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语言游戏的策略有哪几方面

如题所述

中班幼儿角色游戏指导的有效策略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儿生性好动,而游戏正是一种集自由、兴趣、需要、快乐、满足于一体,以幼儿为主体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说过:“儿童好游戏乃是天然。”因此,游戏符合幼儿的天性,且与他们快乐地生活、健康地成长有着密切联系,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有着极端重要的作用,它能有力促进幼儿身体的、认知的、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而游戏中角色游戏又最具有游戏的典型特征:主动性、趣味性、社会性、虚构性。它是孩子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这一过程是幼儿兴趣、需要得到满足,天性自主表露,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和人格健全发展的过程。怎样指导幼儿进行角色游戏呢?本学期,我们进行了“中班幼儿角色游戏指导的有效策略”课题研究,在研究中,我从观察入手,对幼儿的游戏情况作了分析与研究,从中掌握了中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中班年龄的幼儿对游戏的内容、情节、角色已经有了浓厚的兴趣,但往往是边游戏边构思游戏情节,游戏情节简单,还会随时变更内容和角色;实物、形象玩具、半成品、废旧物品和替代物品等这些游戏材料在使用上不能充分综合利用;虽已有交往意识,但语言交流简单,不会用角色语言进行交流和发展情节。根据这些特点,如何有效指导孩子们开展好角色游戏呢?我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有效指导策略:

一、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增加现实生活的印象,拓宽角色游戏的内容来源  

  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幼儿的生活经验越丰富,角色游戏的内容主题、情节也就越充实、越新颖。丰富生活经验是发展角色游戏的基础。幼儿的生活经验大多来自家庭和幼儿园的生活和学习。教师要在上课、日常活动、劳动、节日娱乐、参观、郊游、看图书、看影视等多种活动中,拓展幼儿的视野,丰富幼儿对周围生活的知识,从而支持幼儿在游戏中的新想法。

  镜头一:区域游戏在有序地进行着,我在观察孩子们在区域中游戏情况,只见银行前排起了长龙,孩子们争着要取钱,张羿是银行的工作人员。皓皓对张羿说:“请取10块钱!”,张羿看了他一眼,马上取了10块钱给了他,皓皓回到娃娃家,把钱放好,又到银行取钱,张羿把钱给了他,边说:“明天你把家里的银行卡带来” 皓皓说:“啊?不懂!” 张羿马上跑过来对我说:“老师,明天叫小朋友把家里的不用的银行卡带来,放在银行里或娃娃家可以用,我家有许多银行卡的”,我点点头,说:“好的,谢谢你想到的方法” 张羿随后又跑到娃娃家,对皓皓说:“明天把家里不用的银行卡带来,直接取钱方便” 皓皓笑笑,张羿又对他认真说了一遍,然后回到银行。在学期初开设小银行我就简单提供了1元、2元、5元和10元面值的钱,没有教孩子们进行存钱和使用银行卡,所以就没有提供相关的材料,我们想把存钱和使用银行卡放到大班游戏时开展。没有想到张羿小朋友今天在开展游戏时就想到了,并且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老师和小朋友。游戏结束环节,我把张羿的想法告诉了全班小朋友,并且表扬了他,并提醒大家把家里没有用的银行卡带到幼儿园,丰富游戏材料,增加游戏的可玩性,孩子们都表示愿意。结果,第二天,孩子们就把家里废弃的银行卡和本子带来,孩子们在游戏中进行了存钱和刷卡的新主题,使小银行区域精彩无比!

