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弱的南宋灭亡时,有十万军民自发跳海殉国是真事吗?

是不是真事?史书有记载吗?是野史还是正史啊?整个故事是怎样的?

    《宋史》也没有说这10万人都是自杀的,也有交战双方的将士,还有后宫,大臣。赞扬有气节的人,主要是指那些后宫女眷,大臣,残余兵将,这些人在战败以后,没有什么战斗力,但是不愿苟且偷生,而是选择投海自杀。

    《宋史》本纪第四十七:十六年正月壬戌,张弘范兵至崖山。庚午,李恒兵亦来会。世杰以舟师碇海中,棋结巨舰千余艘,中舻外舳,贯以大索,四周起楼棚如城堞,居昺其中。大军攻之,舰坚不动。又以舟载茅,沃以膏脂,乘风纵火焚之。舰皆涂泥,缚长木以拒火舟,火不能爇。二月戊寅朔,世杰部将陈宝降。

    己卯,都统张达以夜袭大军营,亡失甚众。癸未,有黑气出山西。李恒乘早潮退攻其北,世杰以淮兵殊死战。至午潮上,张弘范攻其南,南北受敌,兵士皆疲不能战。俄有一舟樯旗仆,诸舟之樯旗遂皆仆。世杰知事去,乃抽精兵入中军。诸军溃,翟国秀及团练使刘俊等解甲降。大军至中军,会暮,且风雨,昏雾四塞,咫尺不相辨。世杰乃与苏刘义断维,以十余舟夺港而去,陆秀夫走卫王舟,王舟大,且诸舟环结,度不得出走,乃负昺投海中,后宫及诸臣多从死者,七日,浮尸出于海十余万人。杨太后闻昺死,抚膺大恸曰:“我忍死艰关至此者,正为赵氏一块肉尔,今无望矣!”遂赴海死,世杰葬之海滨,已而世杰亦自溺死。宋遂亡。

    祥兴二年,元将张弘范大举进攻赵昺朝廷。随后,攻占广州不久的西夏后裔元军将领李恒也带领军队也加入战事。相传起初宋军兵力约有20万,战船千多艘;元军只有2万人,战船五十余艘,北方人不习海战,多晕眩不支。这时宋军中有建议认为应该先占领海湾出口,保护向西方的撤退路线。张世杰为防止士兵逃亡,否决建议,并下令尽焚陆地上的宫殿、房屋、据点;又将下令千多艘宋军船只以“连环船”的办法用大绳索一字形连贯在海湾内,并且安排赵昺的“龙舟”放在军队中间。

    元军以小船载茅草和膏脂,乘风纵火冲向宋船。但宋船皆涂泥,并在每条船上横放一根长木,以抵御元军的火攻。元朝水师火攻不成,以水师封锁海湾,又以陆军断绝宋军汲水、砍柴的道路。宋军吃干粮十余日,口干舌躁,许多士兵以海水解渴,脸部浮肿,大量呕泄。张世杰率苏刘义、方兴日大战元军,张弘范擒张世杰甥韩某,以其向张世杰三次招降不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01
  谈下自己观点:梁启超说过:崖山之后,再无中国。我认为是比较中肯的。宋王朝是我们映像中最弱小和最没用的王朝。然而这个汉民族统治的王朝以一己之力和蒙古对抗数十年。相比当时与蒙古对抗的花剌子模,以及东欧诸国无不是一触即溃。而宋王朝打退蒙古数次进攻对峙数十年还击毙一位蒙古大汗,蒙哥。这也是历史上唯一战死沙场的蒙古大汗。
  从文天祥到陆秀夫这一批宋朝臣子给我们上了深刻的一课,汉族人宁愿站着死,不愿跪着生。而崖山之后耶律楚材进行的改革重要一项是臣子觐见皇帝是要跪着对答。
  而自宋以前君臣对答或站或坐,是不用跪的。
  而自元开始臣子就必须跪着和皇帝对答。所以说崖山之后,再无中国。中国人的气节在崖山已经结束了。
  据说张弘范在崖山石上刻道:张弘范灭宋于此。后人为了讽刺他在前面加一字:宋张弘范灭宋于此。中国不缺汉奸,缺少的是崖山之战的宋军民意志。
  崖山海战,又称崖门战役,是宋朝末年宋朝军队与元军的一次战役,这场战争标志着南宋的灭亡,中国方面对参与这场战争的人数有30万及50万两种说法,但据日本方面的记载,宋元双方投入军队50余万(其中宋方面20万,但20万人中包括了文臣及其眷属、宫廷人员、普通百姓,实际战斗力只有数万),最终宋军全军覆灭告终。此次战役即标志着宋朝的灭亡。

