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2024年和2025退休金区别

如题所述

法律分析:2014年,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实施养老保险改革。对改革前(2014年10月以前)参加工作,改革后(2014年10月以后)退休的人员来说,实行10年过渡期(过渡期为2014年10月至2024年9月)。这期间退休的人员,属于“退休中人”。
2014年,养老金并轨,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内人员纳入社保后,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的原则,确保待遇的平稳过渡。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2021年3月国家公布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随后,全国31个省份相继召开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征求意见工作会议,其中:北京、湖南、江西等21个省份已完成意见征求工作。也就是说,很有可能在2025年,延迟退休政策将要落地。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十一条 公务员工资、福利、保险以及录用、奖励、培训、辞退等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第十五条 公务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获得履行职责应当具有的工作条件;
(二)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
(三)获得工资报酬,享受福利、保险待遇;
(四)参加培训;
(五)对机关工作和领导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
(六)提出申诉和控告;
(七)申请辞职;
(八)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 第一条 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 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二) 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
(三) 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四) 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