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有害因素的辩识和控制

如题所述

一、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
1、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分类:分为六类
(1)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包括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电危害;噪声危害;振动危害;电磁辐射;明火;运动物危害;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粉尘与气溶胶等15种。
(2)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包括易燃易爆性物质;自燃性物质;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等5种。
(3)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包括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其他等5种。
(4)心理、生理危险有害因素:包括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从事禁忌作业;心理异常;辨识功能缺陷;其他等6种。
(5)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包括指挥错误;操作失误;监护失误;其他错误;等5种。
(6)其他危险、有害因素。
2、参照事故类别分类:综合起因物、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分为20类。
3、参照卫生部、原劳动部、总工会等颁发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将危险、危害因素分为生产性粉尘、毒物、噪声与振动、高温、低温、辐射(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其他危险危害因素等7类。
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主要范围和内容
1、厂址
2、总平面布置
3、道路及运输
4、建筑构物
5、工艺过程
6、生产设备装置
7、作业环境
三、安全管理措施
控制危险、危害因素的对策措施有:
1)实行机械化、自动化;
2)设置安全装置;
3)机械设备、装置及其主要部件必须具有必要的机械强度和安全系数;
4)保证电气安全可靠;
5)按规定维护保养和检修机器设备;
6)保持工作场所合理布局、整洁;
7)配备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
四、重大危险源申报范围
1)贮罐区(贮罐);
2)库区(库);
3)生产场所;
4)压力管道;
5)锅炉;
6)压力容器;
7)煤矿(井工开采);
8)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
9)尾矿库。
五、事故预防对策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事故预防对策应能预防、消除、降低、处置、人员保护。
选择事故预防对策的原则:消除、隔离、降低、个体防护、报警、警告。
预防事故的基本指导思想:
1)消除—防止产生危险和危害因素;
2)降低—排除或降低已产生的危险有害因素;
3)失效安全—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和危害因素;
4)应急行动—发生意外事故时能为遇险人员提供自救条件的要求。
选择事故预防的对策:
1)直接安全技术措施;
2)间接安全技术措施;
3)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
4)若间接、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仍然不能避免事故、危害发生,则应采用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教育、培训和个人防护用品等来预防、减弱系统的危险、危害程度。
选择事故预防措施—3E:
—工程(技术):消除、隔离、降低、个体防护、报警、警告;
—教育:培训;
—管理:制定规章制度;监督检查;违章处理;应急预案与响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