  祥兴二年(1279年),元将张弘范大举进攻以赵昺为首的南宋小朝廷。后来在不久以前攻占广州的西夏后裔李恒也带领援军也加入战事。相传起初宋军兵力约有20万,战船千多艘;元军只有10万人(一说为30万),战船数百艘,北方人不习海战,多晕眩不支。这时宋军中有建议认为应该先占领海湾出口,保护向西方的撤退路线。张世杰为防止士兵逃亡,否决建议,并下令尽焚陆地上的宫殿、房屋、据点;又将下令千多艘宋军船只以“连环船”的办法用大绳索一字形连贯在海湾内,并且安排赵昺的“龙舟”放在军队中间,坐镇指挥。元军以小船载茅草和膏脂,乘风纵火冲向宋船。但宋船皆涂泥,并在每条船上横放一根长木,以抵御元军的火攻。元朝水师火攻不成,以水师封锁海湾,又以陆军断绝宋军汲水、砍柴的道路。宋军吃干粮十余日,口干舌燥,许多士兵以海水解渴,脸部浮肿,大量呕泄。张世杰率苏刘义、方兴日大战元军,张弘范擒张世杰甥韩某,以其向张世杰三次招降不果。
  二月六日癸未,张弘范预备猛攻,元军中有建议先用火炮,弘范认为火炮打乱宋军的一字阵型,令其容易撤退。明日,张弘范将其军分成四份,宋军的东、南、北三面皆驻一军;弘范自领一军与宋军相去里余,并以奏乐为以总攻讯号。首先北军乘潮进攻宋军北边失败,李恒等顺潮而退。元军假装奏乐,宋军听后以为元军正在宴会,稍微松懈了。正午时段,张弘范的水师于是正面进攻,接著用布遮蔽预先建成并埋下伏兵的船楼,以鸣金为进攻讯号。各伏兵负盾俯伏,在矢雨下驶近宋船。两边船舰接近,元军鸣金撤布交战,一时间连破七艘宋船。宋师大败,元军一路打到宋军中央。这时张世杰早见大势已去,抽调精兵,并已经预先和苏刘义带领余部十余只船舰斩断大索突围而去。赵昺的龙舟在军队中间,四十四岁的陆秀夫见无法突围,先将自己的老婆儿子赶下海,接着便对赵昺申明大义,赵昺被吓得哭作一团。接着陆秀夫便背着8岁的赵昺跳海而死。不少后宫和大臣亦相继跳海自杀。这一天是公历3月19日。《宋史》记载七日后,十余万具尸体浮海。张世杰希望奉杨太后的名义再找宋朝赵氏后人为主,再图后举;但杨太后在听闻儿子的死讯在后亦赴海自杀,张世杰将其葬在海边。不久张世杰在大风雨下溺死于平章山下(约今广东省阳江市西南的海陵岛对开海面)。

  崖门海战之后1天,即二月七日早晨,海上浮尸10万。陆秀夫的尸体被百姓找到,安葬起来;而小皇帝赵昺的尸体则为元军寻得,只见一眉清目秀的小儿身穿龙袍,头戴皇冠,身上还挂着一个玉玺,元兵将玉玺交给张弘范,张弘范确认这小儿是赵昺,派人寻回,然而赵昺的尸体已经下落不明。据说被百姓埋葬在了广东深圳赤湾村里,至今仍存。
  崖门海战宣告了元朝最终消灭宋朝,统一了全国。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