊句式一般指对偶句、比喻句、假设句、反问句等。1. 对偶句 对偶是一种好形式,但在文章中,对偶的形式可宽泛些,主要是利用这种形式达到整齐多样的效果。例如1988年《习惯》,有位考生是这样写的:“我喜欢在每个早晨等待世界分娩出太阳,喜欢在每个夜晚点数星星又多了几颗;在雨天我从不打伞,让雨点轻轻地滴在我渴望的面颊上,在雪天我常常一个人出去散步,雪花落在我的睫毛上,我便有了一双梦幻的眼睛……噢,你别偷偷笑我,这只是我的习惯。我习惯于和动物交朋友,我家门前的蚂蚁每天都会收到我馈赠的美餐;我习惯于和植物做知己,我家院中的玫瑰总要闪烁着我为它点缀的露珠。真的,我熟悉自然界像熟悉我的挚友。早餐我问候这世界,晚上我不会忘记道声‘晚安’,因为这一切都已成为我的习惯。”(1988年《习惯》选段,原文获满分) 2. 比喻句 比喻,可以使对象表现得更形象真切,文章中如果用了好的比喻,分数一定会高出一个等级。下面是1994年《尝试》,一位考生开篇用了比喻: “尝试是什么?尝试是乌云蔽日时能直上云霄的那种最勇敢的鸟;尝试是大浪迭起的海面上勇往直前的一叶扁舟。对于勇敢者,尝试是一条崭新的生活之路;对于弱者,那迫不得已的尝试是一座高筑的墙,十八个春秋,风风雨雨。回顾往事,我无悔无憾;展望未来,我信心百倍。我勇敢地面对生活,因为生活教会了我勇于尝试。”(1994年《尝试》,一类卷) 3. 反问句 反问句在议论文中使用频率很高,较好地运用也会使文章锦上添花。例如1990年“玫瑰园”材料写议论文,有位考生在谈“人才”时这样写道:“记得我从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报导,一位知识分子仅仅是因为计算错了一个数据,从而总是受到同行的排挤,从此不再受到领导的重用,这位知识分子十分痛苦,人生哪有不犯错误的时候呢?哪能只因为这一点小小的缺点,小小的不足,小小的不完美就对整个人进行否定呢?这位知识分子以前做过许多贡献,难道这些都被那小小的不是淹没了吗?埋没这样的人才不觉得可惜吗?难道忘记了‘不以一眚掩大德’的至理名言了吗?” (二)排比,靓丽的风景 ,近几年来,很多高考优秀作文倍受人们青睐,其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语言的优秀性令人刮目相看。这些优秀作文在语言方面有很多优点,而就其排比句的运用方面,就十分地丰富,十分地耐人寻味。1. 陈述式排比句 排比句采用陈述的形式,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来陈述一个内容。例如2002年一考生作文《拷问灵魂》就是这样运用的。作者一开篇就运用陈述式排比句,一下子扣住了话题:“童真无邪的孩子说:‘心灵的选择是把售货员阿姨找错的零钱送回去一样简单的事。’初涉人世的青年说:‘心灵的选择是面对高官厚禄毫不动心,有铁一般的意志。’垂暮之年的老者说:‘心灵的选择是昔日的竞争对手落魄不堪时尽力拉他一把的宽容。’”作者从不同年龄段来运用排比句,显得极有层次感,也十分形象。2001年高考有篇优秀作文,题目是《诚信的内涵》作者也用了陈述式排比句:“诚信是什么?老农说,诚信是春天播下的种子,秋天结出的丰硕果实,是汗水滋润中禾苗结出的盈穗在风中摇曳出的交响;教师说,诚信是推倒了墙变成的桥,是师生间真切的情感纽带,是皎皎白玉兰般纯洁的师生情;工人说,诚信是国家把工厂交给了我们,是我们担起历史大任时对祖国母亲自信的一笑。每个人对诚信有不同的诠释,他们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演绎着诚信。”这段文字是从职业的角度来运用陈述式排比句的,显示出了不同的职业特点。2. 比喻式排比句 比喻与排比都是修辞方法,几个相似的比喻句连用就构成了排比句。2002年江西一位考生的《择善而从》,开篇就用了比喻式排比句:“选择善良是一块路标,在你迷失方向之时,给你指明前进的方向;选择善良是一口清泉,在你干渴之时,给你生命的滋润;选择善良是一双有力的手,在你无助之时,给你巨大的帮助。因此心灵的选择,一定要择善而从。”作者直接用这种形式,扣住了本文的话题“选择善良”,给人以清新、淡雅之感。2001年高考作文中,有不少考生开篇就用了比喻式排比句。例如:“生活如酒,或芳香,或浓烈,或馥郁,因为诚信,它变得醇厚;生活如歌,或高昂,或低沉,或悲戚,因为诚信,它变得悦丽;生活如画,或明丽,或黯淡,或素雅,因为诚信,它变得美丽;生活如书,书中的字要我们用诚信认真去写,我们的生活要我们用诚信去呵护。”(《用诚信酿造生活》) “它曾是千年前的儒学大师发自肺腑的呐喊,它曾在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中变得不名一钱;它曾是无数饱学之士终生恪守的行为规范,它曾是阴险狡诈之辈赖以飞黄腾达的外衣。

