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差在通缉令画的一点都不像的情况下,为何还能抓到人?

如题所述

截止到如今,得益于发达的互联网技术,一旦有人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是其他违法犯罪的事情,警察便能很快的从网上调集嫌疑人的信息,并且进行宣传通缉,极大的保障了社会的稳定,然而在古代以来,自然是没有这种技术的,官府想要抓个人,也就更加费力,他们也就只能用通缉令来进行民间的宣传了。

于是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古装电视剧中,那些令人莞尔的通缉令,尤其是不少画像,让人颇觉得好笑,在《让子弹飞》当中,通缉令上的张麻子完全是靠想象杜撰而成,和真实的张麻子形成鲜明对比。至于其他的通缉令,也大致是如此,完全不能凭借一张画来区别出一个人。这怎么能够抓人呢?事实上,抓人的官差会告诉你,画像是摆设,内容才是关键。

首先,我们来说下通缉令最需要具备的几个特征,首先就是预警性,提前让老百姓的心中有个数,提防可疑对象,这是最重要的,第二个就是时效性,虽然古代没有计算机,但是邮差的马应该跑的比犯人快才对。然而到了唐代之前,印刷术也没有出现,难不成通缉令,还得让画家一张张画吗?显然不可能。

因此早期的通缉令,是不会有画像的,最多是几张大字报而已,而且主要的服务对象,也不一定是百姓,主要是衙门的捕快,毕竟大伙知道人家是个什么样子才好抓犯人。


我国最早出现的通缉令,是考古学家在1974年出土的《甘露二年丞相御史书》竹简,上面记述了汉宣帝甘露二年(公元前52年)发生的故事,描述了一名广陵王刘胥诅咒案牵连婢女的相貌。

通缉令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主要用文字描写了这名妇女的相貌:“中状,黄色,小头,黑发,隋(椭)面,拘颐,常戚额,如颛状,身小长,托瘦少言。”并且要求下属郡县,“严教属县官令下以啬夫、吏正、父老”。而后半部分,记载了通缉令在张掖地区层层下移的情况,并且传达到了位于如今甘肃省的水金关,至于落款则是《丞相御史府》。

能够让丞相下令通缉,可以想象这名犯人被搜捕的力度,然而即便如此,也是十分简单明了,因此,想要抓住犯人,主要还是看内容。

不过从古代罪犯的角度而言,如果不是在乱世,逃跑并不是一种好的方式,首先是古代从秦朝开始的连坐制度,作为百姓之间相互的约束,汉朝期间,五户为伍,十家为什,唐朝期间,四家为一邻,北宋的时候,十户为一保,为首是保长,保的什么呢?自然是确定管辖内的居民,不要惹是生非。但凡有一家犯罪,其余人如果不举报的话,就会跟着倒霉。

即便如此,犯人的家属,依然可能要受拖累,比如被官府罚作苦役。而到了唐宋明期间,出行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是外乡人,还需要官府发放的“户贴”来证明自己的身份,同样确保了犯人不会因此而潜逃。

到了唐朝期间,实际上带有画像的通缉令已经逐渐诞生,然而这也只是给人们做一个参考而已,毕竟画师自己也不可能见到真正的逃犯。主要还是起一个提醒的作用。因此在过去,屈打成招的人也不在少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