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末代崖山海战,十万军民纷纷跳海殉国的原因是什么?

如题所述

南宋末代崖山海战,十万军民纷纷跳海殉国的原因有:当时陆秀夫带领下的军队所处环境已是十分不利,可以是说穷途末路,在基于实力相对来说比较弱的局势下,再打下去也是不会有任何胜算;自汉唐以来,中华民族一直以“节气”作为做人的准则,这种风气在宋朝还尤为兴盛,因此十万军民才会有宁愿跳海自杀也不要被俘虏的决心。

一、局势的严峻

陆秀夫带领的南宋剩余的军民,被蒙古军逼着节节南下,从临安,到福建再到后来的广东新会。一路上光是与蒙古军抗衡就已经是元气大伤,最后终于退无可退来到了广东。此时的军民其实已是精疲力尽。两方交战,定是占于有利位置,并且不断获胜的一方士气更加高涨。而此时南宋军民却是节节败退,可想当时人们的心情是多么的低落,再加之粮草紧缺,身体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也是坚持不久的。并且此时南宋军民所在的新会崖门更是受到早已沦陷的海南岛的夹击,所处局势是十分的不利的。

二、不甘受辱的气节

身处如此绝境的军民们,也是相当的绝望了。在最后蒙古军击破南宋1000多艘战船时,战事也基本成型,此时的陆秀夫也是感受到了无比的绝望,不能带领南宋军民反败为胜,使得家乡落入蒙古军之手,家破人亡。因此,万念俱灰的陆秀夫即是为了自己的名节,同时也想到小君王被俘虏后的处境定是没有好的下场,于是产生了跳海自尽的念头,以此表达自己对于祖国的忠贞。就这样,陆秀夫带着小君王跳入了大海,而随后南宋的军民们也都纷纷纵身下海,没有一点犹豫,这也是中原人最后的一点气节了。

因此,南宋最后的军民没有选择退至其他地区卷土从来,而是毅然决然的跳海自尽,不仅是因为当时的局势实在是非常的恶劣,也是因为他们不愿被羞辱的气节所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29
这是因为这10万军民不愿意投降,成为清朝的臣民,所以他们选择了跳海,以此来明志,当时的清朝也并非要对他们赶尽杀绝。
第2个回答  2020-08-30
南宋数十万军民之所以跳海殉国,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们不想让自己的战舰落入敌方的手中,而且自己也不想被敌人俘虏,于是便凿穿战舰,并且全部跳海殉国。
第3个回答  2020-08-30
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南宋将士为了不让战舰落入元军手中,将数百艘战舰凿沉,不计其数的官员、士兵、百姓,不愿被蒙古政权所奴役,选择跳海自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