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三国演义丑化了周瑜,那历史上真正的周瑜是什么样的?

如题所述

现在每谈三国,人们都必说正史上怎么着怎么着,似乎正史将三国完全的真实的情况都记录下来了。谈到周瑜,就会大说《三国演义》大贬了周瑜的形象,其实正史上的周瑜完全不是气量狭窄之人,而是一个灰宏大度的三国名将。近来腹非《三国演义》的人很多,对《三国演义》贬低的人物,纷纷给予平反抬高,对《三国演义》褒扬称颂的人物,极尽贬斥批判,大有还原历史真像之气势。之所以出现这种风气,大都得益于一些所谓的专家教授学者对历史人物事件真像的品评辨析,或哗众取宠,或别有用心,或居心叵测,确让人有毁坏中华脊梁之忧。

那么,《三国演义》真的贬低冤屈周瑜了吗?从一些种种蛛丝马迹的迹象看,老罗也许并没有太冤屈周公瑾。首先,周瑜年少成名。周瑜出身大族官宦世家,十五六岁时,就极负才名,精通音律,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说。很早就结识孙策,二十岁就帮助孙策征战江东,开拓江左,为孙氏定鼎江东立下了汗马功劳。周瑜本人又是三国有名的美男子,早早的就官高位显,被世人羡慕地称之为周郎。孙策、孙权兄弟,面对才华横溢,功高盖主的周瑜,只有倾心厚恩结交。

孙策不但封其高官厚职,与他分享二乔,还赏赐之厚,无人能与之相比;孙权则更是让他总领江东军政,每年赏赐之丰,没有哪个将领能与之相匹。试想想,如此早年得志,英杰才人,集荣宠一身的周郎,能把什么人放在眼里?他的内心会是何等的桀骜不驯?因此,袁术想留他,他看不上袁术,曹操派蒋干游说他投曹,他拒绝。他知道,只有在孙氏兄弟处才能让他扬眉吐气。其次,赤壁之战后曾劝孙权软禁刘备。虽说赤壁之战是在以周瑜为主领导下取得了胜利,但刘备这边也出了力,也出了军队,更何况诸葛亮有首倡孙刘联合抗曹之功呢?赤壁之战后正是孙刘联合的蜜月期,周瑜为了完全夺取胜利果实,完全不考虑当时大局,让孙权软禁刘备,直接管理刘备阵营的军队部属。

如此就太高估自己的力量才干了。幸亏孙权从孙刘联盟大局出发,没有听从周瑜建议。不然,刘备军队部属都是那么听话的?都是那么好接受的?如此必定引起刘备部属的反抗,导致孙刘联盟破裂,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如此岂不给退回北方的曹操以可乘之机?由此可见,周瑜心胸难容他人。其三,与老将程普不合。陈寿在《三国志》中说周瑜“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惟与程普不睦。”现在的人普遍觉得,周瑜之所以与程普不合,是因为程普很早就跟随孙坚创业,资格老,不服周瑜管理。我想程普之所以不服周瑜,不仅是他比周瑜资格老,更在于他看不怪周瑜那种盛气凌人,恃才傲物的性格。早年得志的英杰才人周公瑾,官高禄厚,自然会不自觉地显示出他那种睥睨天下人的姿态。

程老将军看不怪,自然要和他较劲了。之所以后来程普又说出“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那样的话来,也是出于无奈之举。要知道,孙氏兄弟尚且一力捧奉周瑜,要想在江东立足,程普不适应环境,又能如何?其四,突然病卒。周瑜是在孙权批准其征伐益州方案,他返回驻地江陵,行至巴丘时,突然病卒的。为什么会突然病卒?要知道,刘备和诸葛亮早在隆中对里,已把荆州、益州纳入了他们的兴业之地,荆州必得,益州必取,这是刘备集团的国策。周瑜非要占领荆州,夺取益州,那是和刘备集团格格不入的。虽史志记载不详,但我们可以想象当时两方势力明争暗斗的激烈程度。

孙权顾忌孙刘联盟,有意缓和刘备;周瑜从曹操手中夺得南郡,却志在必得荆州全境;刘备方则也意在必得。有可能周瑜用尽办法,没法赶走刘备,就想出了带兵去入蜀取益州的方案。周瑜真的会去取益州?三岁小孩也能看出来,那是有去无回的死棋,跨过荆州夺取益州,天时地利不说,前有益州兵,后有刘备军,两头受敌,岂能得胜?因此,周瑜攻取益州的方案,只是个假象,真正的目的还是要消灭刘备集团,夺取荆州。孙权知道周瑜用意,自然对他硬着来破坏孙刘联盟不满,刘备集团自然要马上鞍,弓上弦,时刻准备着战斗。两家如果打起来,自然要让曹操受益了。周瑜正是基于内忧外患考量,再加以前受过的箭伤未愈,忧劳之极,引发急病,也就突然病卒了。

因此《三国演义》中,罗贯中把个周公瑾描写成嫉贤妒能,心胸狭窄,也是基于多方面原因分析得出的,可以说也是有一定逻辑依据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26
历史上真正的周瑜应该是非常风流倜傥的,而且胸襟也是非常宽广的。
第2个回答  2021-04-26
俊朗、忠义、智慧之人,但是却心胸宽广,器量不凡。
第3个回答  2021-04-26
真正的周瑜是一位很有谋略的人。在面对问题时能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且提出积极的应对措施。并不是一位无能而又懦弱的人。
第4个回答  2021-04-26
真正的周瑜其实是个很大度的人,他的聪明和才华并不输诸葛亮,他也并没有妒忌诸葛亮,而且说他是被诸葛亮气死的也是谬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