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粘糕的做法,煎粘糕怎么做好吃,煎粘糕的家常做法

如题所述

    主料

    糯米粉

    450g

    红枣

    250g

    辅料

    牛奶

    适量

    白糖

    适量

    步骤

    1.红枣洗干净。

    2.剔除枣核。

    3.糯米粉里加白糖。

    4.倒入牛奶搅拌。

    5.添加红枣,和成面团。

    6.面团放入蒸锅蒸熟。

    7.将蒸熟的粘糕扣出,晾凉。

    8.
    晾凉的粘糕切成片。

    9.煎锅加少许油,粘糕入锅煎。煎至粘糕软,双面金黄盛出。

    10.撒少许白糖即可享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17

年糕中华民族的传统食物,属于农历新年的应时食品。一种用黏性大的糯米或米粉蒸成的糕,在春节,我国很多地区都有讲究吃年糕。

年糕有红、黄、白三色,象征金银,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所以前人有诗称年糕:“年糕寓意稍云深,白色如银黄色金。年岁盼高时时利,虔诚默祝望财临

来历

关于春节年糕的来历,有一个很古老的传说。在远古时期有一种怪兽称为“年”,一年四季都生活在深山老林里,饿了就捕捉其他动物充饥。可到了严冬季节,兽类大多都躲藏起来休眠了。“年”饿得不得已时,就下山伤害百姓,攫夺人充当食物,使百姓不堪其苦。后来有个聪明的部落称“高氏族”,每到严冬,预计怪兽快要下山觅食时,事先用粮食做了大量食物,搓成一条条,揿成一块块地放在门外,人们躲在家里。“年”来到后找不到人吃,饥不择食,便用人们制作的粮食条块充腹,吃饱后再回到山上去。人们看怪兽走了,都纷纷走出家门相互祝贺,庆幸躲过了“年”的一关,平平安安,又能春耕作准备了。这样年复一年,这种避兽害的方法传了下来。因为粮食条块是高氏所制,目的为了喂“年”度关,于就把“年”与“高”联在一起,称作为年糕(谐音)了。

历史

年糕作为一种食品,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距今七千多年浙江宁波余姚河姆渡遗址(余姚河姆渡母系氏族社会遗址)中就发现了颗粒饱满、保存完好水稻的种子,这说明早在七千年前我们的

祖先就已经开始种植稻谷。汉朝对米糕就有“稻饼”、“饵”、“糍”等多种称呼。汉代扬雄的《方言》一书中就已有“糕”的称谓,魏晋南北朝时已流行。古人对米糕的制作也有一个从米粒糕到粉糕的发展过程。公元六世纪的食谱 《食次》就载有年糕“白茧糖”的制作方法,“熟炊秫稻米饭,及热于杵臼净者,舂之为米咨糍,须令极熟,勿令有米粒……”即将糯米蒸熟以后,趁热舂成米咨,然后切成桃核大小,晾干油炸,滚上糖即可食用。早在辽代,据说北京的正月初一,家家就有吃年糕的习俗。到明朝、清朝的时候,年糕已发展成市面上一种常年供应的小吃,并有南北风味之别。年糕美味、香甜、醇香,具有浓重的历史气息。

红枣糯米年糕的做法

1.足量糯米粉倒入盆中,加入适量白糖,同时加热清水,放置不烫手为宜

2.分次将水倒入糯米粉中,同时用筷子快速搅拌,使糯米粉逐渐抱团,看不到干粉,然后盖上保鲜膜饧20分钟左右

3.取适量红枣,清洗干净

4.双手将饧好且放凉的糯米粉团搓成均匀的大颗粒状

5.蒸屉上铺一层湿纱布,均匀摆放一层红枣

6.红枣上再撒一层糯米粉团,完全覆盖红枣

4.双手将饧好且放凉的糯米粉团搓成均匀的大颗粒状

5.蒸屉上铺一层湿纱布,均匀摆放一层红枣

6.红枣上再撒一层糯米粉团,完全覆盖红枣

7.铺满糯米粉后再次铺一层红枣,盖上锅盖锅开后蒸15分钟左右

8.时间到后,在红枣上再撒满一层糯米粉,一层枣一层糯米,一共四层(可以根据喜好继续递增)然后继续蒸制10分钟左右

9.平盘中抹一层薄油,蒸熟后的年糕倒扣在平盘中,沾少许冷水拍打更容易脱屉布

10.年糕表面覆盖一层保鲜膜,趁热拍打成型,让年糕表面更细腻平整紧凑

11.成型后,去掉保鲜膜,完全冷却后切成条状或块状冷藏。食用之前再次蒸制加热或过油炸制

烹饪技巧

只要掌握关键三步,这红枣糯米年糕就八九不离十了~

第一:和面,和面用温水或开水,这次制作的年糕用的是温水,效果一样好。

第二:铺层,颗粒大小均匀的糯米团和洗净的红枣逐层覆盖,先放枣防止粘连屉布(湿纱布)。

第三:拍打,蒸好的年糕需要放在摸了一层薄油的平底容器中趁热拍打定型,让糯米和红枣粘合的更紧实年糕更有型。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