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组织区域活动

如题所述

一、制定区域活动计划,明确活动主题及目标.
二 创设良好的区域环境、
三 合理投放活动区材料,
四 促进幼儿主动参与进行有效的指导

组织区域活动,首先要制定区域活动计划,在计划中,要明确活动主题,及通过多少次的活动来实现该主题,需要利用哪些区域,在各区域的活动目的及需要的投放材料等。如某幼儿园大三班,制定了一份区域活动计划,主题活动为“春天真美丽”,共有四次活动,利用了美工区、表演区、自然科学区、图书区、益智区、制作区等六个区域。其中美工区的计划如下。第一-次活动,活动目的:运用已有的绘画经验,用近大远小的方法画出窗外的景物;培养幼儿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投放材料:水彩笔,油画棒若干,白纸,画有窗户轮廓的图纸。第二次活动,活动目的:能用粘贴、绘画等形式制作手机。通过制作活动,了解手机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养成有条理、有序的操作习惯和力求细致的工作态度。投放材料:教师与幼儿共同收集的纸盒、彩色纸、水彩笔若干、剪.刀、胶棒、各种手机图片。第三次活动,活动目的:利用毛线粘贴制作有关春天景色的作品;掌握使用胶水和胶棒的正确方法。投放材料:胶水,胶棒,各种美劳材料、毛线。第四次活动,活动目的:尝试用水粉画表达对春天的喜爱,培养幼儿想象力。投放材料:水粉颜料、毛笔、图画纸、调色板、油画棒、抹布、吸水纸、洗笔瓶等。
二、创设良好的区域环境

总体来说,区域活动的环境创设要围绕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的具体要求来进行,同时,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室内外空间情况、动静结合、季节、地域等具体因素。

1.活动区与空间的关系。每个班级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活动区的数量。如果幼儿园的硬件设备较好、师资较强、空间较大,则可以多设置- -些活动区;反之,需要适当减少一些活动区。 有条件的幼儿园应设置共用的大型活动区,如图书馆、科学宫、玩沙区、玩水区、种植区、饲养区等,以完整的设施、丰富的材料,为各个年龄层次的幼儿提供有效的活动场所。- -部分幼儿园的空间较为紧张,只能充分利用活动室、睡眠室、走廊、门厅及室外场地,相应地设置小一点的活动角,如图书角、数学角、自然角、娃娃家等,活动区的数量也要相应的减少。除了利用活动.室、睡眠室、走廊、门厅等基本空间外,还要充分考虑利用各空间内部的建筑元素,如墙、门、窗、柱、台、墙面、天花板、地面等,如有的幼儿园在地面粘贴几何形体、动物脚印、数字、字母等导向标志或认知训练。

2.活动区的具体布局。活动区的布局应从幼儿的水平和发展需求出发,可以将幼儿的探索兴趣、经验、作品等作为区域活动布置的内容源泉,布置不要直接影响幼儿自由交,谈的展开。在布置时,还要根据各类活动的教育功能及特点进行规划,如美工区、科学区等应设立在光线明亮、环境安静的位置,音乐区、表演区等场地要宽敞些;还要注意动静分开,比如音乐区与绘画区要分开,以避免幼儿进行音乐时声音过大而影响到绘画区的活动,使其他幼儿难以集中精力。

3.区域环境创设的原则。①参与性原则。区域活动主要围.绕幼儿展开,幼儿是活动不可缺少的参与者,同时,教师和家长也要积极参与其中,如:教师发展和引导幼儿的创意,对幼儿意见的尊重,教师对幼儿自主规划游戏空间的鼓励,家长积极参加家长开放日活动,家长及幼儿积极参与活动材料的收集与准备,幼儿参与游戏环境的管理等诸方面。②发展适宜性原则。在创设活动区域时,要充分考虑到活动的适宜性,如:既要面向全体、符合幼儿年龄发展水平,又考虑到幼儿个体差异,符合不同幼儿发展的水平;要考虑到各班级的特色;既要让幼儿主动服从活动规则,又要能发挥儿童的主体性、创造性。③因地制宜原则。室外活动区域大多采用统一规划,各班级轮流使用。室内活动区域要充分挖掘每个班级环境的无限活动资源,如:充分利用原有环境与现成材料,发现和挖掘原有环境的特点,也能体现本园区的特色;在原有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根据幼儿个性发展需要和各种活动的需要创设、扩展、延伸相应的环境。