二、善于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随机引导 

  角色游戏是按幼儿的意愿进行活动,他们在其中可以充分地、真实地表现自己,教师要做到耳聪目明,及时掌握幼儿在游戏中的各种动向。如:他们想做什么,需要加深哪些知识印象?会遇到什么困难?游戏的趋势如何等等。带着这些问题,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深入指导或随机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创造,把游戏主题引向深入。

  镜头二:区域游戏开始了,华铭妤和吴明谦在理发店,只见他们两个人先把架子上的东西整理了一下,然后各自手上拿了一样东西,华铭妤拿起了电吹风,吴明谦拿了把剪刀,两个人坐在椅子上玩了一会儿,华铭妤就站起来对着大家喊:“谁来理发喔!谁来烫发喔!”“我要洗发,”瑶瑶走进理发店,华铭妤马上说:“欢迎光临,请坐,请问是干洗还是湿洗”“干洗!”“好的”,华铭妤帮她穿上防水衣,抹上洗发水,在她头上用力抓,还不停地问“舒服吗?”瑶瑶点点头。接着帮她敲背,按摩头,华铭妤说,“好了,请付钱吧!”瑶瑶却说,“我还想染发,染红的” 华铭妤看看架子上的材料,说:“这里没有染发剂,我给你戴上个假发套吧,也很好看的。”瑶瑶一看说:“我不要戴假发,我要染发”“下次来吧,我们就有染发的了”瑶瑶离开了美发店。华铭妤又接待了几个客人后生意显得冷清了一些,虽然仍在热情地招呼着……..

  此时的我认为有必要介入幼儿的游戏。于是我以角色的身份走入了理发店。“理发师,我今天自己带了染发剂,你可以帮忙帮我焗油吗?” 华铭妤见了忙说:“这是染发剂吗”(她见我拿来的是眼药水瓶,露出了一脸的好奇。)“当然行了,”我边说边将药瓶打开,假装把里面的染发剂倒入碗里,然后用梳子染到头发上,华铭妤赶紧为我染发了,染好后,我戴上了绿色的假发套,对华铭妤说,“你染得头发真漂亮!下次我再来” 其他幼儿看到我到理发店染得头发,也去染发了,理发店又有生意了!

  在区域游戏中老师不能是传统意义上的老师角色。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敏锐地观察每个孩子的每一点变化,了解他们的每项兴趣与需要,通过观察游戏了解幼儿,通过材料的创设和适当的介入支持幼儿的游戏。游戏中当观察到理发店生意冷清了一段时间后,我以游戏者的身份以自己的行动以及游戏的语言和材料,暗示幼儿的游戏行为,促进幼儿游戏的发展。

三、尊重幼儿,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中班孩子到了下学期,在游戏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较大的发展,当他们遇到冲突主动向老师求助是,老师应尽量把他们的求助抛给他们自己解决,只要你教会了方法,孩子们在有老师在场的情况下,会自己解决的!关键要在平时的游戏中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尊重孩子!

  镜头三:区域游戏刚开始,孩子们陆续进入自己喜欢的区域准备游戏,突然,听到医院里发出了争执声……“我是医生!”,“不,我是医生!”,“我好久没有当医生了!”,“我也是的!”“你是女生,应该是挂号的!”“我去告诉老师!”只见华洺妤、周于百聪两人你推我,我推你,争着当医生,药房里刘欣愈在开始剪药,护士张弈在消毒针筒。情况分析:我班医院区域设置了4个角色,孩子们最喜欢的是扮演医生和护士角色,因为医生可以给病人看病,护士可以给病人打针挂水,互动的机会多,生活经验也相对丰富,所以特喜欢因此,矛盾就产生了,“不会协商分配角色,争抢当医生!”于是,就有了刚才的一幕。因为这是个老问题,我相信孩子们会解决的,于是,我介入,霸道的华洺妤看见我,马上变了嗓子,笑着对周于百聪说:“我们来石头、剪子、布,谁赢了,谁就当医生!”结果周于百聪赢了,他高兴地当起了医生,华洺妤当起了挂号的。

  总之,指导角色游戏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它需要教师的灵活运用和创造。关键在于教师要尊重和充分发挥幼儿的游戏自主性、创造性。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在幼儿的游戏活动中,不是领导者、控制者,而是准备者、启发者、支持者,去帮助、支持、引导幼儿开展角色游戏的活动。只有这样,幼儿的游戏才是轻松自如的,才能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