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清炖排骨制作方法

如题所述

排骨营养价值高,具有滋阴壮阳、益精补血的功效,四季皆可食用。如果你现在想滋补天气,又不想太油腻,可以做一份炖排骨,既鲜又滋补,又好吃又健康。炖排骨对骨质疏松、贫血、营养不良等状况也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炖排骨如下:
食材:排骨适量。
辅料:料酒、2根葱、3片姜、盐、1茶匙白醋。
1.排骨泡水一小时,中间换水,泡出血水,用水冲洗掉表面的污垢。
2.准备好姜、葱、蒜、八角叶、料酒、白醋。
3.锅中放冷水,适量姜片和葱,倒入少许料酒,放入排骨,翻炒均匀,大火煮。烧开后继续烧两分钟,捞出排骨,用热水洗去表面泡沫。
4.将排骨放入炖锅中,加入足量开水,放入姜、葱、蒜、八角叶,大火煮适量料酒,再小火炖一小时。
5.一小时后加入一茶匙白醋,让钙溶解在汤里,继续炖二十分钟左右。
6.将姜、葱、蒜、八角的香叶捞出,加盐调味。
7.出锅撒上葱花即可食用。
注意事项:
一次性加足开水,炖排骨放点醋,好煮。能溶解排骨中的钙、磷、铁等矿物质,有利于吸收,营养价值较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06
家常清炖排骨的制作方法:

清炖排骨时我们在煮猪肉或者是炖排骨时,要牢记“三不放”原则,调料尽量少放,才能突显出猪肉、排骨本身的肉香味,而达到清炖的效果。

一、不放料酒

葱、姜、料酒被人们称之为“去腥三件套”,人们平时无论煮什么肉,都少不了会加入“三件套”来给食材去腥增香,确实有不错的去腥效果。但在清炖猪肉或者排骨时要记住,焯水时可以适当加一些料酒来去腥,但在正式炖煮的过程中,就不可以再加料酒了,那样会掩盖住食材本身的香味,使炖出来的猪肉或者排骨有种怪怪的味道。

二、不放花椒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猪不椒、羊不料”这句话,大概意思就是炖猪肉不放花椒,炖羊肉不放大料,其实这里指的是“清炖”的方式,如果是采用红烧或者其他烹饪方式,可以适当加花椒、大料。

为什么清炖猪肉不适合放花椒呢?因为猪肉和牛羊肉相比,肉香味就显得比较平淡,而花椒本身的香味比较足,在清炖猪肉时加入花椒,会掩盖住猪肉本身的香味,得不偿失。

三、不放酸料

无论是炖排骨汤还是煮猪肉,很多朋友都喜欢加入一些酸性食材(比如白醋、山楂),目的是为了让猪肉更快软烂,确实也有一定的效果,但猪肉本身也是一种酸性食材,烹饪时再加入“酸料”,会导致猪肉的味道变得怪怪的。

四、不能过早放盐

人们常说“好厨师,一把盐”,放盐的时机对于菜肴的成败非常关键。不管是煮猪肉还是排骨,切记不能过早放盐,要等食材炖煮至七八分熟后再加盐或者食用时再加盐,过早的加盐会使猪肉中的蛋白质凝结,从而导致猪肉的肉质发柴,不容易炖烂。

清炖排骨为例,为大家分享详细的做法。

【山药排骨汤】

准备食材:排骨500克、山药适量、胡萝卜适量、红枣适量、盐适量、姜片少许、料酒少许。

做法步骤:

1、把排骨剁成小块,放在盆中,加入没过排骨的清水浸泡1小时以上,排骨中残留的血水比较多,而这些血水就是排骨腥味的主要来源,所以在烹饪排骨之前一定要进行焯水处理,去除排骨血水的同时也能有效去除排骨的腥味。

2、锅里加水,把泡出血水的排骨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凉水下锅焯水,开锅后把表面的浮沫撇除一些,然后加入少许的料酒去腥,大火煮2-3分钟后捞出。

3、排骨焯水后用温热水洗去表面残留的浮沫,然后把水分控干。

4、往锅里加入适量食用油,油热后下入排骨煸炒一下,把排骨煸炒至两面发黄后加入两片生姜。炖排骨汤想要好喝,煸炒这一步很重要,可以有效释放出排骨的香味,高温煸炒的作用下还能去除排骨的腥味。

5、把排骨煸炒出香味后加入适量的开水,然后转入汤锅中,开锅后转为中小火炖煮40分钟左右。

6、40分钟后加入红枣、山药和胡萝卜,再加入适量盐调味,继续炖煮10分钟。

7、10分钟后即可关火,盛出食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