三、合理投放活动区材料,促进幼儿主动参与1.根据幼儿身心发展及兴趣特点投放材料。幼儿的兴趣爱好大部分取决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身心发展水平,不同年龄的儿童对玩具的需求是不同的。要根据各阶段儿童发展的身心需要及兴趣爱好,为儿童选择合适的玩具,才能让儿童在玩中学习和成长。如玩具的发放:小小班及小班主要以感觉运动类玩具为主,中班一般以象征性玩具为主,大班主要以规则性玩具为主。而超市购物、乘坐公交车等活动,主要在中班大班进行,如此可以锻炼幼儿的识数、交际能力。

2.根据教学计划及教育目标投放材料。在发放材料时,幼儿园要根据教学计划,按照班级规模配置各阶段必备的材料,但不是材料越多越好,过多的材料会使幼儿养成散漫、注意力不集中、不稳定、做事不集中不稳定的习惯,会形成喜新厌旧见异思迁的不良性格,也会养成浪费的习惯。

3.根据幼儿的安全卫生投放材料。我国在2003年发布了《国家玩具安全技术规范》(GB6675- -2003), 对玩具的材料、小零件、合理滥用、正常使用、形状、尺寸、强度、边缘、尖端、突出物、金属丝及连杆、弹簧等各方面进行严格的规定,其目的就是让幼儿在享受玩具快乐的同时,远离危险。其他发放的材料,特别是废旧材料的发放也应如此,尽量确保安全,避免不安全因素。4.根据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投放材料。不同的幼儿,有着不同的发展水平,有些同龄幼儿,也有不同的发展水平,所以,在提供材料时,不能大而化之地搞统- -化, 要根据不同幼儿的水平提供不同的材料,使每个幼儿都有符合自己水平的玩具,从而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能更加健康地学习和发展,迈向更高的水平。

