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语文老师请进,谢谢,本人是高一的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了一些问题,请您指教)

1.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有哪些
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与之时是什么意思

我希望您的答案是正确的,我要准确的答案和详细的解题思路(解析),如果经本人确认,准确无误的话,我会追加给您70分的,谢谢。

我不是语文老师= =
不过初中刚学过曹刿XX
第一个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非要解析过程么
话说语文也要分析过程么

话说高中也有曹刿么= =|||

第二个没见过不好意思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这句话中,作者化用了(《礼记·檀弓》中不受嗟来之食的故事 )用孟子的话来说,就是一个(贤良、有道德、重义轻生、舍生取义 )的人。

这是搜到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1-01
借小惠赢得近臣的拥护,借小信赢得神灵的保护,这两点都被曹刿否定。曹刿告诉庄公人民的重要性,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意思是:如果吆喝着给人吃,过路的人虽然饿着肚子也不会接受;如果用脚踩踏后再给人吃,就是乞丐也不屑于接受。----作者借此强调舍生取义的正确行为。赞美有气节、有节操、有尊严的行为,说明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道理。
第2个回答  2010-11-01
曹刿认为鲁国可与齐国一战的原因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与之 就是给他。
第3个回答  2010-11-02
1.《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具体来说指的是取信于民。
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中“与之”的意思是“给予他食物”“施舍给他食物”。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