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管理老油条型和极其被动型员工?

如题所述

我认为这个问题的确是很困难的,对于单位里的一些“老油条”如果不做出正确的处理,不仅是他们自己不积极工作,影响企业的工作进度,还会影响其他的员工,带来的影响是相当不好的,那么对于老油条应该如何管理呢?我来说说。


我认为虽然解决老油条是当务之急必须要处理的,但是首先还是要了解老油条是如何产生的,才能对症下药啊!一般的老油条有几种:第一种是缺乏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而抱着在单位中混日子,得过且过的心态。第二种是对自身没有严格的要求,缺乏积极向上的表现力,以及自我责任的驱动力。第三种是沾染了一些职场中的负面风气,不仅对事业没有激情,对工作质量很淡漠而且还缺乏责任感。

也有一些老油条是公司的额因素产生的,比如公司的制度存在缺陷。如果公司管理制度太过死板,扼杀了员工的创新空间,那么员工将失去工作的积极性。还有公司的管理出现错误,以及奖励制度和惩罚制度的不规范,并且没有理解员工的个人需求,这些因素都会出现员工变成“老油条”的情况。

我觉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对公司的管理制度进行规范和严格化,企业需要定期考核员工,防止绩效下滑,从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方面入手,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指标,杜绝老员工因制度欠缺而无所作为的现象。

另外推出一些有效的奖励制度也是不错的选择,但是前提是要摸准员工的需求和期望在哪里,针对不同岗位和不同类型员工制定相应的激励安排,完善各类型激励体系,满足不同员工的实际需求。

还有一点,目前很多企业实施了参与式管理,让更多员工参与到决策中来,一方面各部门员工都能分享信息、经验和方法,提高决策的效率;另一方面又能让员工有参与感、成就感,整个过程员工参与了,才能准确理解决策意图,提高老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

我认为这几点对于改善老油条和一些工作被动的员工是非常有效的,只要合理的实施都能取得不错的效果。希望能够帮到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22
先说“老油条型员工”,有两种情况: 1)一种是在进入公司前就已经形成了。 这种人一般已经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能力、阅历、见识,这是企业可以去善用的优点;另一方面,也由于中国目前的职场环境,沾染了一些负面的习气,比如缺少事业激情、对工作质量淡漠、责任感稀缺、计较、得过且过。一旦这些习气成风,无论是对社会发展、企业发展还是个人发展,都是不利的。 这些习气的形成,源于个人对社会和企业不公平、不公正因素的“自我保护”机制。在以企业和政府主导的社会产业大分工的情况下,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因此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得不启动“自我保护”。客观的说,其实这是一种消极的自我保护,虽然屏蔽了社会的不公正因素,也把社会的公正因素给屏蔽了。带来的后果就是自我封闭、自我退步。我们都知道努力很重要,在保证一定努力的基础上,正确的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老油条”实际上是既不努力,也放弃了选择更快的进步和发展。这种个人心态上的消极,足以抵消其在经验、能力、阅历、见识方面的提高(随着时间演进而自然提高,并没有太多个人主观能动性)。很多企业都觉得培养“老人”还不如培养应届生,并不是应届生忠诚或者能力强,而是应届生更具有可塑性、更积极。 我觉得这是“老人”们需要去警醒的。不管社会和企业怎么样,积极、乐观、向上总比消极、悲观、固步自封好。无论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还是封建王朝、哪怕是奴隶社会,总体上讲前者还是更吃香的。尤其在IT行业,丁磊、李彦宏、马云、马化腾也并不是富二代、官二代。更不用说,积极而乐观的奋斗让我们的人生更有尊严和价值。尊严,与钱无关;而价值,固然与个人收入有关,也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有关。 2)一种是在公司内形成的。 这个时候,我们要反省公司的体制是不是有问题,是不是企业目标无法落实、奖惩不公正、激励导向模糊、部门人浮于事、岗位职责不清。然后对症下药。解决公司内部的问题,没有了产生“老油条”的土壤,在正确的潜移默化下,人是不容易变“油条”的。 然后说一下“被动型的员工”: “被动型”员工与“老油条型”员工不一样,被动是先天或者后天形成的性格问题。这个不能说好、也不能说坏,没有对、也没有错。这就像我们觉得某个人内向还是外向一样,内向有内向的优势,外向有外向的好处。企业不能只需要同一类人,而是应该把他放在适合他这种性格的岗位上,比如售后、客服,放在行政、管理显然就不太合适,是否放在研发视情况而定。当然,如果没有合适的岗位,那么好聚好散也是应该的。 以下是对领导工作说一些个人的建议: 1)我并不赞成在心里给某一个员工贴上“老油条”的标签。这会影响到我们对员工的评价,这种评价一定会体现到我们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而带来我们的一些畏手畏脚或者顾虑,这种顾虑反而会害了员工。你想他是什么样子,他很可能就会变成什么样子。 2) “凡是人 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员工能够来公司,这就是一种缘分。我们既要认识到他身上的问题,更要认识到他身上的优点。有助于他能够更好地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给人一个明确的方向,然后把他放在正确的位置上,比老想着怎么解决人性格的问题(这其实属于内耗,很多领导把一部分精力放在这里了)更有效。 3)所有的员工都需要再培养、再教育。领导要想得到好员工,就要做好教练和老师的工作。一个你认为有问题的员工(只要不是大的品质的问题),反而是提高我们管理和领导水平的机会。当然,在不影响企业工作的情况下。 最后,我觉得“老油条”本身也不是对别人尊重的一个说法,尤其是有志于做一个优秀的领导,最好慎提。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1-22
国企就愿意养老油条,我们单位就有好多,一点工作积极性都没有,整天打酱油,还埋怨单位待遇不好,也不舍得辞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