四、进行有效的指导

1.建立活动的规则。区域活动的组织,涉及到活动的编排、玩法介绍、规则制定、场地及材料准备等前期工作,在这些准备工作中,要积极鼓励幼儿参与到活动规则的制

2.适度的指导。教师在区域活动中扮演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在幼儿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扮演的角色是动态变化的。在不同的游戏中,对不同的幼儿,其指导方式是不一样的。如:幼儿在活动中无力解决或不断重复而无进展时,教师可在观察后进行指导;当幼儿需要玩伴、需要参与和引导、无所事事时,教师可在观察后参与幼儿活动;当幼儿专注、轻松快乐时,教师不易过多干预。又如:教师在感觉类活动、角色类活动、结构类活动、表演类活动、规则类活动中,其指导方式也是- -样的,有的需要参与式指导,有的需要材料指导,有的需要语言指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12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什么要开展区域活动呢?因为区域活动是幼儿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它是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以操作、摆弄为途径的自主性学习活动。区域活动充分体现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了幼儿活动和游戏的需要。《规程》与《纲要》提出“幼儿园的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因此我们在完成每天的集体教学外,区域游戏是必来可少的,有效组织区域活动可以为孩子们提供了协商、合作的机会,有利于孩子社会性的培养。要让幼儿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想象与创造,区域活动为孩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机会。 但在区域活动组织中我们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也使我们在组织区域游戏时产生了很多困惑和反思。 一、在一些区域活动中的组织中,幼儿兴趣不高,部分幼儿在各个区域游走,以往我在组织区域活动时,区角的布置不合理,材料投放后也没有考虑到材料的适宜性和趣味性。比如:数字角只投放数字卡及图片,结果是这一区域无人问津,而角色区却人满为患,孩子在各个游戏区域等待或游走,其活动效果大打折扣。 二、在区域活动中游戏的常规培养较差,老师无指导重点: 在活动中,我对孩子们的游戏常规培养并不是太注重, 这个造成的结果是老师要各个区角都要指导,效果不佳、疲于奔命。有时对某个区域进行指导,会忽略其他的区域,如有一天在活动中,我花了大量的时间指导数学区的孩子按数取物和点数,等指导语言区的孩子时,发现孩子们已胡乱地翻看了很多本图书,其中有一个孩子一直是倒着翻书,书中有什么内容根本就不知道,而活动时间已经结束,这个活动虽然孩子们在图书角翻看了很多书,但却没有达到活动的效果。 三、区域活动中无规则或规则不明确,材料单调、重复 每当一提到区域活动,大家想到的都是一番热闹的场景,孩子们在各个区域热火朝天地游戏着,但通过仔细观察,我发现这是一种假象,孩子们是在无序的游戏,孩子们的游戏是混乱而且无目的的,有的孩子在每个区角象蜻蜓点水地游了一圈,其实什么活动也没参加,这样的情况时有发生,还有就是当投放的材料频繁而且单调,当游戏在无数次的重复后,这些区域活动似乎再也提不起孩子们的兴趣,虽然孩子们在游戏,但没有了游戏的快乐和兴趣。 针对在区域游戏组织中的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也寻找出了一些解决方法。 一、重点指导区域与常规区域相结合,合理设置区域。为了保证每个孩子都能高效地参与到游戏中,我调整了区域设置,每次区域活动开设 5-6 个区域,重点指导 1-2 个区 域,其余的设为常规活动区。 在过去,每次都是把活动分成若干区域,遍地开花,目的是想让孩子多进入到各区域进行游戏,每次投放大量的材料,老师奔走在各个区域中进行指导,这边才顺利组织孩子进行角色游戏,那边刺绣区的孩子又被针扎了手指,老师如同救火员,每次活动时疲于奔命,而有些活动孩子却被热闹的游戏所吸引而无人问津。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我有意识把活动区域进行划分,每次活动进行 5-6 个,加强幼儿游戏常规的培养,使孩子们在常规的区域活动中如结构区,每次活动老师只要给孩子一个主题,让孩子自由进行拼搭而不需要过多指导,幼儿又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自由拼搭,进行自我建构,孩子们的想象力得到了培养的机会与空间,同时老师就可以在其它的区域进行指导,完成重点指导的教育任务。 二、及时更新材料,不断激发幼儿的区域活动兴趣。 很多老师都体会到,区域游戏材料的投放要新颖才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所以我将一些主题活动中的集中教学活动延伸到区域活动中作为重点指导区域。可以根据每个主题提供一些趣味性极强的材料,如在小班的主题活动“我是健康宝宝”中在科学区提供身体各部位的拼贴图,在美工区,提供小手、小脚印画材料等,即和主题教育相吻合,又丰富了操作材料,提高了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光有新颖的材料还不行,还要对幼儿进行有效的组织,教师要了解幼儿具体 的操作过程,在指导中找出问题所在进行正确引导。有时,教师也可以参与到游戏中即是指导者又是合作者,如数学区和科学区,教师可以逐步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进行记录,并以记录表的形式呈现,这又为以后孩子学习记录打下了基础。 三、教师有目的进行重点指导,充分挖掘区域活动的内在价值。 在区域活动中,要充分挖掘区域活动的内在价值,每个区域活动都能培养孩子们的各方面能力,如角色游戏,通过孩子们对角色的扮演和模仿,能极大提高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但活动中过多的指导、干涉会对幼儿的思维、幼儿对活动的投入程度起到消极的作用。所以,我在区域活动的组织中,从组织、材料的投放及哪几种活动相配合都动了脑筋,如在小班的活动中,语言区是看图讲述:主题活动中有一个故事叫《小兔乖乖》,我把这个故事以看图讲述的形式在区域中展现,先投放图片背景,加入立体的小兔形象,引导幼儿在背景中插入角色,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讲述,并引导幼儿编排图片次序,将几幅图片的内容有机结合进行讲述,让幼儿将图片内容完整地清楚地表达出来。在表演角里,让幼儿延续在音乐活动中学习到的律动《划船》,培养幼儿表演的兴趣。而这两个区域也是我在这次活动中重点指导的区域,而另外组织的区域活动在培养了幼儿良好的游戏常规后让幼儿自由进行游戏,如娃娃家、结构游戏、益智区等。 而在另一个活动里我指导的重点就放在建构区和语言区上,通过搭建房子,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让他们在合作中完成。