2 作文怎样才能“有文采”
它太简单,简单得连牙牙学语的孩童都能叫出它的名字。它又太复杂,复杂得让有些人将它遗失得无怨无悔,无影无踪。它,就是诚信。”(《千年的呼唤》) 3. 用例式排比句 在议论散文和抒情散文中,运用事例构成排比句,是很普遍的一种方法。但是如何使用得恰到好处,确也是有讲究的。例如下面选的这一段,是从2002年一位吉林考生的《人生,因选择而各异》中选来的,其中正面用例与反面用例这种对比手法的运用,就恰到好处。“甫志高选择金钱美女,成为出卖良心、陷害战友的无耻叛徒;刘胡兰选择敌人的铡刀,不愧为‘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巾帼英雄;轿车把初一小学生王萍挤入河中,而坐在轿车中的市长却只当‘看客’,他的选择使学生丧生、自己停职检查和永远被押上道德的审叛台;远见有人落水,志愿军战士罗盛教急跑上前投水救助,他的选择使朝鲜儿童崔莹脱险,而自己却成为长眠于异土的国际主义战士;日寇犯境,民族危亡,‘攘外必先安内’——蒋介石的选择给古老的旧中国带来更深重的灾难,他成为人民公敌;长夜难明;血雨腥风。‘国共合作,团结搞日’——毛泽东的选择救民于水火,创建新中国,九州高唱:他是人民大救星。”2002年河南一位考生在《生命的高度》中这样演绎排比: “简·爱放弃了自卑,选择了幸福;卡秋莎放弃了堕落,选择了重生;安吉尔·克莱放弃了自傲,选择了苔丝;斐迪南放弃了富贵,选择了爱情;保尔放弃了苟全,选择了共产主义事业;牛虻放弃了生命,选择了革命。”这段文字也同样运用了小的对比形式,使文章摇曳多姿。 4. 引言式排比句 这里的引言是指引用名言警句,通过引用来构成排比句。2002年有篇文章,就是通过引用诗句来写排比句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是屈原的选择;‘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是文天祥的选择;‘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林则徐的选择。他们所关注、倾心的是国计民生,天下大业。”‘东窗密谋莫须有,风波冤狱天也哭。’这是秦桧的选择;尽管‘君恩深似海矣’,可是‘臣节重如山乎’?这是洪承畴的选择;不顾‘痛哭六军俱缟素’,只会‘冲冠一怒为红颜’,这是吴三桂的选择。他们所追逐、渴求的是高官厚禄、醉生梦死。”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的功底,阅读面、记忆力恰到好处的运用非同一般,因而此文获得了满分。2002年高考“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有位考生是这样运用排比的。“关于历史,我们的老祖宗也有不同的见解:心细如丝的孟浩然也有洒脱的时候,他说:‘人事有谢代,往来成古今。’乐观积极如李白,他对历史却出奇地消极:‘世上贤者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杜甫则保持了他一贯的忧国忧民,他叹了口气,说:‘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其实何必呢?”在这里,作者在运用引言式排比句的时候,不是单纯地引言,而是巧妙地把对古人的评价贯穿其中,则更增添了其艺术感染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6-21
笨蛋
当然是让你努力

老师的意思是说你的作文很平实
希望你在以后日常的生活中 更多的积累
然后让自己充实起来 才能更让文章活起来

怎么回事贬义呢?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6-22
得了8分还嫌弃什么,,中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