感受合作的快乐。通过让幼儿用清晰完整的语言讲述故事,使故事的情节生动有趣。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 小班区域活动一周活动安排: 活动主题:《我爱上幼儿园》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活动区域 娃娃家、语言区、结构区、益智区、数学区、生活区 材料投放 娃娃家:娃娃家材料、废旧半成品材料;语言区:故事盒、故事图片; 结构区:雪花片、积木;益智区:动物拼图板、串木珠;数学区:1 和许多操作板、图形分类操作板;生活区:钮扣小鱼、小牛 重点指导区域 语言区 数学区 语言区 数学区 语言区 指导目标 能用简单语言表述故事内容 能区分1 和许多 同周一 同周二 同周一 通过以上的对区域活动的有效组织,使我在区域活动的指导和组织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也使孩子们在活动中的有效性有了极大的提升。 四、建立游戏规则,充分发挥区域教育的功能。 规则是幼儿顺利进行游戏活动的保障。只有在规则化的环境中,区域教育的功能才能充分发挥。因此需要将各类规则 隐藏在环境和材料之中,用环境和材料的隐性规则来暗示幼儿区域活动中应遵守的规则。 1、制定规则控制各个区角的人数 在区域活动中往往发现有的区角人满为患,操作材料供不应求,而有的区角则无人问津。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教师可以对进入的人数进行规则提示,如理发室只能先进5 人,后来者不能再进入,要等有人出来你才能进入。而棋类游戏而是按要求的人数进行,这样一来可以利用规则来控制各个区角的人数,又可以有针对性地对部分在集中教学活动中完成不够好的幼儿进行进一步的引导与指导,促使每个孩子都得到关注与指导。 2、通过隐形规则,引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在活动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不规定硬性规则,而是在根据游戏的要求让幼儿在游戏的环境中接受规则和要求。如“小超市”的营业员、营业员员本身就被赋予了一定的责任和内涵。再增加一个管理员的角色,管理员要负责这个游戏的全过程,而营业员要收钱不能随便离岗。对于这样的规则,幼儿在不知不觉中能够理解和遵守,这样一来增强游戏角色的责任感,确保了游戏规则的实施。 3.划分区域、合理布置各区角 往往我们会发现,图书角的孩子跑到了结构区,而结构区的孩子又到了娃娃家,孩子们不知道他应该在哪,使游戏 活动非常混乱。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合理的空间安排来设置区域,如柜子、挡板、桌椅、操作台等,幼儿能自觉地在这个范围内开展活动,而不至于越界。 通过以上的探索与尝试,孩子们的活动兴趣也在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形成,我们班的区域活动越来越规范有序,促进了幼儿智力、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 ,幼儿通过使用多种多样不同的玩具和材料,从而认识和掌握各种物体的性能和用途,了解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因果关系,学会正确地处理自己和同伴之间的关系,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提高,幼儿通过扮演角色,遵守角色本身的游戏规则,幼儿必须克服困难、约束自己,坚持完成角色所承担的任务,培养自信、独立的良好品质,尽最大可能挖掘幼儿潜能。 我们通过区域活动的开展与思考,我意识到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幼儿一日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只要我们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探索与研究,就能提高区域活动的有效性,才能让孩子们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得到更大的发展,让孩子们自己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想象与创造,让孩子们的获得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走得更稳、更远!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09-11
有效组织区域活动需要以下步骤:
1.明确区域活动目标和内容:首先,要明确区域活动的目标和内容,这将帮助参与者了解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同时也为活动的组织和实施提供明确的方向。
2.合理规划区域设置: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规划区域设置。包括各种功能区域的划分、布局和数量等,同时还要考虑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3.制定活动时间表:根据区域设置和参与者的需求,制定详细的活动时间表。要考虑到每个区域的活动时间和时长,以及不同活动之间的衔接和顺序。
4.准备活动物资和设备:根据区域活动的内容和时间表,提前准备好所需的物资和设备。包括各种道具、器材、工具、桌椅、电源等,同时还要考虑如何合理分配和使用这些资源。
5.合理分组和分工:根据参与者的实际情况,合理分组和分工。可以根据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等因素进行分组,同时还要明确每个小组的活动内容和任务,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6.引导活动实施:在区域活动开始前,组织者要对参与者进行引导和培训,宣讲活动规则、注意事项和目标。在活动过程中,要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和调整计划,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7.监测活动进展:在区域活动过程中,要监测活动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可以通过观察、询问和记录等方式来了解活动情况,同时还要注意收集参与者的反馈和建议。
8.评估活动成果:在区域活动结束后,要对活动成果进行评估和总结。可以根据参与者的表现、活动效果和资源使用情况等因素进行评估,同时还要总结经验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活动提供参考。
总之,有效组织区域活动需要周全的计划和准备,同时还需要组织者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只有做好每一个环节,才能保证区域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取得预期效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